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种“脸谱化”】 脸谱化

每晚九点后,照例去跑步机上“奋勇前进”。

往常此时,一般都会“搭乘”凤凰卫视“时事直通车”,纵览全球每天大事小事、好事坏事,岂不快哉?但在春节期间或许新闻采访较为消极,不然就是国内外也确实都没有太多事情发生。

因而便选看其他频道。

恰巧最近国内多家卫视都在播放《红日电视剧,于是便有一搭没一搭地看了几集。

记得“文革”批《红日》小说及电影,主要罪名就有丑化我军英雄人物一条(特别是电影中石东根酒后骑马并挥舞日军指挥刀一节),而现在作为“我军”一员,便自觉不自觉地较多注意这方面题材的影视剧。

是否“脸谱化”,往往是评判一部文学作品或影视作品的重要标准之一。

“文革”期间,“脸谱化”以非常极端的方式表现出来:遵循“三突出”创作原则,正面人物必定“高大全”,从形象到思想品质,绝无半点“问题”;而反面人物则一定内心残酷无比、外形丑陋不堪。

现在不提“三突出”了,是否就没有“脸谱化”了呢?其实还是存在着。

例如最近几部描写战争年代题材的电视剧或影片,几乎一无例外地都将“我军”将领表现得非常粗鲁甚至粗野,开口就是“老予”,一有情绪就大口喝酒或摔东西,说得不客气点,就是将以往威虎山上的人物形象又移植到“我军”头上。

反过来,再将以往“我军”的形象转移到“敌军”身上。

《亮剑》、《歌声嘹亮》等如此,电视剧红日》也同样没有摆脱这一模式:“我军”高级干部们不但形象一般,而且木讷呆板;中下级干部既非常粗野、又很没有文化,“老子”遍地是,还喝酒打架强奸民女……相反,国民党的军官们除了有些勾心斗角外,一个个光鲜得很,特别是张灵甫

当然,历史上的张灵甫也确实是个英雄:既相貌堂堂,又文武双全、胆识过人。

本人并不反对“如实”反映,特别是不主张“丑化反面人物

但是,他同时不也是著名的“跛腿将军”吗?为何就隐去了呢?张灵甫及其七十四师是够英雄的,否则也不会在抗战期间取得赫赫战功,并得到郭沫若、田汉等人的赞赏。

英雄未必就没有丝毫的怯懦,历史研究告诉我们:最后时刻,张灵甫在将师部高级军官们召集在一起,要求“集体自杀,以报校长培育之恩”时,副师长蔡仁杰、五十八旅旅长卢醒拿着老婆孩子的照片相向而哭,不愿自裁;而参谋长魏振钺、副参谋长李运良则乘乱溜出洞外;而张灵甫究竟是以自杀“尽忠”还是被“我军”指战员为报涟水之仇乘乱将其击毙,则一直是未解之谜。

另外“我军”中高级军官也未必全然没有文化

撇开陈、粟不论,当时师、纵一级军官中如江渭清、皮定均等,还大小都属于“文化人”之列。

究其创作者的意图,当然是为了突破“框框”,不落“俗套”。

然而,就不会学得高明一点吗?   “文学是人学。

”但据我有限的阅读或鉴赏经验,中国文学和艺术形式都更加注重“脸谱化”的表达方法。

相对而言,西方无论文学还是戏剧、电影等,都更注重人物内心思想活动、情感起伏变化的刻画与塑造。

这在古希腊戏剧中就很明显。

到了莎士比亚时代,则已经非常之突出了。

如《威尼斯商人》中的犹太人夏洛克,作者对之究竟是肯定还是否定?或许二者兼而有之。

但到了我们“脸谱化”分析者的笔下,就只有否定或批判了……   “脸谱化”既是中国文化(艺术)的传统,也与现时某些“革命的”或文艺的教条存在或多或少的联系。

但到什么时候,我们才少一点“脸谱化”,同时在实际生活中,也不那么“脸谱化”地看待人与事呢?      本刊有删节。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