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水稻烂秧的探讨

摘要:本文作者结合自己近年来的实际工作经验,探讨烂秧发病症状及类型、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防治方法,希望对种植户的水稻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帮助。

毕业论文网   关键词:水稻烂秧探讨   烂秧为烂芽、烂种和死苗的统称,一种是由真菌引起的传染性烂秧,另一种是由生理因素引起的。

1发病症状及类型   1.1烂芽是指萌动发芽至转青期问根、芽死亡的情况。

我国各稻区都有出现。

分传染性烂秧和生理性烂秧

传染性烂芽又分绵腐型烂芽、立枯型烂芽。

绵腐型烂芽高湿低温条件下易出现。

染病初始在芽、根基部的颖壳破口外出现白色胶状物,渐长出绵毛状菌丝体,后变为绿褐或土褐色,幼芽黄褐枯死,别称“水杨梅”。

枯型烂芽初始零星出现,后成片、成簇死亡,在根芽基部开始有水浸状淡褐斑,之后长出绵毛状白色菌丝,也个别的长出淡粉色或白色霉状物,幼芽基部缢缩,极易折断,幼根变褐腐烂。

生理性烂芽一般有:淤籽播种较深,芽鞘无法伸长而腐烂:露籽种子露在土表,根无法插入土中而萎蔫干枯;跷脚种根未入土而上跷干枯;倒芽不长根只长芽而浮在水面;钓鱼钩芽、根生长不良。

黄褐卷曲显出鱼钩状;黑根根芽受到毒害,显次生根和“鸡爪”状种根发黑腐烂。

1.2烂种是指播后腐烂不发芽或播种后无法萌发的种子。

1.3死苗指第一叶展开后的幼苗死亡多出现在2—3叶期。

分黄花菜枯型和青枯型两种。

枯型死苗从下部叶出现,叶尖向叶基发展渐变黄,再由下向上部叶片蔓延。

之后茎基部软化变褐,幼苗黄褐色枯死,别称“剥皮死”。

枯型:叶尖未吐水,心叶萎蔫显筒状,下叶随后萎蔫筒卷,幼苗显绿色,枯死,别称“卷心死”,根毛稀少,病根色暗。

2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引发水稻烂秧导致绵腐和立枯的病原真菌,都是土壤真菌

其可在土壤中长期生活。

镰刀菌多以厚垣孢子和菌丝土壤中或多种寄主的残体上越冬,条件允许时出现分生孢子,凭气流传播

丝核菌以菌核和菌丝土壤中或寄主病残体越冬,凭菌丝幼苗间扩展传播

关于腐菌通常存在。

以卵孢子或菌丝土壤中越冬,条件允许时出现游动孢子囊。

游动孢子凭水流传播

水稻腐霉菌、绵腐病寄主性弱,仅在稻种有伤口,若催芽热伤、冻害及种子破损条件下,病菌方可侵染幼苗或种子,孢子随水流蔓延传播,遇有寒潮能导致毁灭性损害。

此病的原因先是伤害或冻害,之后才演变成侵染性病害,第二病原才是腐霉、绵腐等真菌

在此伤害和冻害是第一病因。

在植物病态发生以前就一直存在,大多非侵染病害最后会演变成侵染性病害,病三角中外界因素通常是第一病因,病原物是第二病原。

可是真菌的危害也是明显的,绵腐病与低温烂秧的症状区别是明显的。

生产上控制这类病害,要考虑两种病因。

就是说把病原菌和外界环境条件同时考虑,方可获得显著的功效。

生产上暴热或低温缺氧、高温烫芽等引发。

黄、青苗枯通常是因为在三叶左右缺水而导致的,若遇冷后暴晴,或低温来袭将加速秧苗死亡。

3防治方法   3.1科学选地,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   要采选地势干燥、平整、交通、水源方便,背风向阳,土质肥沃疏松、不含石渣的微酸性的沙壤、中壤或轻壤土最佳。

3.2改进播种方式   变传统的播芽谷为干种直播;变传统的浸种消毒为苗床与种子一起消毒,达到全面全部消毒之目的。

由于之前的方式成本高、风险大、麻烦,略把握不好,就可烂种烂芽。

变习惯性的每年一个地方做苗床为轮换床苗播种。

降低土传残留病菌,减少烂秧死苗风险。

3.3科学施肥   提高幼苗的抵抗力,在苗床的培肥上,应按照土壤肥力,肥料性质,作物需肥规律,严格控制所施肥的浓度、比例、数量、种类、达到有机肥、微量营元素与大量元素的配合使用。

3.4科学选药、施药,提高防效   应按照土传性病菌的特性采用化学防治和物理防治方式相结合。

采用对土传性病菌有高效或特效的杀菌剂,开始轮换用药。

避免病菌出现耐药性,并严格根据使用说明书开始施用,避免出现药害;旱育秧最常见的病是由立枯丝核菌、腐霉菌等引起的立枯病、猝倒病等,所以在苗床施药时应集中施在根系密集层的全部土壤中,方可达到药物的最好功效;年年轮换采选育秧苗床,降低用药数量及次数,减少药物对秧苗伤害的机率。

3.5科学管理,合理灌溉   在苗床管理中,应按照气候变化,晴天膜内温度达到35℃以上就应马上拿掉膜,以控制烧苗和高温热害,寒潮到来必须马上盖膜,以预防冷害。

床苗通常土壤不干发白,不浇水。

必须浇水时,躲开晴天中午高温时浇灌冷水,以避免苗床土壤温差较大,引发秧苗生理缺水而死亡。

应尽可能选择早晚并选择与苗床温度接近的水开始浇灌。

3.6改单膜覆盖为双膜覆盖   双层地膜覆盖分贴拱膜和地膜2层(贴地膜在出苗立针后揭掉)。

其比单层膜既保湿又保温,所以其能够快速出苗,并且整齐,降低了烂种烂芽。

4结论   由上可知,正确的防治措施要运用科学的方法,选地、病虫防治、施肥和苗床的管理,将烂秧的损害减少到最低。

使水稻育秧更高效更安全。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