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足四篇文章 加快川渝合作示范区(潼南片区)建设

江发茂。

川渝合作示范区是四川东进、重庆西进的桥头堡,承载着促进成渝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重担。加快建设川渝合作示范区潼南片区),有利于联动周边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助推成渝城市群一体化进程,增强成渝中部地区的辐射和带动能力,为成渝、渝黔等其他区域开展合作提供经验和示范。

一、建设川渝合作示范区潼南片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国家层面政策资金支持争取难度大。

与“十二五”时期不同的是,国家现在不再批复新的合作示范区方案,意味着各地现在无法再像广安一样享有国家层面实质性政策的支持,没有了国家政策的支持,争取国家资金支持的机会就小了很多。而在同类示范区政策资金争取上,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批复了建设方案的一些地区,财政部每年要支持七、八亿元。相比之下,潼南建设川渝合作示范区,要更多依靠重庆市级层面支持和川渝两地在省(市)级层面协作,省(市)级层面在政策资金上的支持力度一般要比国家层面小。在目前上级层面政策资金支持减弱的背景下,单靠潼南自身经济体量推进区域重大项目建设、吸引和布局重大项目延伸产业链,是当前制约川渝合作示范区潼南片区)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川渝两地省(市)级层面实质性支持力度不够。

虽然经市政府同意,市发展改革委也正式批复《川渝合作示范区潼南片区)建设方案》,潼南区与遂宁市还签订了《关于推进区域战略合作的协议》,川渝合作示范区经济协作联席会也召开了两次,并且审议通过了《川渝合作示范区(广安片区、潼南片区)2019年度合作计划》,川渝毗邻的几个县区市合作共赢意识不断增强,但基本还是几个区县层面推动,而川渝两地省(市)级层面统筹协调力度不够、实质性支持不多,存在上冷下热现象,很多时候都是合作协议签的多,具体工作推进缓慢,比如川渝联合开展了琼江流域巡河督查,遂宁、资阳、潼南、铜梁也签署流域共治协议、河长制领域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但省(市)级层面定期集中巡河、交叉巡河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川渝两地一些政策还不统一,比如川渝两地交通运输优惠政策有差异,很多大货车在出重庆时都会选择在重庆境内最后缴费端点下道,然后掉头再上道,享受免费和最大额度优惠,这些都不利于川渝合作的进一步深化,还需要省(市)级层面来统筹推进优化。

(三)川渝毗邻地区间竞争无序失衡。

随着“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等国家战略的实施,成渝城市群总体处于内陆开放的前沿,由于川渝毗邻区市县产业基础总体薄弱,产业互补性不强,产业发展定位存在同质化竞争,均面临加快发展带来的招商引资、人才引进等多方面压力。就拿潼南区与四川省遂宁市相比,潼南在城市层级、城市功能、产业实力等方面均与遂宁存在较大差距,资源要素的集聚辐射能力也相对较差,潼南区与紧邻成渝两大核心都市圈的区县相比,它们在承接产业和人口转移方面也比成渝中部地区具有更大区位优势,加之川渝两地多年来“背向发展”,行政壁垒未根本破除,目前发展阶段行政区划带来的潼南与周边城市之间互相竞争无序失衡。

(四)毗邻区域合作支撑能力不强。

当前,潼南毗邻区县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资源共享、深化对内对外合作等方面的合作基础总体较为薄弱,存在连接区域间的交通通道还有待完善、能源供应保障能力还有待提高等多方面的短板,这些都需要较大的财力投入和较长的建设时间。同时,区域间开发开放平台能级层次总体较低,缺少国家级开发区等高端平台支撑和国家级重大项目带动,在资源开发、基础建设产业培育以及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也缺乏可操作性的合作机制和建设平台。

二、加快建设川渝合作示范区潼南片区)的四点建议。

(一)加强毗邻区域合作统筹协调。

加快推动建立省(市)级政府牵头的协商联席会议制度,协商解决交流合作发展中的重大事宜,特别是省(市)级层面要在政策、机制等顶层设计方面进行宏观引导,强化两地间交通运输、科技创新、社会事业等各方面政策适用的一致性,省(市)级相关部门要围绕解决具体问题从规划上做好对接。加大省市级层面统筹协调力度,整合渝西川东经济协作、成渝轴线联盟、川渝合作示范区经济协作联席等区域合作平台,积极探索建立更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建立区域间政府重大合作事项对接制度,共同开展毗邻区域重点专项合作规划,推进合作共享先行示范,明确年度重点建设任务,统筹推进基础设施、产业集聚等方面合作,加快区域协调发展。加强投融资政策支持,对示范区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有关规划的重大项目,要尽最大可能纳入两省市及国家级的综合规划或专项规划,在前期工作、项目审核及资金安排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对需国家审批或支持的项目优先上报,支持金融机构放宽示范区实体企业的融资条件。

