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逍遥汤治疗肝郁脾虚型亚健康失眠述要

摘 要:肝郁脾虚亚健康失眠临床较常见。笔者从病因病机、治疗方法、健康逍遥汤的药物组成及其功效主治、典型病案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应用健康逍遥治疗肝郁脾虚亚健康失眠临床经验。 代写论文。

关键词:失眠; 健康逍遥汤; 中医药疗法。

失眠亚健康的突出表现之一,发生率高。参考亚健康失眠的文献资料,拟定其是指排除器质性病变及精神心理疾病因素的经常性的睡眠减少而言,或不易入睡,或寐而易醒,醒后不能再睡,甚至彻夜不眠。由于现代医学理论对亚健康失眠认识的局限性,造成医学界至今没有提出很好的治疗方法,临床上大多使用安眠、镇静、抗焦虑、抗抑郁类药物。由于这些药物具有诸多毒副作用,如近记忆损害、共济失调、戒断反应或依赖成瘾等,大大限制了其临床运用,不为广大患者所长期接受。而中医药对亚健康失眠的认识有着独特的见解,在 “治未病”思想指导下,通过辨证论治,综合调理,恢复协调的生理状态,使人体从“亚健康”状态恢复到健康状态[1—4]。因此中医药干预亚健康失眠为患者所乐于接受,研究也日益广泛深入。张立学[5]等总结得出中医临床上对亚健康失眠的辨证论治多从阴阳气血失调、肝郁气滞、心肝火旺、心肾不交、阴虚火旺、痰火扰心、痰瘀互结、五神失养、脾胃不和等方面着手,运用内服、外贴、针灸、推拿、埋线、压穴、磁疗、理疗等各种治疗方法,均取得较好的疗效,显现出明显的优势。

及早纠正亚健康失眠状态具有重要实际意义。结合本地亚健康失眠临床情况,发现梅州地区多呈现肝郁脾虚型,笔者从疏肝健脾养血安神着手,作为治疗亚健康失眠的切入点,疗效确切。其理论依据及临床方法试述如下。  1.病因病机 《内经》中对人体睡眠的论述,认为睡眠为阴阳消长变化所产生,是机体阳气运行、出入的结果。《灵枢·口问》篇云:“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阴主静,阳主动;阳气衰,阴气盛,则发生睡眠;阳气盛,阴气衰,人即醒觉。这种阴阳盛衰主导睡眠和醒觉的机制,是由人体阳气出入运动来决定的。  随着现代人们生活节奏紧张,学习、工作压力的增大,,容易导致肝气郁结,疏泄无权,气机不畅,而影响人体阴阳之气消长变化,表现于临床则多有情志不遂、抑郁寡欢、多愁善感、胸闷胁胀、善太息等。五行传变方面,心属火,肝属木,肝木能生心火,两者为母子相生关系。心主神志,主管人的精神、意识活动,前人论治失眠多从此,然心主神志之功,必赖于肝主疏泄之用。正常的生理状态下,肝主疏泄能辅助心主神志的功能,疏泄正常,则肝气条达,血气和顺,心神内宁;肝的疏泄功能失调,气机不调而郁滞,心神受扰,神不得归其舍,则人不得卧。再者木郁土壅,肝气郁结则脾气虚弱,而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虚容易引起气血不足,血不养心而影响心的藏神功能,神不守舍则导致失眠,诚如《血证论》说:“寐者,神返舍,息归根之谓也。”。   2.治疗方法 《读医随笔》中有“医者善于调肝,乃善治百病”之说。笔者针对亚健康失眠肝郁脾虚的病机,确立疏肝健脾养血安神为治疗方法。  3.健康逍遥汤  3.1 方剂组成 健康逍遥汤基本方药用柴胡10g, 当归15g, 白芍15g, 白术15g,茯苓15g,生姜3片,香附15g, 郁金15g,酸枣仁25g,远志3g,合欢皮15g,炙甘草6g组成。兼心肝火旺者加龙胆草10g,丹皮10 g,梔子10g,清肝泻火;肝阳上亢者加生龙牡各30g,珍珠母30g,石决明30g,平肝潜阳;气血虚甚者加黄芪30g,阿胶15g烊化,补益气血。  3.2 主治功效 健康逍遥汤主治肝郁脾虚亚健康失眠。方中柴胡、香附、郁金疏肝解郁,调畅气机;当归、白芍养血柔肝,调和肝脾; 白术、茯苓健脾除湿;炙甘草益气补中,缓肝之急;生姜温胃和中;酸枣仁,远志,合欢皮宁心安神。诸药合用,具有疏肝健脾养血安神的功能,切中肝郁脾虚亚健康失眠的证候特征,从而收到确切的疗效。  4. 典型病案  蔡某,女, 35岁, 2009年8月31日初诊。患者失眠月余,加重5天就诊。自诉因岗位变动且工作压力大,近来入睡困难,多梦,严重时彻夜不眠,疲倦乏力,纳差,二便调。经前乳房胀痛,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患者因担心安眠药会影响第2天的工作而要求服用中药调理。中医诊断:失眠。辨证: 肝郁脾虚。治法: 疏肝健脾养血安神。处方:柴胡10g,当归15g,白芍15g,白术15g,茯苓15g,生姜3片,香附15g, 郁金15g,酸枣仁25g,远志3g,合欢皮15g,炙甘草6g。服药2剂睡眠改善,入睡较前快,睡眠时间延长3小时,诸症明显好转。共连续服用20余剂,随访半年未再出现失眠。 论文网。

参考文献[1]王霞,黄险峰.“治未病”思想在亚健康防治中的应用[J] .中国医学创新,2009,6(2):83—84[2] 于泱,李权超。亚健康的研究现状及防治策略[J].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08,1O(4):314—315[3]程绍民,丁成华,章文春.从肾.脾.肝三脏略述中医对亚健康状态的认识与调治[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19(5):2[4]何文莉.逍遥散加减治疗亚健康状态50例[J]. 新中医, 2008, 4O(10):79[5]张立学,程志清,何金彩.亚健康失眠状态的中医药研究进展[J].新中医,2008,4O(12): 115—117。

毕业论文。

4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