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独好 香艳英伦 昆山风景英伦

从纺织先锋到时尚之都      曼彻斯特的发展与工业革命密不可分。

14世纪移居此地的织匠们创办了亚麻和毛纺业,为曼彻斯特的发展奠定了基石。

便利的水路运输、充足的水和煤炭供应,加上进取和创新的文化传统,孕育了曼彻斯特全新的纺织工业,开创了工业革命的先河。

18世纪80年代,第一家棉纺织厂在曼彻斯特诞生,此后纺织业在这里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曼彻斯特从旧集镇发展为世界棉纺工业之都。

上世纪初,曼彻斯特的工业开始受经济大衰退的影响,一些先进的设备也在二战中遭到纳粹德国的严重破坏。

战后曼彻斯特人民开始在废墟上重建自己的家园,如今,曼彻斯特已经成功转型为以第三产业为支柱的现代化城市。

游览曼彻斯特,比较有趣的方式是“巴士之旅”,所有公交车的起点,都集中在市中心的皮卡迪利花园。

最为理想的是搭上“中心线”4路公交车环城一周,一路经过阿尔伯特广场、拥有“圆形图书馆”的圣彼得广场、前中央车站和曼彻斯特教堂等标志性建筑,其中大部分建筑都保持着维多利亚时期的风格,位于城市中心地带的阿尔伯特广场就是以维多利亚女王的丈夫阿尔伯特命名的。

著名的“北角”位于曼彻斯特市中心的北部外缘,专用演出场所、俱乐部、酒吧、独立唱片店、工艺艺术中心以及大批操办小型文化生意的办公室和工作室都汇聚于此。

欧洲文化之都的变迁      默西赛德郡是英格兰西北部重要的都市郡。

首府利物浦最初是依靠港口贸易发展起来的,是英国第二大贸易港和重要的船舶修造中心。

上世纪80年代,港口的发展受到极大限制,经济下滑,利物浦人开始主动转变城市的经济形态,推进旅游业和教育业的发展,利用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将城市发展成为国际化的旅游城市。

利物浦最值得推荐的旅游景点是阿尔伯特码头,它因维多利亚女王的丈夫阿尔伯特亲王主持开港典礼而得名。

当时,这座码头迅速地发展为世界各地高级商品货物的集散地,但在1972年后,利物浦进入经济转型期,政府决定关闭这座古老的码头而将其改造成一个旅游休闲地带。

现在来到阿尔伯特码头,游人可以参观利物浦泰特艺术馆、英国海运博物馆、甲壳虫乐队纪念馆等人文景点,同时还有商场、咖啡馆、酒吧和餐厅供游客休闲娱乐,阿尔伯特码头被认为是英国古城改造的经典之作。

利物浦还有很多非常有特色的建筑,圣乔治厅巍峨奢华,充满浪漫主义时期的风格;由利物浦当地的酿酒商兼市长沃克爵士创建的沃克画廊,是欧洲最好的艺术精品和装饰艺术收藏地。

全城有二百五十多个形形色色的酒吧和俱乐部,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最有魅力的利物浦之夜。

利物浦还是英国第一个建立唐人街的城市,那里的唐人街也是全欧洲最古老的中国城。

由于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极具地方特色的文化,利物浦曾多次被评为“欧洲文化之都”。

其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就是孕育了影响过几代青年人的甲壳虫乐队,他们用对纯粹摇滚乐的坚持冲击着传统文化,有人说这四个震憾世界的年轻人使利物浦更加伟大。

红色的中心地带      整个英格兰都为足球疯狂,对于球迷来说,英格兰的行政区划图可以迅速变身为一张足球地图,在九个一级行政区中标注出其包含的全部足球俱乐部,无论规模大小。

我们可以看到,最为密集的便是英格兰西北部地区,这个以曼联利物浦为核心的地区已经成为英格兰足球的中心地带。

赛季,西北部地区有七支球队征战英超联赛,在英冠赛场上也有三支来自该地区的球队

英格兰西北地区的领军之师自然是那两支火焰般的红色球队――曼联利物浦,百余年来,这两个俱乐部的交替称王构成了英格兰足坛的主旋律。

从1889年英格兰足球联赛建立以来,获得顶级联赛冠军次数最多的是利物浦,共获得过18次顶级联赛冠军曼联则以17次的成绩紧随其后,红军荣誉室里的5座“大耳朵杯”、7次联赛冠军也使他们在英格兰球队中称雄,只有在足总杯中,利物浦的7次冠军落后于曼联的11次登顶。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英国足坛甚至整个欧洲足坛都是利物浦的天下,他们在20年间获得了11次英格兰顶级联赛冠军、3次足总杯冠军、4次联赛冠军和4次欧洲冠军冠军,风头一时无两。

