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石东,一部永远在快进的电影_快进人生的电影

雷石东说,他总是相信一点,所有的事情都是可能的,在你的人生当中,不管从哪里开始,不管有多么微薄的能   力,只要你努力,只要你有毅力。

所以,他能够做到,80岁,仍然作为一个开始。

硝烟弥漫的“战场”      雷石东家本来姓洛斯坦,一个典型的犹太姓氏。

1940年,年轻的萨默17岁那年,家庭改了姓氏,也许是纳粹阴云密布,人们对未来惶惶,不知道犹太人会遭到怎样的命运。

雷石东大学毕业后,二战战事方酣。

聪明、努力、成绩好的雷石东由于不凡的才能,被选拔加入特殊智力小组,与一群其他聪明努力的年轻人共同破译日军的电报密码。

结果他成功地破译了日本的外交密码,受到美国军方的两次嘉奖。

雷石东在军队中服役的经历为他得到了军方的隆重推荐信,并得以留在首都华盛顿工作。

之后,他进入乔治城大学修读法律,此后又转入哈佛大学的法学院。

24岁时他获得哈佛大学法学博士学位。

之后又于1947年获得波士顿大学荣誉法学博士。

雷石东似乎在走一条无数犹太青年的典型道路:医生或律师。

他先是在首都华盛顿,然后去了旧金山的司法部工作。

之后,他开业做起了律师。

如果他的律师生涯继续下去,这个世界上可能就多了一个并不很有名的大律师,而不是能使好莱坞发抖的媒体大亨。

可是从业几年以后,雷石东放弃了法律生涯,投向他父亲开办的小型媒体事业:一家小电影院线――东北剧院。

雷石东的工作使公司业务蒸蒸日上。

他把东北剧院改组为“国家娱乐公司”,并买入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二十一世纪福克斯、猎户座电影公司、以及派拉蒙公司的股票。

在1987年通过并不友好的商业策划得到了维亚康姆公司的控制权。

1979年,55岁的雷石东时任国家娱乐有限公司的总裁。

一天,为了参加华纳兄弟电影公司一个部门经理的聚会,他来到了波士顿,入住柯普利酒店。

半夜酒店着火,雷石东的双腿被烧到动脉,双手被烧焦,全身的烧伤面积达45%,几乎要丧命。

医护人员猜测他可能难逃大劫。

由于当时的医疗水平并不高,医生只能从雷石东身上其它没烧伤的地方取皮补到烧焦的地方。

这场大火让他总共经历了六次换肤手术,手术时间总共长达60小时。

每次换绷带时,他都要经历被活剥的痛楚。

他第一次尝到生不如死的滋味。

雷石东说,“人们总是愿意把我的成就与那场大火联系在一起,认为与死亡擦肩而过的遭遇使我对生活有了新的认识,在体会到了生命的可贵之后,我以更大的精力投入到了新的生活之中。

但事实决非如此。

我的个人信念、我的价值观始终不曾改变,那就是追求赢的激情。

这种激情体现了我全部的生命意义。

”不过,“浴火重生”多少也是雷石东的真实写照。

他承认,他的职业生涯中最令人兴奋的事情是发生在那场大火之后。

迟来的辉煌      63岁的时候,雷石东没有像大多数人那样选择在家安度晚年,而是出手收购了维亚康母公司

由此,他的生活更加惊心动魄。

雷石东说:“你不一定非要先接近死亡,然后才能体会到生的可贵。

只要你愿意,生活可以随时开始。

”   1986年,63岁的雷石东把国家娱乐有限公司办成了全美影院行业数一数二的企业,加上在其他传媒公司股票上的投资,雷石东已经积累了5亿美元的财富,他可以享受安逸的晚年生活了。

但是他做出一个让世人惊诧的抉择―――放弃对国家娱乐公司的日常管理,放弃其他一切工作,把全部精力集中在对维亚康母的收购上。

美国媒体不约而同地惊呼:雷石东的火灾后遗症迸发了!因为对华尔街分析师来说,维亚康母的价值只在于它的硬件―――有线电视网,广播台和电视台以及它的节目传输网络。

但是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电影放映商,雷石东却认为,“对于一家传媒公司来说,最重要的是内容。

即使拥有世界上最漂亮的影院,可如果你没有一部热门电影,你的一切努力将白费。

观众们看的不是电视机,而是电视机里的内容。

这是一个真正成长型行业。

”   他说,他没有办法用精确的数字与严谨的推理来证明这样的判断,只是凭直觉告诉自己:买下维亚康母

主意已定,他就要破釜沉舟大干一场。

他与投资银行家和法律顾问一起制定了一个周密的“杠杆收购(LBO)”方案,除了投入国家娱乐有限公司的所有股票和现金外,还安排了20多亿美元的债务融资,与企图进行反收购的维亚康母管理层决一死战。

