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新”时代的产业“新”工人

对于进入“十三五”发展阶段的中国棉纺织工业来说,棉花政策后遗症依旧存在,行业面临的困难依旧不少。

在供给侧改革的倡导下,行业提升产品品质,弘扬“匠人精神”的愿望越来越强烈,而这一切要求的根本在于人。

毕业论文网   为了促进棉纺行业产品质量不断提高,更加关注民生、关注职工技能提升,创造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2016年中国棉纺织行业将举办细纱职业技能竞赛,近日该项赛事启动仪式于北京召开。

2016年全国纺织行业细纱职业技能竞赛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主办,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承办,魏桥纺织股份有限公司、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协办。

出席大赛启动签约仪式的领导嘉宾有: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徐文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纪委书记、人事部主任王久新,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人事部副主任、纺织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主任孙晓音,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副会长郑洁雯,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李杰,山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调研员孙瑾,山东省纺织工业协会行业管理处副处长楚勇,山东省服装行业协会产业部主任兼培训部主任马荣健,魏桥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晓芸,魏桥纺织股份有限公司科长孙蕾,中国纺织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石廷洪,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市场部总经理孙越。

基础产业 求卓越   棉纺织行业是我国纺织行业的重要基础性产业,棉纺织企业生产的纱、布产品性能与质量,直接影响着印染、针织、家纺、服装等下游行业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统计测算,2015年我国纱产量1843万吨,布产量585亿米,全年各类纯化纤纱、混纺纱比重呈上升趋势,为我国纺织工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因此棉纺行业自身的产业提升对于整个纺织行业来说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与此同时作为基础性产业,棉纺产业的发展历史悠久,成熟度较高,而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作为基础性产业,棉纺也在不断追求卓越,而追求卓越最终需要落在人才

作为重要的承办方代表之一,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副会长郑洁雯在介绍大赛筹备情况时表示:“‘十二五’期间,我国棉纺织企业积极转型升级,稳步发展,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5年棉纺织生产企业8000余家,从业人员约250万人。

棉纺织行业的诸多工序中,细纱工序是纺纱生产中最重要的工序之一。

据估算,目前我国纺纱从业人员约占全部从业人员的一半,其中细纱工职工人数约占纺纱从业人员的三分之一,是纺纱厂的主要和重要职业工种。

”   郑洁雯说:“希望通过举办全国性职工职业技能比赛,可以为生产一线的职工搭建操作技能交流的平台,总结好的操作方法,促进整个行业操作技术水平的提高,最终提高产品质量。

同时也使企业管理者更加重视操作管理工作,培养更多的技术能手,激发广大职工学习技能、提高技艺,提高岗位操作技术创新能力的积极性,从而在全行业形成崇尚知识、崇尚人才、崇尚创新的良好氛围。

”   与时俱进 促升级   在行业内开展技能比武除了助推企业人才培养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要借助大赛明确新时代背景下对于产业工人的新要求。

郑洁雯表示:“随着我国纺织行业改革的深入发展,企业性质及生产组织形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棉纺织企业细纱操作工的基础理论水平参差不齐,操作熟练程度差异较大,熟练操作工数量严重不足,全能型操作工比重不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棉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对于目前细纱工的技能要求需要有新的标准。

记者了解到,棉纺行业细纱技能大赛自2003年以来已经举办过两届,大赛对于提高职工技能水平起到了很好地促进作用。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人事部副主任、纺织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主任孙晓音在启动仪式上表示:“今年的全国纺织行业细纱职业技能竞赛已列入人社部2016年中国技能大赛的国家二类比赛项目,将会下设专门的组织办公室进行近半年以上的组织活动安排。

”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徐文英在会上表示:细纱大赛中国纺织工业历史最悠久的职业技能大赛,是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纺织工业举办的第一个全行业职业技能大赛

徐文英说:“在即将发布的中国纺织工业‘十三五’规划中提出了人才建设的目标,其中强调了两类人才的培养,一个是科技人才,另外一个就是技能人才

全国纺织行业细纱职业技能竞赛对于纺织工业人才供给、优化人才结构具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大赛无论是对企业人才建设还是职工个人成长都具有着积极意义。

”   大佬联袂 育人才   作为全国棉纺织行业内具有重要意义的职业技能竞赛,本次大赛得到了魏桥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和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

魏桥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晓芸在会上表示:魏桥作为世界最大的棉纺织产品制造商,一直以来非常重视人才队伍的建设,并且魏桥的职工也在多个全国技能竞赛中取得许多优异的成绩。

王晓芸说:“高技能人才是保障公司高效运营的基石,近年来公司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通过统筹规划、加强培训;完善机制,加强管理;营造氛围,加强实践;突出典型,加强宣传;取长补短,加强交流等措施全力打造高技能人才专业队伍。

对于举办此次大赛集团领导给予了充分重视,魏桥纺织公司具有丰富的协办大赛的经验,有信心也有能力协办好本次大赛

”   作为另外一家支持单位,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棉纺机械制造商中的龙头企业。

一直以来致力于打造“无人工厂”的经纬纺机如何看待“人机关系”呢?在会上,本刊记者就此问题对中国纺织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石廷洪进行了提问,石廷洪表示:“无论装备技术如何发展,都离不开人。

经纬纺机的目标是做‘无人工厂’没有错,但是,无人工厂,并不是一个人也没有,只是对人的要求有了变化,二者并无矛盾。

”   石廷洪说:“比如我们最新推出的智能纺纱系统,它对我们细纱工的要求不仅仅是要熟悉过去操作的技术技能,对信息化、自动化等这些方面的知识都有了新的要求。

智能纺纱系统一方面解放了细纱工的体力劳动,另一方面对于工人的创新操作方法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只有“人机匹配”才能够生产出一流的精品,二者缺一不可。

经纬纺机的细纱机代表了国产细纱机的较高水平,对于优秀操作工人的要求,石廷洪表示:“在技能之外首先是要有敬业的精神,第二应该有创新的思维,不能简单地重复,只是完成基本的任务,要把自己作为万众创新里的重要环节,根据现场的生产情况、设备运行情况、效率情况、质量情况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把自己融入到企业的创新发张过程当中。

这才是一个优秀的细纱工应该具备的新的要求。

”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纪委书记、人事部主任王久新也在会上强调了优秀从业者责任心的重要性。

王久新说:“本次技术比武,并不仅仅是比手艺、比技术,更重要的是要在行业里营造提高责任心的人才培养氛围。

如果每一个操作工人对于车间的每一个环节都能高度负责,那么生产出的产品一定是有保障的优质产品。

毕竟有些质量问题是依靠机器解决不了的。

同样的设备在不同的企业,而不同的操作工手里出来的产品也会有质的不同。

”   启动仪式最后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副会长郑洁雯,魏桥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晓芸,中国纺织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石廷洪代表三方就大赛合作进行了签约。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