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独特的“餐桌教育”

中国有句古话:“食不言,寝不语。

”然而在英国餐桌都被当成了“课堂”。

不过他们在这种“课堂”上讲的是另一层面的“课”。

毕业论文网   英国人对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视的。

年轻男女在结婚前到相关部门登记时,必须如实在结婚申请书上填写各自的学历,那种没有学历或学历不够的年轻人会被“叫停”!因为英国人认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没有受过良好教育或足够教育的父母是无法承担起教育下一代的重任的。

孩子出生后,家长便把家庭教育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英国人家教抓得很紧,可谓“无孔不入”,就连餐桌都成了父母教育孩子的家庭课堂,而且形成了一种社会传统。

餐桌教育”内容主要分为三方面:一是进餐礼仪,二是进餐习惯,三是环保意识。

英国孩子从开始与大人一起上餐桌进餐时起,家长就开始向孩子传授进餐礼仪,像如何喝粥、如何吃西餐、如何与客人同桌进餐,先吃哪道菜以及进餐时的穿着、如何与同桌客人交谈等。

英国人一向以“绅士”著称,所以他们对“进餐礼仪”非常看重。

在他们看来,一个“无礼”的孩子,既是个人学养不够、家教缺乏的表现,也说明其难以在社会上立足,长大后更不会有所成就。

有些家庭还特地请来当地有名的教师,对孩子进行餐桌礼仪教育

所以,英国孩子从一周岁左右开始,就懂得了如何餐桌上像绅士一样进餐如何帮助家长摆放餐具如何体面地与客人同桌进餐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进餐习惯。

为此,英国家长们把“进餐习惯”纳入了“餐桌教育”的内容。

他们从孩子坐上餐桌的那天起,便鼓励孩子自己夹菜、自己进食。

家长认为,孩子“自食其力”,有助于孩子独立人格的形成,这对于孩子将来走上社会上能“独当一面”、自食其力是一个不小的启蒙和帮助。

很多孩子有偏食、挑食的坏习惯,英国家长决不纵容孩子这些毛病,他们不仅给孩子讲解每道菜的营养、味道,让他们懂得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和摄入更多的营养,而且还“亲口”给孩子进餐的示范,从而改变孩子任性、自私的习惯。

英国家长还非常重视对孩子的“环保意识”教育,他们把餐桌当成了环保教育的生活课堂

餐桌上,家长们会教孩子区别哪些餐具是“环保餐具”,哪些塑料袋可能成为污染环境的“永久垃圾”。

英国家长孩子一般都拒绝使用一次性餐具,而且也拒绝购进那些带塑料包装的食品。

厨房里产生的垃圾,孩子们也都会按照家长的要求进行分类。

另外,在餐桌上,家长也会对孩子进行节水、节能方面的教育,使孩子们从小就养成爱节约的良好习惯。

寻常的餐桌,成了英国人见缝插针的家教课堂

(摘自《天津日报》)。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