然而,维亚康母董事会明显偏袒雷石东的竞争对手,他们数次设法把雷石东的标底透露给企图进行反收购的维亚康母公司管理层。

管理层与雷石东在标价上展开惊心动魄的拉锯战,从22.5亿美元、22.8亿美元一直跟到33亿美元

雷石东的每一次投标都被对手化解。

他说,他犹豫了,生平第一次开始担心:如果维亚康母董事会执意不接受他的条件怎么办?如果收不回已经投入的资金怎么办?最重要的是,他还能把价格提高多少?   虽然他的朋友曾规劝他不应该拿自己的一生去冒险。

但是对权力的欲望和追求获胜的激情使得雷石东决定孤注一掷,“我必须要赢!”   34亿美元!他一周之内三次提高标价。

在等待董事会的最终决定时,雷石东的眼睛布满血丝,这是一场耗尽心力的角逐。

他说,当听到维亚康母董事会同意接受他的报价的消息后,他已经接近崩溃的边缘了。

果然,雷石东多支出的7亿美元收购成本很快就在日后的运营中赢了回来。

1987到1993年,维亚康母的市值增加了近10倍,他本人的身价也在7年中由5亿美元升值到55亿美元

雷石东在他的中文自传中写道:“在63岁的时候,我经历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次较量。

我把维亚康母当作自己一生的赌注,而且有信心把这家公司作为一生中成功的见证。

”   尽管入股维亚康母使得雷石东出尽风头,但是雷石东在接受我采访时却说,最让他觉得惊心动魄和难忘的战役是百视达之战,重新进入新的高管人员,创立了新的分成模式,首创的赢利模式都是他值得骄傲的回忆。

1993年,雷石东遇到一个让他怦然心动的发展机遇――兼并派拉蒙电影影业。

但是眼前的障碍只有一个――派拉蒙影业的价格上升到了难以想象的高度。

为了获得足够的现金,雷石东必须先控制世界上最大的录像带出租公司百视达,它拥有罕见的现金流量。

但是,这耗时一年的收购战几乎把雷石东逼入绝境。

先是雷石东在合并百视达之后与该公司的主席兼创始人关系恶化,再加上百视达的最高管理层“身在曹营心在汉”,百视达在策略上多次失误,业绩迅速下滑。

1997年1月,百视达上一财季的数据一公布,一天之内,维亚康母的股价就几乎下降了10%。

于是传媒开始纷纷围攻和质疑雷石东以及维亚康母的信用。

媒体把雷石东形容成狂人、赌棍、说谎者、最蹩脚的合作伙伴等等。

甚至还有媒体怀疑雷石东在火灾中受伤是为了谋取巨额的赔偿费。

有文章还引用一位行业执行官的话:“在我看来,他似乎并不是为获取利润而管理这家公司维亚康母公司),他的唯一目的就是荣耀。

这正是导致该公司股票一路下跌的真正原因……”   雷石东在他的自传中说:“在我看来我仿佛正经历着生命中的第二场大火。

维亚康母的股价很快从63美元狂降到26美元。

如何应战?他的答案是“前往达拉斯,亲自执掌百视达的航舵”。

在经过一番努力后,雷石东力挽颓势,最终反败为胜。

1999年,雷石东继续带领维亚康母以397亿美元收购拥有200多家电视台与180家广播台的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

由于雷石东与CBS的CEO柯迈奇均有着建立全球传媒霸主地位的共同野心,因此,这次收购进行得异常顺利。

合并后的公司还叫维亚康母雷石东担任公司董事长和CEO,而公司总裁与COO(首席运营官)则由柯迈奇出任。

金融家们无法用常理解释雷石东的几次并购战,只能归结于他是一个“疯子”。

雷石东经常称:“我的目标是成为第一。

我希望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第一。

我不是说我能做到,也不是说我应该是,我只是在说我喜欢。

”在雷石东的引领下,派拉蒙公司制作出品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经典影片,这些影片反映出人类共同的情感和心灵深处的共鸣。