(二)推进毗邻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省(市)级交通部门要加强对接,做好区域交通规划,加快推进对外交通大通道建设,共同推进兰渝高铁开展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开工建设,实现与我国西北地区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的快速连接;协调推动天府新区—潼南—两江新区高铁、南充—潼南—泸州城际铁路开展前期研究,构建连接成渝城市群南北和东西区域快速交通新通道,提升成渝中部地区交通辐射能力;加快推进主城片区—璧山—铜梁—潼南、合川—潼南市域铁路建设,同步延伸至遂宁等毗邻区市县,构建渝西地区市郊铁路网大环线;完善川渝毗邻地区高速路网建设,尽快启动南泸高速公路四川段,打通成渝中部地区南北大通道;协调推进成资渝高速建设,支撑渝西地区拓展城市空间;加快推进渝遂高速公路扩能前期研究,力争“十三五”启动建设,缓解渝遂高速通行压力;抓住国家推进长江黄金水道建设契机,升级改造涪江航道,形成川渝两地上下游联动发展新格局;指导川渝毗邻区市县在地方公路建設过程中保持通道走向、技术等级等指标一致性。

(三)强化毗邻区域产业对接协作。

省(市)级发展改革委、经济信息委等部门要充分考虑川渝毗邻地区间区域产业发展条件差异性,正确处理产业发展关系,在产业布局上加强统筹,在产业引进培育壮大上对接协作,既要注重与周边地区产业的良性互动,产业一体化发展,形成规模优势,又要注重强化川渝毗邻地区间的产业分工,避免同质化竞争,形成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协作配套的区域产业发展格局,提升川渝毗邻地区产业整体竞争力。以潼南现有优势看,建议支持潼南与两江新区、天府新区合作对接,开展合作园区、“产业飞地”战略合作试点,着眼西永微电园、成都高新区的产业配套,强化潼南智能终端及智能硬件产业集群与周边地区产业一体化发展;支持潼南依托本地及川东天然气资源禀赋,增加能源双控指标总量,促进潼南天然气综合利用及精细化工产业集群跨地区延伸;支持潼南为中心建设百亿级柠檬产业链,共享绿色蔬菜优势农产品品牌,带动渝西川东地区形成千亿级现代农业产业集群;支持潼南加快推进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建设,做大做强柠檬产业出口,打造柠檬出口基地,辐射带动周边区域;支持潼南建设中新(重庆)食品生态产业园、重庆保税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延展平台、区域性农产品展销平台和农产品出口口岸,打造跨区域集中连片的农副产品保供基地;支持潼南作为渝西区域物流中心来规划打造,建设区域性绿色生态冷链物流基地;支持潼南与川渝毗邻地区构建区域协同创新示范高地,共同谋划建立创新创业合作平台,打造高新技术产业经济走廊。

(四)推动毗邻区域环境共治服务共享。

省(市)级层面要加快建立完善集中巡河、交叉巡河、生态补偿等机制,深入推进遂宁、资阳、潼南、铜梁等周边区域生态环境共建共治,加大涪江、琼江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工程支持力度,共同推动三峡库区及上游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合作机制,加快推进空气污染联防联控和预警预控,严格落实跨地区生态补偿机制;推进川渝地区绿色循环经济合作,贯彻落实国家和重庆产业投资禁投清单,加快推进与周边毗邻地区形成统一的工业发展资源环境约束标准。加强川渝两地医疗卫生事业合作发展,完善重大疾病联防联控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联动机制,推进健康大数据信息交换互通共享,建立完善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医学检验结果互认和双向转诊合作机制,支持组建医共体,鼓励跨区域多机构执业。推动川渝两地社会保障一体化,推进社会保险异地协同经办、养老保险关系无障碍转移等,支持区域联建共建各类养老服务设施。推进川渝优质教育资源合作共享,支持潼南与川渝两地特色示范高中等基础教育联合办学,加强高等教育跨区域合作,加快推动川渝两地大学在潼南开设分校或二级学院。

作  者:重庆市潼南区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

责任编辑:马 健。

6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