进入90年代,曼联迎头赶上,10次登顶英超,更是在1999年成为举世无双的“三冠王”。

利物浦也在2001年荣膺“五冠王”,但这一荣誉的含金量与曼联的辉煌相比,不免有些失色。

由于两座城市的历史背景不同,宗教、文化相悖等因素,两支球队被认为是天生的死敌,虽然弗格森毫不掩饰地赞扬杰拉德优秀,却也知道后者永远不可能为曼联效力。

历史上两队共交锋150次,曼联以58胜43平49负的战绩略占上风,其中在英超交战32次,曼联以18胜7平7负占据了绝对优势。

这两支球队交锋的时候,主场优势相当明显,曼联的获胜场次中有38次来自主场,而利物浦在主场获胜的次数为36次。

海水与火焰遥相望      在曼联利物浦的红色光芒背后,掩映着两支蓝衫军――曼城和埃弗顿。

曼城俱乐部的前身是1880年成立的圣马克俱乐部,1887年俱乐部更名为阿德维克,之后的财政危机使得阿德维克俱乐部进行重组,曼城俱乐部由此成立。

1903年他们晋升到顶级联赛,第二年就获得了自己的第一个冠军――足总杯冠军,而后他们又分别在1934年、1956年和1969年三次在这一赛事中捧杯。

而他们只有两次获得英格兰顶级联赛冠军的经历,分别是在1936/1937赛季和1967/1968赛季,在英超的最好成绩是2004/2005赛季获得了第八名。

1970年,曼城队在欧洲优胜者杯中称王,获得了仅有的一个欧洲赛事冠军

虽然战绩并不出众,但这丝毫不会影响曼城俱乐部曼彻斯特市民心中的地位,与曼联相比,曼城的人气似乎更旺,因为老特拉福德球场位于城市边界之外,曼联队常常被曼城人排除在曼彻斯特市之外。

即使曼城只是英超中游球队,但曼联在面对他们时也丝毫不敢懈怠,而曼城在面对同城死敌时也是全力争胜。

两队在各级别联赛中共交手138次,曼联队53胜48平37负占据优势。

值得一提的是,1947年~1949年间,老特拉福德球场因在二战中遭到破坏而进行修复,两队都以曼城的前主场缅因路球场作为主场,在1947年9月20日的曼城主场比赛中,场内涌入78,000名球迷,成为了曼彻斯特德比的观战之最。

另一支蓝色之师埃弗顿队有着更为悠久的历史,也是英格兰足球联赛的创立者之一,1891年他们首次问鼎顶级联赛冠军

更令“太妃糖”球迷骄傲的是,埃弗顿队曾九次获得英格兰顶级联赛冠军,仅次于曼联利物浦和阿森纳。

但与很多英超球队一样,他们在欧洲赛场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只是在1985年获得了欧洲优胜者杯冠军、1964年和1971年进入欧洲联盟杯四强而已。

1892年的一场纷争,导致埃弗顿俱乐部迁移到了古迪逊公园球场,而一小部分人从俱乐部分离出来,在安菲尔德成立了利物浦俱乐部

比同城对手的历史更为悠久,一直是“太妃糖”球迷们津津乐道的事情。

同大部分火药味十足的德比战不同,利物浦和埃弗顿队对垒的默西赛德德比显得更为友好,在比赛中也不难看到球迷混坐的现象,而不像英格兰的其他德比,双方的球迷泾渭分明、剑拔弩张。

1989年4月的希尔斯堡惨案发生后,利物浦和埃弗顿球迷为了纪念不幸罹难的96位球迷,共同聚集在斯坦利公园周围,人群从安菲尔德延续到古迪逊公园,气氛非常友好。

虽然两队的支持者在场下相处融洽,但这丝毫不会影响两支球队的竞争性,在德比大战前,球场的气氛总是异常紧张,毕竟谁都不愿意在同城对手面前俯首称臣。

利物浦的伊恩・拉什被红军球迷推崇为德比英雄,他在德比战中共攻入25球,1985/1986赛季,他帮助利物浦队在足总杯决赛中战胜埃弗顿,至今球迷仍对他那美妙的进球记忆犹新,次年拉什打破了埃弗顿球星迪克西・迪安保持的19球的德比进球纪录。

豪门之外的精彩      作为英格兰足球的中心地带,自然不会只有四支受人瞩目的球队,在这一地区,还活跃着多支头顶冠军光环的球队英超赛场上的布莱克本、威根竞技和博尔顿队都来自西北地区。

布莱克本俱乐部最成功的时期还要追溯到1930年以前。

期间他们获得过六次足总杯冠军,最近的一次也是在1928年,之前的五座奖杯都是在19世纪获得的。

然而在英超联赛创立后的第三年,布莱克本再一次成为英格兰足球的焦点。

1994/1995赛季,在达格利什的率领下,凭借当家前锋阿兰・希勒的出色表现,他们以一分的优势力压曼联获得了联赛冠军

纵观英超冠军榜,能从曼联和阿森纳手里抢得冠军的除了切尔西,也就只有布莱克本了。

另外两支来自西北地区的英超球队是威根竞技和博尔顿。

威根在2005年才首次打入英超赛场,首个赛季表现不俗,列第十位,而最近的两个赛季却都在为保级而战,对他们来说,征战英超已经是一种荣誉。

博尔顿的状况稍好一些,拥有四座足总杯,进入英超的前两个赛季,他们都只是勉强保级,此后表现趋于稳定,分别在2004/2005赛季和2006/2007赛季取得第六和第七的成绩,得以征战欧洲联盟杯,并曾打入联盟杯16强。

现在身处英冠联赛的普雷斯顿队也有过辉煌的历史,他们是英格兰联赛的发起者之一,并且于1889年和1890年蝉联了最初两届联赛冠军

他们的另外两个荣誉是在1889年和1938年获得了足总杯冠军

来自兰开夏郡的伯恩利队曾两次获得英格兰顶级联赛冠军,并于1914年成功问鼎足总杯,还曾在1961年的欧洲联盟杯比赛中闯入四强。

该队自1976年降级后便每况愈下,多年在低级别联赛混迹,直到2000年才得以重返英冠。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