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工程施工方案:焊接施工(2)

钢结构工程施工方案:焊接施工(2)。

二、焊接缺陷及对策。

(一)焊缝成形不良。

不良的焊缝成形表现在焊喉不足、增高过大、焊脚尺寸不足或过大等,其产生原因是:(1)操作不熟练;(2)焊接电流过大或过小;(3)焊件坡口正确等。

修补措施如下:

1、可以用车削、打磨、铲或碳弧气刨等方法清除多余的焊缝金属或部分母材不应有割痕或咬边。清除焊缝不合格部分时,不得过分损伤母材。

2、修补焊接前,应先将待焊接区域清理干净。

3、修补焊接时所用的焊条直径要略小,一般不宜大于直径4mm.

4、选择合适的焊接规范。

(二)、咬边。

产生咬边的原因(1)电流太大;(2)电弧过长或运条角度不当;(3)焊接位置不当

咬边处会造成应力集中,降低结构承受动荷的能力和降低疲劳强度。为避免产生咬边缺陷,在施焊时应正确选择焊接电流焊接速度,掌握正确的运条方法,采用合适的焊条角度和电弧长度。

(三)焊瘤

焊瘤是指在焊接过程中,熔化金属流淌到焊缝以外未熔化的母材上所形成的金属瘤。焊瘤处常伴随产生焊透或缩孔等缺陷

产生焊溜的原因有:(1)焊条质量不好;(2)运条角度不当;(3)焊接位置及焊接规范不当

焊瘤不但影响成型美观,而且容易引起应力集中,焊瘤处易夹渣、未熔合,导致裂纹产生。防止的办法是尽可能使焊口处于平焊位置进行焊接正确选择焊接规范,正确掌握运条方法。

对于焊瘤的修补一般是用打磨的方法将其打磨光顺。

(四)夹渣。

夹渣是指残存在焊缝中的熔渣或其他非金属夹杂物。产生原因:(1)焊接材料质量不好,熔渣太稠;(2)焊件上或坡口内有锈蚀或其他杂质未清理干净;(3)各层熔渣在焊接过程中未彻底清除;(4)电流太小,焊速太快;(5)运条不当

为防止夹渣,在焊前应选择合理的焊接规范及坡口尺寸,掌握正确操作工艺及使用工艺性能良好的焊条坡口两侧要清理干净,多道多层焊时要注意彻底清除每道和每层的熔渣,特别是碱性焊条,清渣时应认真仔细。

修补时夹渣缺陷一般应用碳弧气刨将其有缺陷焊缝金属除去,重新补焊。

(五)未焊透

焊透是指焊缝与母材金属之间或焊缝层间的局部未熔合。按其在焊缝中的位置,可分为:根部未焊透坡口边缘未焊透焊缝层间未焊透

产生焊透的原因:(1)焊接电流太小,焊接速度太快;(2)坡口角度太小,焊条角度不当;(3)焊条有偏心;(4)焊件上有锈蚀等未清理干净的杂质。

焊透缺陷降低焊缝强度,易引起应力集中,导致裂纹和结构的破坏。防止措施是选择合理的焊接规范,正确选用坡口形式、尺寸、角度和间隙,采用适当的工艺和正确的操作方法。

超过标准的未焊透缺陷应消除,消除方法一般采用碳弧气刨刨去有缺陷焊缝,用手工焊进行补焊。

(六)气孔。

焊缝表面和内部存在按时完成似圆球形或洞形的空穴。

产生气孔的原因:(1)碱性焊条受潮;(2)酸性焊条的烘焙温度太高;(3)焊件不清洁;(4)电流过大;使焊条发红;(5)电弧太长;电弧保护失效;(6)极性不对;(7)气保护焊时,保护气体不纯;焊丝有锈蚀。

焊缝产生气孔将减小焊缝有效工作截面,降低焊缝机械性能,破坏焊缝的致密性。连续气孔会导致焊接结构的破坏。防止措施是:焊前必须对焊缝坡口表面彻底清除水、油、锈等杂质;合理选择焊接规范和运条方法;焊接材料必须按工艺规定的要求烘焙;在风速大的环境中施焊应使用防风措施。

超过规定的气孔必须刨去后,重新补焊。

(七)裂纹

根据裂纹发生的时间大致可以将裂纹分成高温裂纹和低温裂纹两大类。

1、低温裂纹

根据裂纹是低温裂纹常见的一种形态,其产生原因如下:

(1)主要是由于焊接金属含氢量较高所致氢的来源有多种途径,如焊条中的有机物,结晶水,焊接坡口和它的附近粘有水份、油污及来自空气中的水份等。

(2)焊接拉头的约束力较大,例如厚板焊接时接头固定不牢、焊接顺序不当等均有可能产生较大的约束应力而导致裂纹的发生。

(3)当母材碳当量较高,冷却速度较快,热影响区的硬化从而导致裂纹的发生。

对于根部裂纹的防止措施:

(1)选用低氢或超低氢焊条或其他焊接材料。

(2)对焊条或焊剂等进行必要的烘焙,使用时注意保管。

(3)焊前,应将焊接坡口及其附近的水份、油污、铁锈等杂质清理干净。

(4)选择正确焊接顺序和焊接方向,一般长构件焊接时最好采用由中间向两端对称施焊的方法。

(5)进行焊前预热及后热控制冷却速度,以防止热影响区硬化。

2、高温裂纹

焊道下梨状裂纹是常见的高温裂纹的一种,主要发生在埋弧焊或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中,手工电弧焊则很少发生。焊道下梨状裂纹产生原因主要是焊接条件不当,如电压过低、电流过高,在焊缝冷却收缩时使焊道的断面形状呈现梨形。

防止措施:

选择适当的焊接电压、焊接电流;焊道的成形一般控制在宽度与高度之比为1:1.4较适宜。

弧坑裂纹也是高温裂纹的一种,其产生原因主要是弧坑处的冷却速度过快,弧坑处的凹形未充分填满所致。防止措施是安装必要的引弧板和引出板,在焊接因故中断或在焊缝终端应注意填满弧坑。

焊接裂纹的修补措施如下:

(1)通过超声波或磁粉探险伤检查出裂纹的部位和界限。

(2)沿焊接裂纹界限各向焊缝两端延长50mm,将焊缝金属或部分母材用碳弧气刨等刨去。

(3)选择正确焊接规范,焊接材料,以及采取预热、控制层间温度和后热等工艺措施进行补焊。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