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前启后的期刊盛会】承前启后

本刊讯(记者 毕磊)12月6日,北京西国贸大厅华灯溢彩,暖意融融。

第五届中国期刊创新年会在这里召开,200多期刊人相聚这里,盘点一年的收获,谋划未来。

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东东、中国期刊协会会长石峰、中宣部出版局副局长刘建生、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郝振省出席开幕式并讲话。

开幕式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副院长魏玉山主持。

2010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特殊年份,“十一五”规划圆满结束,“十二五”规划蓄势待发。

这一年,期刊业走过了一段不同寻常的发展历程。

岁末年初,回顾期刊这一年的发展,有诸多惊喜,有诸多思考。

在数字化环境里,如何更好地强化内容建设,推动行业改革发展,是业界普遍关注的话题。

本次期刊创新年会以“改革与转型:内容生产,提升核心竞争力”为主题为期刊人提供一次难得的探讨交流的机会。

东东署长年会上作了题为《以内容建设为统领,推动期刊业的改革发展》的主旨报告。

在讲话中,她既回顾了“十一五”期间期刊改革发展的状况,又对“十二五”期间期刊业的改革发展提出要求。

她指出,“十一五”期间,期刊业的改革发展有了新进展,期刊出版单位的转企改制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不仅在管理上更加严谨科学,在数字化出版探索中也取得了快速发展

十一五”期间,我国期刊业始终处于上升发展趋势。

回顾“十一五”,对于期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李东东署长概括为三点:一是产业规模小,结构不合理;二是单体实力弱,竞争力不强;三是内容同质化,学术水平不高。

对于“十二五”期间期刊业的改革发展,李东东署长提出了四点要求:一是充分把握期刊改革的有利时机;二是积极稳妥地推进期刊改革;三是积极推动大型传媒骨干集团建设,形成带动专精特新的中小期刊社共同发展的整体格局;四是以内容建设为中心,不断提高期刊出版质量。

刘建生副局长在讲话中谈到三个话题:一是从文化出版角度看期刊的核心竞争力。

文化是社会全面发展、健康发展的基础。

二是数字出版需要进一步深入认识。

三是整个出版业有待于深化改革,深化改革的方式需要创新。

要在内容建设上多下功夫,提升核心竞争力是本次年会讨论的主要议题。

石峰会长认为,改革要在内容建设上多下功夫;内容建设要接受市场的检验;数字化转型首先要做好内容建设;人才建设内容建设的基础。

《知音》集团总经理胡勋璧阐述了“人情美、人性美”办刊宗旨,力求把最新颖、最真实、最动人的人生故事奉献给广大读者。

期刊内容为王,凸显编辑的地位。

谈到期刊编辑,郝振省说,“就像拍电影以导演为中心一样,在我们的期刊的生产中,编辑应该居于中心位置。

”《37°女人》杂志社主编秦书尧说:“内容永远是我们的根,我们只要把握住了根,才能在传统媒体到新媒体的过程中把握住度。

”《学术月刊》副主编夏锦乾认为,“我们办一个刊物,如果说内容为王的话,那么这个王怎样建设起来?怎样内容为王?”演讲嘉宾从不同角度探讨期刊内容建设问题引来与会者的热烈讨论。

对于期刊改革和转型,与会者更冷静地分析了当前的形势和发展趋势,对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期刊人“既要低头拉车,又要抬头看路”,北京卓众出版有限公司总编辑张品纯一席话道出了期刊人埋头苦干、勇于探索的坚毅和聪慧。

《特别关注》杂志社社长朱玉祥提出,期刊人要观念转变,关注读者、研究读者、服务读者。

数字技术的发展和广泛运用,给期刊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靳菊红分析了大众纸质期刊面临来自互联网免费信息的冲击与挑战,进一步探讨期刊面临挑战的应对之策。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研究员潘云涛提出“科技期刊:做睡美人的温床”,让人对科技期刊有更多的遐想和期待。

本届期刊年会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和中国期刊协会主办,《出版发行研究》杂志社承办。

期刊创新年会已举办四届,每届年会都以当年业界发生的热点问题,展开讨论,内容充实,在业内产生了广泛影响,已成为期刊界的品牌会议。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