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镜下膝关节清理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进展

【关键词】 关节镜 膝关节清理膝骨性关节炎。

Burman等[1]1934年首次报道关节镜治疗膝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其手术方法为单纯的机械性冲洗。1941年Magnuson介绍了“关节清理术”概念及手术操作的具体方法,对62例OA患者经关节清理后有60例症状得到缓解,他认为清除所有关节退变的机械性和刺激性产物,可解除疼痛并延迟或防止病程的进展。Pride[2] 介绍了在硬化骨上钻孔,以促进软骨再生,但随后的研究表明再生软骨与正常透明软骨相比还有许多缺陷。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关节镜治疗OA引起人们的重视,1972年Jackson等[3]发现200例膝关节疼痛的患者在行关节镜检查后,临床症状都有所好转。1973年,O‘Connor[4]报告关节冲洗治疗膝关节结晶性滑膜炎取得了明显疗效。Jackson将关节镜用于关节病和关节损伤,关节镜的适用范围逐渐扩大,可用于观察关节的病理变化、镜下摘除游离体、切除损伤的半月板等。1981年Sprague[5]报道关节清理术治疗OA,手术方法包括半月板切除、骨赘切除、部分滑膜切除、关节软骨刨削等,共治疗69例,平均随访14个月,74%优良,10%可,16%差,放射学检查与临床结果无相关性联系。

1 病因与病理。

OA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好发于中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其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膝关节疼痛、关节反复肿胀及关节畸形等,症状重时可严重影响日常工作及生活。本病病因尚未完全明了,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认识。吴林生等[6]归结本病病因主要为:年龄、性别、遗传、体重、饮食、气候及关节创伤(包括急性创伤、慢性劳损及炎性关节疾病)等7个方面。胥少汀等[7]总结为4个方面:继发的膝关节软骨损伤、过度负重、感染或炎症引起关节软骨破坏及软骨下骨坏死。国外学者认为膝关节炎的主要病因,在于蛋白多糖的合成紊乱和胶原构架组织的分解,提出两个主要因素:一是骨内高压,二是机械作用(主要为骨小梁微细骨折愈合,使软骨下骨质硬化,引发关节软骨进行性损害)[8]。OA的病理改变临床上认识比较一致,认为主要表现为7个方面:关节软骨退变软骨下骨质硬化、滑膜炎性增生、关节囊纤维化挛缩、游离体形成、关节内炎性渗液及Heberden与Bouchard结节形成等。大量的基础研究表明关节软骨的损伤及退变为病理改变的根本。不同的学者研究的侧重点则有所不同:国外部分学者认为OA主要因为在关节软骨面上的应力增加,它可发生在“低量级、准备不良、冲力性负荷”之后,随后出现骨小梁微细骨折愈合,致使软骨下骨质变硬,从而导致关节软骨进行性损害,软骨退变软骨下骨质硬化这两种组织改变紧密相连,互为因果,最终导致OA的发生。国内部分学者认为OA病理改变主要为两方面:①生物力学改变,当发生膝内、外翻畸形,则负重力线内移或外移,使关节面有效负重面积减少,关节单位面积内的骨小梁压力增高,发生骨小梁的微小骨折,从而发生骨质塌陷,继而形成软骨下骨质硬化,影响了对软骨的营养作用,使软骨缺少滑液的润滑与营养,易于磨损而发生退变。②软骨损伤后引起的自身免疫反应。关节软骨损伤后会使软骨细胞、蛋白多糖及胶原蛋白的抗原决定簇暴露,成为自身抗原而诱发免疫反应,造成关节软骨继发性损伤。

2 手术方法及疗效

随着关节镜器材研发的进步,对OA病理改变认识的深入及关节手术经验的积累,关节镜(Arthroscope)下膝关节清理手术成为治疗OA的常用的一种方法。同截骨术、全膝关节置换等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可重复、并发症少等优点。具体手术方法如下。

2.1 关节冲洗 Jackson[9]研究表明清除关节内碎屑、蛋白分解产物、胶原酶、明胶酶、基质酶、炎性因子、焦磷酸钙化结晶等,可使疼痛症状缓解。Livesley等[10]对37例骨性关节炎引起疼痛的患者采用关节镜下冲洗和物理治疗,与24例对照组单纯采用物理治疗组相比较,经一年随访关节冲洗组疼痛得到了明显缓解。Edelson等认为只要严格选择患者,单纯冲洗也可获得良好结果。经过对29例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排除了有半月板损伤和机械性紊乱的患者,所有患者不做关节镜检查,在局麻下将关节镜的两个套管插入膝关节腔,用3 L林格乳酸液经套管直接冲洗关节随访1年优良率86%,2年时81%。而随机前瞻性研究关节镜下冲洗治疗OA的结果表明,初期的疗效是肯定的,远期疗效会越来越差[9]。目前单纯行膝关节冲洗手术方法已很少采用。

2.2 软骨刨削成形术 1986年Johnson[11]在关节镜下用电动器械刨削硬化骨,目的是刺激股骨髁纤维软骨再生与修复。术后6个月内限制负重,经2年以上随访,95例患者中78%有明显恢复,16%疗效差,术后站立位正位X线片显示:半数以上的患者内侧关节间隙增大,可能是纤维软骨修复的结果。虽然其早期疗效较好,但缺少长期的对照研究。***年Bert等[12]发表了关节刨削成形关节清理与单纯关节清理随访5年的比较结果,单纯关节清理组术后疗效更好,站立位X线片示关节间隙增宽,与Johnson研究结果一致,但与症状改善没有正相关。说明此手术方法远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2.3 钻孔术 膝关节骨内压升高是致病因素之一[13],通过钻孔可降低骨内压且可以刺激软骨的修复。其方法最早由Pride于1959年描述,在关节镜下对硬化钻孔,刺激软骨的修复形成。Su等[14]报道的联合清理钻孔组与单纯清理的对照组在疗效上并无明显差别。现已经证实钻孔后所获得的修复组织为纤维软骨而并非透明软骨[15],不具有透明软骨的生物力学特性。动物试验发现钻孔获得的修复组织大多在一年内出现纤维化、崩解[16],因此钻孔术不能提高清理术的远期疗效

2.4 关节清理 关节清理是针对OA的病理改变而采用的一组方法,目前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包括肥大增生滑膜的有限清除、半月板的修整、软骨碎屑及游离体清除、关节腔内增生骨赘清除等。关节清理所包含的内容目前没有形成统一认识;不同临床医师对于关节镜下膝关节清理术式有不同的理解,尚未形成统一标准;行膝关节清理术的患者的症状及关节退变也差异较大;加之影响手术效果因素较多,使得膝关节清理疗效很难进行相互比较。大量的临床研究结果表明,术后1年随访的优良率差异较大。有一点是已经明确的:关节清理术不能改变骨性关节的病理过程,也不能阻止其发展,远期疗效并不确定,需要有多中心大样本临床对照病例观察研究证实。

5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