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筷子,“吃”出健康_别吃了放下筷子

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是我国临床营养人员的培训基地和成长摇篮,数十年来为我国培养了大量营养专业人才。

现任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主任、中国医师协会营养医师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马方教授从事临床营养工作20余年,在营养治疗与健康膳食营养管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著有营养学专著10余部,还经常在全国知名大型电视烹饪大奖赛等节目中担任营养评委与顾问。

今年的冬天格外寒冷,可当记者走近今天的采访人物――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主任、中国医师协会营养医师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马方教授时,寒意马上被他热情的笑容驱散了。

46岁的马方教授学识渊博、谈吐风趣、思维敏捷,虽然工作繁忙,但对络绎不绝的电话咨询不厌其烦、耐心解答,那和蔼可亲的态度令人深深感动,让记者原本面对大专家的忐忑心情一下子就烟消云散了。

“协和”最年轻的科主任   1987年,由于成绩优秀,马方大学毕业后被直接分配到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工作。

当时营养科有三位老前辈,他们很注重培养年轻人,这对马方等年轻营养师来说无疑是非常幸运,老前辈们亲自带着查房,外出会诊,到食堂检查食品卫生、品尝食品的制作效果与口感,了解整个食堂的操作规律和过程……在老一辈营养专家的言传身教下,马方在临床营养科研方面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基础。

1995年就被任命为营养科副主任、行政第一负责人,那时他只有31岁,可以说是“协和”历史上最年轻的科室领导人之一,谦逊的马教授总是将这些成绩归功于老一辈营养专家的栽培。

引领营养学发展的新方向   协和医院是全国久负盛名的医学殿堂之一,也是全国最早建立营养科的医院,是我国营养学的摇篮,重大事件的营养保障基地。

2003年“非典”瘟疫时期,“协和”营养科经历了一次不小的考验:每天要为住院部病人送餐的工作没有人敢去送了,这该怎么办呢?马教授当机立断,决定亲自给病人送饭。

他回忆说:“当时我就想,在最困难的时候,作为科室的主任和一名共产党员,必须做到冲锋在前,临危不惧。

”   2008年奥运期间,协和医院专门设立了“奥运病房”,营养科在营养饮食方面提供了有力保障,期间,他们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不论什么时候都能满足伤病运动员的营养饮食需求。

当时的工作压力非常大,要根据不同的种族和不同生活习惯为伤病运动员提供个性化的、色香味美、营养均衡的奥运食谱,在马教授的带领下,营养科出色地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受到了世界各国运动员患者的一致好评。

近年来,马教授在完成营养科日常管理工作之外,还接受了很多重要的首长保健任务,并经常应邀到全国各地讲学、扶贫等。

为了解决我国营养医师严重不足的问题和百姓营养知识严重匮乏的现状,他先后出版了十多本书,科普书籍比较多,专业书籍也有。

2007年在卫生部和中国医师协会领导的关注下成立了中国医师协会营养学分会,马方教授作为这个协会的创始人和第一任主任委员,正在制定行业的规范和标准,下一步还要制定营养师从业的标准,经过两年多的不断工作,这个行业越来越受到领导的重视和社会的认同。

推广糖尿病营养管理“四驾马车”   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与饮食营养失衡密切相关,而且由于糖尿病传统治疗的局限性,导致病人在膳食方面出现了很多问题。

过去长期的观点是控制饮食,虽然使血糖控制达到一定目标,但是这种长期控制饮食,会使病人出现其他营养素的缺乏以及免疫力下降,特别是体质逐渐变弱导致更多疾病的产生。

马方教授对此提出了驾驭好“糖尿病饮食质量控制”的“四驾马车”体系:   “糖尿病饮食质量控制”体系的第一匹马――低血糖指数:因为糖尿病的治疗首先要把血糖控制好,特别是餐后血糖

所以在饮食设计时,应首先考虑食物对血糖的影响程度――即“血糖指数”(GI)。

血糖指数越高,表明这个食物对血糖的影响(升高)就越大。

选用较低“血糖指数”的食物,是糖尿病食疗设计的前提条件和疗效基础。

糖尿病饮食质量控制”体系的第二匹马――低热量:高热量饮食糖尿病发生、发展的主要饮食因素。

摄入热量过高,除可引起肥胖、高血脂、高血黏、动脉硬化、心脏病、脑血管疾病外,还可增加胰岛素抵抗而加重胰岛负担,促使胰岛功能衰竭,加重糖代谢紊乱。

所以,除首先满足血糖指数的要求外,还要选择一些较低热量、或整体饮食热量较低的常用食物,尽量让病人在不超出总热量限制的前提下基本吃饱。

糖尿病饮食质量控制”体系的第三匹马――合理的供热比:糖尿病患者更需要营养的合理配比。

三大营养素――糖(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是供给机体热量(能量)的最主要物质。

但根据特殊生理病理要求,三大营养素要合理安排,即它们合理的供热比例不可失调,这是糖尿病饮食设计的另一条重要原则。

糖尿病饮食质量控制”体系的第四匹马――丰富而平衡的营养:患糖尿病后,不但缺乏一般营养,还缺乏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宏量元素、纤维素等,而且更需要它们之间的平衡。

故在饮食设计时还必须满足对各种营养素的特殊需求与平衡供给。

“吃”出快乐,“吃”出健康   聊到“吃”,马教授滔滔不绝起来,但总有一个词会不时在你的脑海中跳跃――快乐。

他反对为了控制饮食而把自己弄得像苦行僧似的,“看别人吃自己却不能吃”,自然心情不会好,这不是一种健康的状态。

那怎么办呢?他说:“很简单啊,把好吃的、特别想吃的东西当成解馋,偶尔吃一两回,别吃过量了,要及时‘收嘴’,并保持总热量尽可能不超标。

就像我,一个月吃一、两回羊杂、油条!这样的享受还是要追求的。

”   在采访快要结束的时候,马教授特别对糖尿病患者提出了一个忠告:“吃的最高境界就是学会放筷子”。

糖尿病人的饮食原则是合理控制,以达到理想体重。

其实糖尿病患者什么都可以吃,但要以品尝为主,品尝的意义在于“品”,体验吃的快乐过程,学会放下筷子,才能吃得更健康、更快乐!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