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观时代下悲剧新闻的理性建设

【内容提要】面对沉重的悲剧新闻,面对敏感的围观群众,主流媒体和平台自媒应时刻保持理性头脑,坚守道德底线,客观报道事实,正确引导舆论。发挥悲剧新闻的积极作用,维护社会信息系统良性运转。

【关键词】悲剧新闻  围观心理  舆论引导  新闻伦理。

悲剧新闻杭州女童案件梳理:2019年6月29日,两名租客以酒店太贵为由,向章子欣爷爷奶奶租住房屋,住进章子欣家。7月4日,租客以赴上海喝喜酒为由,携9岁章子欣从家中离开,说是希望让孩子当朋友婚礼的花童,并承诺在7月6日将孩子送回。7月8日2时,两名租客跳湖自杀。7月8日10时许,章子欣奶奶报案。7月13日,疑似被害女童遗体在象山县石浦海域被发现,经刑侦确认为失联女童章子欣。

一、悲剧新闻:个人之悲,社会之痛。

悲剧新闻新闻中的悲剧故事,它报道关于人们生命财产损失的客观事实。其独有的悲剧性能引起人类心灵的不适与痛感,激发人们怜悯、愤慨、恐惧之情,进而引发对社会现有问题的批判与思考。

悲剧新闻往往有极高的传播效率和反馈效率,因为它具有以下特点:事发突然,事涉关切,事非常态,受害者遭遇常人不该承受的厄运。这些客观特征决定了这类新闻一经报道,就可以迅速抓住受众眼球。例如杭州淳安女童章子欣遇害案,该事件直戳社会痛点——留守儿童归置问题,因此全程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纵观这起女童失联遇害案,扑朔迷离,疑点重重。调查到今天,部分真相并未水落石出,其实已经少有往下调查的余地。但就这悲剧性的结局,就足以为社会敲响警钟。然而,真的只有敲响警钟这么简单吗?在这个信息网络高速发达的复杂时代,有太多额外的问题需要我们边总结边思考。比如:如何确保警钟在嘈杂爆炸的环境中依旧鸣声洪亮,震慑有力?

二、全民脑补:围观心理异化变形。

“中国式围观”由来已久。旧时社会的街头、闹市、天桥下、菜市口,总是上演着一幕幕震撼人心的戏码,而在旁边也会围上一圈爱赶场凑热闹,嫉恶如仇满腔正义的中国人。2010年后,社会步入智能全媒体时代,“中国式围观”被原封不动地挪到万千大大小小的电子屏幕上,升级成规模巨大的“全民围观”。

新式围观舆论影响力霸气强大,并有着过去不可比拟的杀伤力。在旧时社会,群众的杀伤力不过是“破口大骂”“烂菜叶”“臭鸡蛋”“硬石块”,向恶人砸过去也是他“罪有应得”。但在今天,愤怒的枪火也对准那些无辜的受害者,让他们在原有的苦痛上饱受二次伤害。

杭州女童遇害,群众在围观过程中不断焦点跑偏,使得这个本就悲痛绝望、愁云惨雾的家庭,无端承受着铺天盖地的网络暴力。几天时间里,他们抓着无关紧要的细节,责骂章子欣爷爷奶奶“看护不力”“重男轻女”,章子欣爸爸妈妈“不负责任”“演戏做秀”,觉得整个家庭“不够悲伤”,对章子欣“漠不关心”。更有偏激者,将章子欣死因全部推到这个家庭,最后得出一个“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的荒诞结论。

这样的网络暴力是因为围观者在看到信息后,非理性因素充斥大脑,很难对悲剧事件进行专业分析,形成戏剧性、情绪化、非黑即白、一秒定性的围观心理。该心理的形成主要由于两个原因:一是围观者高压情绪的释放发泄。网民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利益追求的困扰若在心中积压已久,就会在虚拟的社会公共话语平台利用负面新闻进行排解释放。这属于正常现象,造成的影响不会巨大持久,故不做多余赘述。二是围观者“戏剧性”的认知基模。这是围观者在对信息进行处理时存在的认知偏差,分析如下:

对于处理不完整不确定的信息,人们总倾向于先依据常识和经验将信息脑补完整,然后用惯用的思维模式判断信息的性质。例如,由于杭州女童事件初期的信息模糊性,网络流传出“冥婚”“邪教”“拐卖儿童”和“亲妈策划”等版本不同的作案动机,有的已被事实证伪,有的则真假莫辨。

对于处理已有的信息围观者也有着错误的解码方式。错误一:“阅读障碍”。我们先暂时将中国汉字的博大精深多义多解放在一边,由于悲剧新闻自身的特点,会引起与受害者有着相同背景的围观者神经敏感,对事件过度关注。关心则乱的结果,是对信息中的文字进行双重解读与错误理解。错误二:“合理即存在”。是否滿足想象中的合理,是围观者判断是非的标准。例如,在杭州女童事件中,围观者脑中的合理是“琼瑶式”悲剧:只有“茶饭不思”“哭天抢地”才是悲伤,只有受到百分百的伤害才是无辜,事件中出现的所有情节都必须与结果有必然联系……那些“脱离合理”而存在的事实,就会在曲解后遭到围攻。

三、媒介失范:非理性风暴的推波助澜。

一些传统媒体、网站平台与自媒体,站在围观队伍的最前排。他们顶着权威性、专业性和影响力的帽子,对原始信息进行加工制作,传递信息的同时也附上他们的立场左右舆论。新媒体时代传播主体多元,流量经济驱使下八仙过海,其间不乏有违背伦理道德,扰乱场域秩序的现象发生。

