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丙戊酸血药浓度监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何小敏 容颖慈 黄伟侨。

【摘要】 目的 通过分析丙戊酸血药浓度监测结果,为临床合理安全应用本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监测343例服用丙戊酸患者血药浓度,分析、评价血药浓度监测结果临床疗效的关联性。结果 本药治疗指数小,安全度较低,其不良反应的个体差异大。结论 儿童癫痫患者应重视血药浓度监测,并结合其他因素调整用药方案,以达到安全、有效、合理应用本药。   【关键词】 丙戊酸; 抗癫痫药;血药浓度监测      在癫痫(EP)发作的治疗中,抗EP药有特殊的作用。随着神经学和临床药理学的进展及抗EP药物治疗监测技术的应用,使儿童EP发作的控制率由60年代的50%提高到80%以上,但由于EP的复杂性与抗EP药物的特殊性,造成约20%的EP患者不能很好的控制发作,使部分患者变成难治性EP,甚至发生严重的毒副反应,抗EP药需要维持一定的血药浓度范围方能保持稳定的疗效。因此,通过监测戊酸血药浓度,使给药剂量个体化十分必要。笔者对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343例儿童戊酸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来源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药学室2006年1月至2007年11月丙戊酸血药浓度监测患者,均为确诊为EP且长期服药,共343例。其中住院患者185例,门诊患者158例,年龄段为6个月~12岁。其中6个月~7岁165例,7~12岁178例。男199例,女144例。   1.2 血药浓度测定方法   均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仪(FPIA)法测定患者血清中的药物浓度。每次测定均作质控,定期作标准曲线。   1.3 仪器和试剂    TDX荧光偏振免疫分析仪(型号:LR30170)、丙戊酸钠(VAP)试剂盒、质控盒均为美国ABBOTT公司生产。   1.4 采血时间与方法   若监测目的是了解血药浓度、疗效、患儿服药情况等,则在血药浓度达稳态(约5~6个半衰期),即VAP给药3 d后,清晨空腹采血,测其谷浓度。若怀疑患儿服药中毒应在出现中毒症状时采血,测其峰浓度。急救时应及时采血。准确记录患儿服药采血时间,血样置于抗凝剂的干燥试管中,立即送检,避免溶血。      2 结果      2.1 VAP有效血药浓度范围是50~100 ug/ml。   2.2 343例儿童戊酸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见表1)。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