排石汤治疗泌尿系结石30例

【关键词】泌尿系结石排石泌尿系结石是临床常见病。

2005—07~2008—06,笔者运用排石汤治疗泌尿系结石30例,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30例,男25例,女5例;年龄最小17岁,最大66岁,平均32.8岁,其中17~30岁16例,30~40岁7例,40~50岁4例,50~66岁3例;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3年;肾结石5例,肾结石合并输尿管结石9例,输尿管结石16例。

1.2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外科学》[1]泌尿系结石诊断:疼痛和血尿;排尿困难或排尿突然中断;经超声检查或腹平片检查诊断泌尿系结石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石淋辨证分型属于湿热者。

1.3纳入标准超声检查或腹平片检查诊断泌尿系结石(尿道结石除外),结石直径8~20mm。

排除泌尿系感染。

1.4治疗方法予自拟排石汤治疗。

药物组成:金钱草50g,海金沙30g,鸡内金20g,郁金15g,石韦20g,冬葵子20g,车前子15g,瞿麦10g,川牛膝10g,王不留行20g,甘草10g。

加减:血尿加白茅根20g、小蓟15g、;腰、腹部绞痛明显加赤白芍10g、延胡索12g;呕吐加半夏10g、竹茹10g;大便干结加大黄10g。

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

大量饮水,忌烟、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服药14日为1个疗程,间隔3日后再行第2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1.5疗效标准[2] 显效:症状消失,超声检查结石声影消失;有效:症状减轻,超声检查结石体积减小,位置下移,上段尿路扩张好转;无效:症状无改善或加重,超声检查结石大小及位置无变化。

显效率+有效率=总有效率

2结果 本组30例,显效25例(其中肾结石1例,肾结石合并输尿管结石8例,输尿管结石16例);有效3例(其中肾结石2例,肾结石合并输尿管结石1例);无效2例(均为肾结石)。

有效率93.3%。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