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奇霉素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分析和预防

【摘要】目的分析阿奇霉素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减少或减轻不良反应的发生,指导临床安全用药

方法随机选取门诊注射阿奇霉素的173例病例进行观察分析,并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在所有使用阿奇霉素病例中,主要的不良反应是胃肠道反应,少数有皮疹、局部疼痛、神经系统损害、循环系统损害等,而且不同的注射量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率也会不一样。

结论给患者注射阿奇霉素后,应注意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合理使用,减少或减轻不良反应的发生,一旦出现,应积极处理,必要时停用,确保用药安全。

【关键词】阿奇霉素注射不良反应预防 阿奇霉素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它具有较高的生物利用度、组织选择性和细胞渗透性,它可以与敏感微生物的50s核糖体的亚单位结合,从而干扰其蛋白质的合成,抗菌谱效应较广,具有良好的抗生素后效应,血浆蛋白结合率低,半衰期长达35一48小时,每日仅需给药一次,被广泛应用于由肺炎衣原体、流感嗜血杆菌等一些细菌引起的呼吸、泌尿生殖等系统的感染[1]。

虽然阿奇霉素在临床上应用很广,但随着阿奇霉素的广泛应用,其不良反应也随之增加或被发现。

本文对我院2009年6月至2011年4月门诊注射阿奇霉素的173例病例进行了观察分析,总结了阿奇霉素产生的不良反应及防治措施,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09年6月至2011年4月门诊注射阿奇霉素的173例患者,年龄最小的1岁,最大的82岁,平均年龄为25.6岁,173例患者中男92例,占53.2%,女性81例,占46.8%;小于8岁者36例,占20.8%,8~14岁23例,占13.3%,14~34岁82例,占47.4例,34~67岁为32例,占18.5%。

以往有药物过敏史患者有16例,其余患者均无药物过敏史过敏史不详。

1.2用药方法 均选用阿奇霉素粉剂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最终阿奇霉素浓度为1.0—2.0mg/ml.根据患者的年龄和对阿奇霉素的反应情况调节滴速,一般儿童的滴速宜慢,年龄较大者可适当加快。

2结果 在173例使用阿奇霉素病例中,大多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胃肠道反应,有少数出现过敏反应、局部疼痛等(详见表一)。

另外,不同的注射量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率也不一样。

表一.173例注射阿奇霉素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