(一)自媒体:伦理失范的重灾区。

部分以商业利益为重的自媒体,为了赢得点击,收割流量,会扭曲事实,渲染气氛,煽动群众非理性情绪。在杭州女童事件中,以“周冲的影像声色”为代表的自媒体,所发推文处处挑衅煽情,歪解“家庭关系”与“人际信任”,残忍消费死者及其家人。

(二)平台网站:社会责任感频频掉线。

中国一流互联网公司百度,近年来被丑闻缠身,深遭万众质疑,“百度又摊上事了?”更为近日新梗。“竞价排名”“名誉侵权”的风波刚过,百度又身陷“假新闻”“隐私泄露”的泥淖里。杭州女童事件,百度于7月10日注册“章子欣父亲”账号,谎称账号已被授权。7月13日,百度账号“章子欣父亲”发表不实信息。大蹭热点的结果是大跌眼镜,百度虽然道歉并将责任编辑开除,但也没能挽救假新闻带来的负面影响。

(三)传统媒体:为拼速度捕风捉影。

媒介融合后的传统媒体,逐渐适应了智媒时代的要求,但时常在新闻真实性与时效性之间应接不暇。7月13日,《新京报》“我们视频”旗下的“我们直播”发文称女童裸死,并于17:05分在殡仪馆前直播。7月15日,澎湃新闻发布“家人预将女童海葬”的不实新闻。在热点事件面前,急于追求独家而疏于事实求证,传统媒体也引起了不必要的波澜。

四、建设理性新闻乱剧的解困之思。

悲剧新闻报道的意义,在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教育警示公民,同时集结社会力量,抚慰受害者身心伤痛。可前有于欢案,后有江歌案,今有女童案,群魔乱舞扰乱社会秩序,干预司法独立,悲剧新闻报道的初衷已严重背离。

先抛开养成非一日之功的公众媒介素养,舆论空间的理性建设应重在媒体自身。只有主流媒体、平台自媒体在突发悲剧事件面前理性为先,才能引导正确,矫正有力,营造风清气正、健康有序的媒介环境。

(一)引导方向要坚定正确。

悲剧新闻正确的舆论走向,是媒体最终让社会各界深度思考:我们怎样才能不让这种悲剧再次发生?基于这种理性思考,媒体舆论引导过程中要态度坚定目标明确。例如杭州女童事件舆论的焦点不应该在家庭伦理、人际关系上,而是在留守儿童的保护与教育上。《北京青年报》的评论:《女孩失联:让社会保护的触角离孩子更近些》,文章观点立意鲜明,分析透彻深刻,最后还提出了建设性的解决方案,比如在农村地区兴建适合未成年人的文体活动设施,开办留守儿童托管机构,鼓励以村小为单位开展更多暑期活动等等。科学专业,令人信服。

(二)矫正偏差要及时有力。

围观群众的戏剧性想象不必迎合。事实就是最有力量的存在,媒体没有必要为了满足受众的阅读需求,去刻意放大渲染悲剧细节,制造无需存在的焦点。同时坚守阵地,做好把关守门,回击网络暴力,澄清不实信息,及时遏制住舆论空间中的不正之风,保护受害者不受二次伤害。例如《解放日报》的《在章子欣家守了几天之后,我想替没有被看见的痛苦辩护》,文章以记者的视角客观理性描述这场悲剧后的故事,其中两句最为经典:“很多痛苦你根本看不见,看见了你也不会懂,所以,请不要随意指责。”“关于人性,永远没有非黑即白的答案,而媒体有义务去澄清一些猜测。”。

(三)流量获取要专业负责。

流量经济,媒体注重吸引眼球是常理之情,但在话语自由中“规规矩矩”才是长远之道,因为受众长久的目光会落在他们信任的地方。“咪蒙”们能在一夜之间站起来,也能在一夜之间彻底倒下。因此获取流量的正确方式,不是靠哗众取宠与挑战道德底线火热一时,而是依靠负责的态度和专业的技能赢得掌声一片。

在这里,新闻专业主义与社会责任论被再次召唤。

五、结语。

时至今日,在这个主体多元的传播系统中,专业主义与社会责任不应只有新闻工作者在遵守,大到网站平台,小到组织个人,只要承揽传递社会信息功能,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传播主体,都应形成一种约定俗成的默契:社会需要传播温暖的、充满人文关怀的声音。

参考文献:

[1]谷玲. 悲剧新闻报道的审美意义探究[D].山东大学,2017.

[2]刘慧,丁晓旭.“围观时代”新闻取向的嬗变[J].新闻世界,2012(05):85—86.

[3]喻国明.社会话语能量的释放需要“安全阀”——从“全景监狱”到“共景监狱”的社会场域的转换说起[J].新闻与写作,2009(09):56—57.

[4]徐漪.网络围观:网络时代的社会参与[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5(08):97—99.

[5]倪建均.羊群效应:网络舆情突发事件中大学生网络“围观”集群行为社会心理分析和引导策略[J].北京青年研究,2017,26(04):39—44.

[6]付彪.女孩失聯:让社会保护的触角离孩子更近些[N].北京青年报,2019—7—12.

[7]社论.杭州女童失踪案:关注而不窥私,警惕而不恐慌[N].澎湃新闻,顾杰.在章子欣家守了几天后:替没有被看见的痛苦辩护[N].解放日报·上观新闻,2019—7—15.

作者简介:李禹彤,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19级传播学硕士研究生。

编辑:孟凌霄。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