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口脂肪液化50例诊治体会] 腹部切口脂肪液化

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运动的相对减少,肥胖人群的比例逐渐上升,切口脂肪液化病例的发生增多。

1996年1月至2006年12月,本院各种手术切口发生液化病例50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男22例,女28例,年龄21~65岁,平均年龄36.4岁,颈部手术4例(甲状腺癌根治术1例,甲状腺大部切除术1例,甲状腺瘤切除术2例),上腹部手术12例,(胆囊切除术6例,胆总管探查术2例,胃大部切除术2例,脾切除术2例),中下腹部手术30例(阑尾切除术9例,剖宫手术14例,子宫全切术5例,附件切除术2例)均为肥胖病人,皮下脂肪厚度6~13厘米,平均7.8厘米。

1.2观察内容:病人于术后3~7天切口出现黄色或淡褐色渗液,内混有脂肪滴,切口边缘无红、肿、热、痛,切口愈合不良,渗液涂片镜检见较多脂肪滴,无细菌生长。

1.3治疗方法:根据切口渗液情况,分为两组不同方法治疗,A组29例,切口渗液少,部分愈合不良,延迟拆线,每次换药时挤压至渗液流净,敷料包扎切口

B组21例,切口大量渗液,全层均不愈合皮下组织游离,拆除全部缝线,以双氧水、生理盐水、甲硝唑注射液、碘伏消毒切口,用橡皮生肌膏制成油纱条贴敷切口,敷料包扎切口,每天一次,渗液过多时每天2次,至切口肉芽组织新鲜生长后行蝶形胶布对合皮肤或行Ⅱ期缝合

两组病例均仅作切口处理。

2 结果      A组均于术后9~13天愈合,B组于发现液化后11~15天完全愈合

3 讨论      3.1诊断标准:[1]①多发生在术后5~7天,大部分病人除切口有较多渗液外,无其它自觉症状。

切口愈合不良,皮下组织游离,渗液中可见漂浮的脂肪滴。

切口无红肿及压痛,切口边缘及皮下组织无坏死征象。

④渗出液涂片镜检可见大量脂肪滴,连续3次培养无细菌生长。

3.2发生的原因:①肥胖。

②术中使用高频电刀。

切口暴露时间较长,在机械作用如挤压、钳夹等刺激下很容易发生氧化分解反应。

④术中止血不彻底,切口间积血,留有死腔。

⑤术中烧灼刺激性消毒剂误入切口的影响。

3.3治疗体会:只要切口皮下层无分离,无死腔形成,通过换药时挤去液化脂肪组织,就可使切口顺利愈合;皮下层已分离,有范围较大死深形成,应及时敞开切口引流,待肉芽组织新鲜后及时用蝶形胶布对合皮肤或及时形Ⅱ期缝合

3.4预防:①慎用电刀。

②注意烧灼刺激性药品对切口的影响。

③减少切口暴露时间。

缝合切口前冲洗切口,将已坏死的脂肪组织冲洗掉,并剪掉挫伤重的脂肪组织。

⑤术中彻底止血,缝合皮下组织应全层缝合,不留死腔,对合良好,避免错位。

参考文献   1苏明宝、王一平、王旭飞.切口脂肪液化20例诊治体会[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9,19:144      作者单位:433135湖北省潜江市渔洋卫生院。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