1994年,电影《阿甘正传》出品,这部励志片饱含生活的哲理,留给人们深沉的人生思考,弱智但永不放弃的阿甘深深感动了全球观众。

同时,影片中那令人瞠目结舌的电影特效让人充分体验了电影魔术的神奇魅力。

《阿甘正传》也被认为是美国战后最伟大的电影之一。

1995年,《勇敢的心》深深震撼了全世界,这部恢宏的史诗巨片充满了崇高与悲壮之美,那种为正义自由而浴血奋斗的献身精神又一次让观众感受到电影艺术的崇高魅力。

1997年,《泰坦尼克号》中浪漫的苏格兰风笛,危难中人性的光辉,与一段生死与共的不渝爱情,带给全世界一次浪漫而凄美的感动,带给人们深深的震撼和长久的共鸣。

《泰坦尼克号》是电影史上最成功的影片之一,在票房价值与艺术享受之间取得了最大的双赢。

其巨大的制作、恢宏的场面,史诗般的悲剧之美和感人至深的爱情,使《泰坦尼克号》成为经典中的经典。

现代版《驯悍记》      他在商业上是精力旺盛,脾气暴躁,野心勃勃的人。

他经常大吼大叫,对下属毫无礼貌,是一个很难共事的人(实际上他也不需要和人共事,只要发出命令)。

他近于暴君式的管理作风让手下苦不堪言,一帮公司的臣子暗暗认为他的荷尔蒙需要平衡――换言之,一次真正的男女关系可能让老板重新找回点人味儿。

雷石东不是没有约会,他从九十年代起就多少约会过其他女人,但是关系都无疾而终,没有女人能打动雷石东,软化他个性的刚硬锋芒。

然而时间证明雷石东并不是坚不可摧的顽石,他遇上了一个比他年轻四十岁的女人玻拉

为了这个女人,他终于与前妻离了婚,并有了一个家。

玻拉的世界本来与雷石东完全没有交集。

她是心脏科医生的女儿,做过梦想中的工作――面点师,却发现她无法应付这种高强度体力劳动。

后来回到学校重新读了教育学学位,成为纽约曼哈顿上东区的一名小学教师。

从此她找到了自己的快乐职业,在这所学校里一教就是十三年。

靠五万美元的年薪,她租住着一居室的小公寓,时常跟朋友们快乐相聚。

她也偶然有约会,但都没找到合适的人。

她的一位朋友的丈夫,是雷石东公司的股票经纪人。

他跟同事斯蒂芬・斯韦特武德无意中提起的时候,嗅觉灵敏的斯韦特武德马上想到把她介绍给老板雷石东:事实上,只要有一丝一毫可能的女人,他们都巴不得马上塞给雷石东,巴望人间的一点柔情能把雷石东向普通人的方向拉近。

而且,斯韦特武德想,能与亿万富翁约会,还不是所有女人的梦想。

可是斯韦特武德猜错了。

他打电话给玻拉的时候,玻拉淡淡的,完全不感兴趣。

事实上玻拉根本不知道他是谁,需要纸笔记下来才确定没有拼错这位好莱坞大腕的名字。

斯韦特武德不得不列举雷石东名下的一系列大公司来为老板提高知名度,像晒嫁妆一样,即使如此,玻拉也只犹豫着答应下第一次约会

雷石东玻拉却相当感兴趣,他甚至对这次盲约有点儿紧张。

因为玻拉完全不是“圈内人”,他反而真的要做点什么引起她的注意才行。

再说,他一向尊重教育工作者。

另外,雷石东也无法想象,一个女人在纽约年入五万美元,是怎么生活的。

约会在曼哈顿中城的一间餐馆,雷石东很注意地观察了玻拉一番,认为她外表不错,谈吐也相当有意思。

另一方面,玻拉雷石东印象也甚好,认为他风度翩翩,是个真正的绅士,而且真的有耐心倾听她的谈吐。

玻拉在纽约已经很久没遇上过这样的男人了。

雷石东第二天就打电话给玻拉,约她一起出席某个他圈内的晚会。

玻拉说,不可以。

雷石东几乎恼怒起来:你在扮矜持吗?玻拉说,不是的,今天晚上有家长会,这是我的责任。

雷石东马上放松下来:那么开完家长会我来接你。

雷石东玻拉的感情突飞猛进,然而玻拉拒绝放弃她的职业:小学教师。

她不会因为雷石东的要求耽误一天孩子们的课业,而雷石东想要玻拉在他空闲的每一点时间陪伴着他。

于是每周五下午,雷石东的豪华轿车便到玻拉的学校远远地等她,待玻拉下班后,接了她一起去飞机场,搭私人飞机前往洛杉矶。

在那里,玻拉批改作业,雷石东做他的工作,然后晚上一起与雷石东在好莱坞的朋友或同事吃饭,或出席好莱坞明星们的派对。

自从结识了玻拉雷石东性情大变,下属们都觉得与老板们相处时那根绷紧的弦可以暗暗调松不少。

玻拉有时像一个小学教师一样对雷石东,甚至直接告诫他要注意语言礼貌。

雷石东与前妻分居达十数年之久,与玻拉自结识起,就不愿分开哪怕一天。

因为认识了玻拉雷石东正式启动了与前妻离婚的法律程序。

据说,雷石东付出了数以千万计的离婚赡养费。

传媒大亨重新结婚的消息,还是迅速地在圈内传开了。

婚后雷石东忽然感受到家庭生活的必要性,于是在比弗利园买了房子。

在新家里,雷石东养了好几大缸的宠物鱼――他生活中唯一的爱好。

历程评述:   也许,论创意能力,雷石东比不上迪斯尼的迈克尔・艾斯纳;论冒险精神,他好像与传媒巨子鲁佩特・默多克也有差距;论个人魅力,雷石东可能不及GE的杰克・韦尔奇。

但是,我相信他的传奇与激情却有过之而无不及。

笔者无法在短短的一篇文章中述尽这个“企业领袖中的领袖”(《福布斯》杂志语)的传奇人生。

因为他的一生经历就像是一部永远在快进电影,你必须每时每刻睁大眼睛关注它的进展,才不致于落下精彩的情节。

对权力的欲望和对成就感的追求,交融在一种永不消逝的赢的激情中,构成了贯穿整部电影的主线……。

4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