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VA损伤人表皮细胞模型中载物界面的选择

作者:马林琳 张玲 罗敏 邓杨林 李玛琳。

【摘要】 目的 选择一种建立长波紫外线(ultrayiolet,UVA)照射表皮角质形成细胞损伤模型的理想载物界面。方法 选取原代培养的处于指数生长期的角质形成细胞,分别采用泡沫板、锡纸板、冰面作为载物界面,进行相同剂量的UVA照射,同时设未照射组为对照组,通过改良MTT法检测细胞损伤程度。结果 冰面作为载物界面时,细胞损伤相对较弱,损伤率仅为19.88%;锡纸面作为载物界面时,细胞照射损伤最重,损伤率高达82.76%;泡沫板作为载物界面时的细胞照射损伤率为55.58%,介于上述两种载物界面之间,各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泡沫板是UVA照射表皮细胞损伤模型的理想载物界面。   【关键词】 UVA;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模型载物界面      【Abstract】 Objective To choose a better matter interface for the models of UVA induced human epiderm keratinocytes irradiation damage.Methods To irradiate the human epiderm keratinocytes with an identical dose of UVA,which is primary cultured and is occupying exponential growth phase.The matter interface is cystosepiment,tin foil and ice.The non— irradiation group is the control group.To detect the cells degree of injury through the improved 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 (MTT) assay.Results The frequency of injury is 19.88% with the matter interface of ice,and cells injury is feeble.The injury rate is 82.76% with the matter interface of tin foil,and cells injury is heaviest.But the injury rate is 55.58% with the matter interface of cystosepiment,the cells injury is between the ice and the tin foil.To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each group have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Conculusion To decided that the matter interface is the cystosepiment when the period of irradiation.   【Key words】 UVA;Human Epiderm Keratinocytes;model;matter interface      日光中的紫外线与皮肤晒伤、皮肤老化、皮肤炎症以及皮肤癌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近年来环境随着污染日益严重和臭氧层破坏的加剧,紫外线辐射日益增强。研究紫外线对人体皮肤的损伤及寻找抗紫外线损伤的保护产品,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human epiderm keratinocytes,HEKC)UVA损伤模型的建立是研究紫外线损伤及开发防紫外线产品的基础和前提。   一个良好的细胞损伤模型应该具备细胞损伤程度适中、损伤可控以及用于实验研究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等特点。HEKC的UVA损伤模型是通过UVA辐照装置对HEKC进行照射而建立的。在建立该模型过程中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在采用UVA辐照装置对细胞进行损伤照射时,必须使用一种承载细胞培养皿/板的装置(载物界面)。在已报道的多种光损伤模型中,使用的载物界面亦不同,如倪建华[1]等采用干冰作为载物界面,王红伟[2]等则以冰面载物界面,还有人直接以超净工作台的金属台面为载物界面。不同的载物界面对光的吸收和反射作用不同,在UVA照射过程中会对其照射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为使实验结果具有稳定性及可重复性,加之实验的经济性原则,本研究对几种载物界面模型建立的影响进行比较,旨在为建立UVA照射HEKC损伤模型确定一种理想的载物界面,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1.1 载物界面 泡沫板、锡纸板、冰面。   1.1.2 主要仪器及试剂 UVA光源以及紫外辐照度计(北京师范大学光学仪器厂)、眼科剪眼科镊等手术器械、温度计、DispaseⅡ(Sigma公司)、0.05% Trypsin—EDTA(GIBCO公司)、Keratinocyte—SFM(GIBCO公司)、PBS(国产分析纯试剂配制)、MTT(Sigma公司)、十二烷基硫酸钠(广州南方化玻公司分装)、异丁醇(上海试剂一厂)、盐酸(汕头市西陇化工厂)。   1.1.3 人角质形成细胞 健康男性环切术切除的包皮组织(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原代培养获得HEKC。   1.2 方法   1.2.1 人角质形成细胞原代培养 将取得的皮肤标本,PBS液反复冲洗后,采用陈勇等[3—5]报道的培养方法,原代培养获得HEKC。   1.2.2 实验分组 实验分为未照射组、分别以泡沫板、锡纸板及冰面作为载物界面照射组。   1.2.3 细胞接种及处理 第3代HEKC,以细胞密度2×104个/cm2接种到12个35 mm培养皿中(每组设3个培养皿),于37℃、5%CO2、饱和湿度的培养箱中培养,HEKC生长至指数生长期时进行实验。弃去Keratinocyte—SFM,PBS液洗涤2次后,每孔加入适量PBS液,用于实验操作。   1.2.4 UVA照射 照射装置由六根平行的UVA灯管组成,通过紫外辐照度计确定照射强度为6.4 W/cm2,根据照射剂量8.09 J/cm2,确定照射时间为21 min。   将照射装置置于超净工作台内,分别采用泡沫板、锡纸板及冰面载物界面照射组HEKC进行照射(HEKC距灯管垂直距离为1 cm),未照射组HEKC于超净台内放置相同时间后,同照射组HEKC一起,更换上新鲜Keratinocyte—SFM后,于37℃、5%CO2、饱和湿度的培养箱中继续培养24 h。照射同时,温度计检测三种载物界面局部空间(HEKC与灯管之间的空间)温度变化。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