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作者:李艳荣 尹思敏 肖星宇。

【摘要】目的 了解我院儿科急诊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 从我院2009年6月~12月的急诊门诊处方中每月随机抽取5d,对其中的儿科处方进行分析。结果 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2.93%,抗菌药物联用率8.28%,使用频率最高的为β—内酰胺类抗生素。结论 我院儿科抗菌药物应用基本合理,但也有不合理用药现象,应引起重视,加强管理。   【关键词】儿科门诊 抗菌药物 合理用药      1 资料与方法      在2009年7~12月急诊门诊处方中,每月随机抽取5 d,共10772张,筛选出其中的全部儿科处方共3308张。对使用抗菌药物处方1751张,用处方频数分析法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我院儿科急诊门诊处方数占总处方数(不含公医处方)的30.71%,抗菌药物应用率为52. 93%,抗菌素联合用药处方数为145张,联用率8.28%,静脉给药处方数为968张,占55.28%,口服给药处方数为694张,占37.64%。抗菌药物种类统计见表1。   使用频率前10位的抗菌药物统计见表2。         3 分析      3.1 用药情况分析 统计结果显示,我院儿科使用了6类28个品种抗菌药物,使用频率最高的为β—内酰胺类抗生素,占70.37%。其中注射剂使用最多的为苯唑西林钠和青霉素钠,二者价廉,抗菌效果好,苯唑西林钠耐酸、耐酶,用于产酶、耐药金葡菌感染。头孢菌素药物抗菌谱广、临床疗效高、毒性低、过敏反应较青霉素少及耐青霉素酶等特点,在临床广泛应用。其中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地嗪具有生物反应调节作用,可增加多核细胞与淋巴细胞的吞噬功能,并使血中CD4计数增加[1]。是唯一的一个能增强免疫功能的头孢菌素。由于与头孢噻肟钠相比价格较昂贵,所以使用率也较头孢噻肟钠低,仅占5.89%。还使用了窄谱抗菌素,如红霉素、阿奇霉素、林可霉素、克拉霉素、甲硝唑、磷霉素等。联合用药多为二联,三联用药大多在二联基础上加雾化吸入或外用等情况。联合用药占8.28%。在口服用药处方中,采用了干混悬剂、咀嚼片等适用于儿童用药的剂型。根据医院感染科提示,我院儿科主要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阴沟肠杆菌、肺炎链球菌等。我院儿科使用抗菌素对这些致病菌都有好的覆盖性,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另外我院为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制订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范》,用药要贯彻有效、质优、价廉、先国产、后进口、先一线、后二线、三线的原则。以上说明我院儿科抗菌药物使用起点低,品种选择比较合理,符合儿科用药原则,即可使用单一抗生素时不联合用药,可用窄谱抗生素者不用广谱,同时还应考虑选用药源充足、价格低廉的有效抗生素。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