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海外投资要走亲民路线

未来中国战略性投资,不应重蹈在利比亚的覆辙。

毕业论文网      在战略性产业,如石油、钢铁、能源等领域,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一般都以国有企业为主。

平心而论,中国的这种海外战略,是非常必要的。

作为后发国家中国在全球主流产业中,已经失去了与发达国家竞争的先机。

而能源、原材料等基础产业领域,由于这些产业存在地域、国家战略与政治亲疏的影响,中国反可以利用其在广大后发国家的巨大影响力,获得此等产业的发言权。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这些与国家战略息息相关的领域,中国向来是得天独厚,在亚非拉进行了数额巨大的石油、钢铁、铁路等领域的投资,但是,随着一些区域局势出现动荡,在战略性产业方面,中国的海外投资也开始显现危机。

本次中东政治动荡,对于中国战略性行业的海外投资,造成了相当大的影响。

几乎在所有发生争执骚乱的国家,中资企业,都遭遇冲击。

最典型的是本次苏丹分治。

本月,苏丹通过公投,总统承认南方独立,而南方马上将成为一个独立国家

这对中国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中国在建设苏丹石油产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1996年,中石油收购了苏丹利润最大的石油开采权的40%的权益。

中国还帮助建设了一家炼油厂、数个出口码头和将苏丹石油北输至位于该国东北海岸的苏丹港的输油管道。

中国企业现在持有苏丹石油业约40%的权益。

如果苏丹分离已成定局,中国苏丹的商业利益,也将被分割:苏丹约80%的石油位于南部,但用来将石油运往海外的港口却位于北部,石油输送由一条连接南北的输油管道完成。

作为苏丹最大的外资来源国,中国将不得不面对南北苏丹的分歧。

利比亚中国石油投资,至少有数十亿美元,再加上铁路交通等领域,更是投资庞大。

但是,本次利比亚政治动荡中,中国企业成为在利比亚遭遇严重冲击的目标之一。

苏丹问题只是一个开始,中国亚非拉的广泛投资,都将因为当地政治局势的变化,而变得充满风险。

中国一向奉行不干涉他国内政的原则,投资国的政治风云变幻,既非中国投资者所能控制,中国也历来不愿意参与其中。

由于投资的行业,都是涉及到所在国经济安全的,所以,中国不得不与当政者建立比较亲密的联系,否则就不可能进入战略性行业。

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在国外的战略性行业投资,往往采取“官官联合”的模式,即中国的巨型国有企业,与国外政府之间合作,将获得投资国政府的支持,作为最过硬的通行证。

而这种模式的风险就在于,很多国家,并非政府能够控制一切,或者,一旦出现政治动荡,特别是反对势力的崛起,中国的国有企业,将不得不重新面临调整,甚至是部分投资付之东流。

据新华社的报道,本次利比亚事件受到冲击最大的外国企业,就是中国和韩国企业,而这两个国家企业,都有浓厚的政商结盟的传统,由此,当投资所在国政治势力发生变化时,新起势力,很容易仇视这些企业

本次中国利比亚的所有侨民全部撤离,亦即等于在利比亚的所有投资,将阶段性结束,未来是等利比亚政局稳定之后重启合作,还是彻底报废,都有待观察,但起码短期损失已是难以挽回了。

未来中国战略性投资,不应重蹈在利比亚的覆辙。

此外,亚非拉国家,虽然很多是中国的友好国家,但是,其国家治理模式,却并非与中国一样,很多国有企业巨头,往往迷恋“中国特色”的企业管理模式,结果却在投资所在国碰壁。

看来,在关系他国经济命脉的战略性行业,中国不仅需要尊重他国政府,更需要尊重他国人民。

作者系长江商学院前高级研究员。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