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骗知识 [防骗也是知识]

《中国青年报》报道,乌鲁木齐市一些高校的百余名大学生应聘寒暑假短期工,每人向发布“招聘”广告的“职介公司负责人”交100元至200元不等的“工装押金”。

结果,“打工”未成,“职介骗子却卷款而逃。

有关方面大力倡导建设和谐社会,提倡诚信,正是因为当今社会还存在着许多不和谐的现象,存在着许多不讲诚信的人。

一些地方骗子辈出、骗局常见,就是社会尚不够和谐、不够诚信的例证。

通常,现实中上当受骗的多是文化层次较低、生活在较偏僻闭塞乡村的人们。

大学生则属于比较有知识的人群,又大多有都市生活的经验,应该不那么容易受骗。

但是,乌鲁木齐的上百名大学生,却未能识破一个手法并不高明的“招聘”骗子骗局,纷纷落入陷阱,白白扔掉了一笔钱,虽然数额不算太大,但对于自己没有收入、全靠家庭供养的他们来说却并非无足轻重,其中有些出自困难家庭的学生,也许会因为挤占了本来就紧巴巴的生活费而使以后的日子更加捉襟见肘。

究其原因,恐怕是这些年轻人书生气有余而社会经验不足,把周围的世界看得太简单了。

可见,大学教育不能只是向学生灌输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书本知识,也应该尽量让学生多了解一些社会知识

在倡导诚信精神的同时,要提醒年轻人我们身边存在着大量不诚信的丑陋现象,增强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

在今天的社会条件下,年轻人包括大学生,恪守诚信做人准则的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周围还有根本不讲诚信的人正将贪婪邪恶的眼光盯着你,万万不可在诱人的陷阱前迷糊起来,不可眼馋“天上的馅饼”而轻信美丽的谎言。

防骗也是知识,而且称得上是人人都应懂得一些的常识。

大学生也生活在现实世界中,所有用来欺骗蒙蔽天下男女老少的鬼蜮伎俩、离奇花招,同样会闪现在他们周围。

因此,即使是高智商、多知识大学生们,一旦对社会渣滓的卑劣阴谋缺乏了常识,放松了警惕,就难免大灌苦酒、大咽苦果。

而且在贪小便宜的心理支配下,很可能不但自己受了害,还会反过来充当骗子的帮凶,去害更多的无辜者。

正是:高校“骄子”欲打工,自强本是新学风;可怜不识骗人术,一跤栽在陷阱中。

面对光怪陆离的社会窗口,大学生们还应睁大眼睛,大学的辅导老师们还需给学生讲讲现实中的防骗知识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