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例胸、肺疾病异常Q波改变的心电图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胸、肺疾病患者异常Q波变化与胸、肺疾病的关系。方法 对68例胸、肺疾病患者异常Q波改变心电图进行分析。结果 68例患者入院后无心肌梗死的临床症状与体征或其它原因所致异常Q波的诊断依据。结论 对胸、肺疾病患者出现心电图“病理性Q波”改变者,应密切结合病史及其它辅助检查等资料,明确诊断,合理用药,可避免误按心肌梗死治疗,延误病情。

【关键词】 肺疾病;心电描记术;异常Q波。

笔者通过对1998年1月~2008年12月在我院呼吸内科及胸外科住院的68例胸、肺疾病患者心电图异常Q波改变的分析,旨在探讨异常Q波的改变与胸、肺疾病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8例患者中,男42例,女26例,年龄32~79岁,平均50.23岁;其中慢性肺心病51例,急性肺栓塞5例,气胸12例。既往心电图检查:心电图大致正常22例;低电压、T波低平9例;ST段改变17例;ST—T改变22例;肺型P波19例;右心室肥厚21例;心电轴右偏25例;顺钟向转位29例;左心室肥厚伴劳损5例;室性早搏7例;房性早搏4例。

1.2 方法 ①采用日本光电9130P型心电图仪,行常规十二导联描记;②符合异常Q波的诊断标准[1]:Q波时间0.04s,深度超过同导R波电压的1/4。

2 结果。

68例患者中出现Ⅰ、aVL导联异常Q波11例;Ⅱ、Ⅲ、aVF导联异常Q波18例;V1~V3导联异常Q波39例。该组患者入院心肌梗死病史,入院后亦无心肌梗死的临床症状与体征或其它原因所致异常Q波的诊断依据。出院前复查心电图异常Q波消失35例,异常Q波变小12例,未有明显改变21例。

3 讨论。

异常Q波是心肌细胞病变后失去除极能力,出现电静止,心肌收缩、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产生一病理向量,表现在心电图上的Q波,心肌病变如心肌梗死、炎症、坏死以及纤维化等均会导致异常Q波出现,非心肌梗死性心脏病如左右心室肥厚、肺心病、预激综合征、心脏外伤甚至心脏外疾患亦可导致异常Q波出现,肺气肿、肺栓塞、自发性气胸(尤其是左侧气胸)、颅内出血及颅脑血管疾病、高血钾、尿毒症、暴发性肝炎、消化系统疾病、大量输血后等,有些为一过性Q波,当病因去除,病理性Q波即可消失。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