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区块链技术防范票据业务风险的研究

摘要:区块技术作为一项新兴技术防范票据业务风险提供了通过去中心化和去信任的方式集体维护一个可靠数据库的技术方案。

区块技术具有去中心化、去信任、时间戳、非对称加密、智能合约等特点和优势,能够有效防范票据业务处理中存在的人工操作、信用等风险

而且,区块技术具有成本较低,风险较小,数据完整,信息透明,智能化管理和监控等特点,这对提交票据业务监管效率,降低监管成本,有效防范票据业务风险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下载论文网 关键词:区块票据业务 国开行 风险防范   中图分类号:F832.2 文献标识码:A   1 背景   2016年5月,银监会发布了《关于票据业务风险提示的通知》,列举了当前票据业务涉及的风险点,提出针对性的业务监管要求,风险点包括办理无真实贸易背景的票据贴现、贷款与贴现相互腾挪,掩盖信用风险等问题,本论文认真调研国内外同业情况,研究利用信息技术防范票据业务风险,并结合国开行自身情况,从技术角度研究有效防范票据业务风险的方案。

当前国内部分金融机构正在进行区块技术的研究及区块技术金融领域落地的论证,但他们中的大多数仍处于探索阶段,即便有区块链在个别金融业务场景落地,但尚未形成比较成熟的业务场景解决方案。

针对区块链在票据业务风险防范领域的应用,目前有部分银行在开始研究,但是都未实现落地;国外个别金融机构虽然已经实现了区块链在金融领域的成型应用,但在票据领域的区块应用尚未实现。

民生银行在2016年11月宣布加入R3区块链联盟。

寻求与国际大型金融机构的合作机会、学习并探索区块链分布式账簿技术业务模式。

另外,民生银行搭建了区块链云平台,对区块链共识算法、智能合约、交易记账、数据传输、智能钱包、去中心化应用等进行深入研究。

微?银行联合万向区块链和矩阵元完成了“区块链开源技术平台”的研发。

解决数据一致性、安全性、防欺诈等需求。

隐私保护,身份匿名但监管方可跟踪用户,数据保护采用智能合约加密法、零知识证明、细粒度权限控制,用于证明加密数据正确性,分级控制对于加密数据的访问。

可信信息管理,允许智能合约接纳资产价格、货币汇率、股票指数等市场信息,让智能合约能够采用实时的市场数据,自动执行交易。

但是这个平台只是在联合贷款的备付金管理及对账交易场景下应用,还没有形成成熟的业务场景解决方案。

日本瑞穗银行完成了跨境证券结算区块链试验。

该实验成功生成包含交易信息区块,并将这些区块按照时间顺序链接成了区块链,变成不能被篡改的信息

由于这些信息可以在多个公司之间共享,因此合作伙伴证实它可以缩短交易处理时间。

国外个别金融机构虽然已经实现了区块链在金融领域的成型应用,但是在票据领域真正意义上的区块应用尚未实现。

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是为缓解自身资金周转困难,企业可能会通过签发虚假贸易合同套取银行承兑汇票票据

由于企业不能提供真实的贸易合同和增值税发票,如果银行没有查出虚假贸易,而为此类票据办理了贴现,贴现行就不能到其他金融机构办理转贴现,也不能在央行办理再贴现,贴现行就会面临资金周转问题。

本论文需要解决在这种条件下如何利用区块技术防范无真实贸易背景的票据贴现业务风险

解决途径简要概括如下:国开行办理纸质或者电子银行承兑汇票时,可以把企业的贸易合同和增值税发票信息发布在区块链上,利用区块链公开透明、不可篡改等特点可以辨别虚假贸易合同或者发票信息防范风险

二是目前银行业不良贷款率已经高企,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银行通过违规操作签发承兑汇票,可能掩盖信用风险,使监管部门对系统性风险的控制变得越来越难。

本论文需要解决在这种条件下如何识别和拦截风险票据防范票据业务中掩盖信用风险的问题。

解决途径简要概括如下:国开行办理纸质银行承兑汇票时,可以通过区块技术获取全国风险票据信息,进而可以识别和拦截风险票据,使不法分子无法违规操作,防范风险

3 研究目标   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的战略部署,根据银监会发布的《关于票据业务风险提示的通知》要求,并结合开发银行自身业务特点,研究如何利用区块技术防范票据业务风险,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利用区块链公开透明和不可篡改等特点防范票据业务中无真实贸易背景的票据贴现、掩盖信用风险风险问题。

具体目标和内容如下:   探索区块技术在我国金融领域的应用场景,切实发挥区块技术防范业务风险、简化业务流程、降低成本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助力开发银行以更加安全、可靠、便捷的方式服务我国实体经济发展。

以国家开发银行票据业务为突破口,实现区块技术在国家开发银行票据风险防范领域落地。

通过引入区块链等前沿科学技术手段,验证区块技术票据金融领域的应用防范票据业务风险给国家开发银行带来的经济损失,简化业务流程,降低成本,让国家开发银行票据业务运行更加安全,高效、便捷。

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推进银行业对区块技术的深入探索,例如区块链在其他金融领域应用的研究,建立健全面向银行业的标准规范,探索新技术、新机制,积累实践经验,为金融行业逐步应用区块技术创造良好的条件。

4 解决方案   一是解决通过签发虚假贸易合同套取银行承兑汇票票据问题。

区块链网络中每一个参与者都被视作一个节点,任何一个节点发起一个交易,都会将交易信息传递到区块链网络中的每一个节点。

区块链网络中所有的节点都保存了全部历史账户信息及交易信息,所有节点上的账本内容都能准确更新并验证每一笔的交易的一致性。

所有的信息都安全、透明,不可篡改。

由于区块链具有不可篡改和公开透明的特性,如果有人进行虚假交易,它的节点信息将不能和网络其他的节点达成共识,虚假账本内容与大多数账本内容将无法达成一致,故不会被认可。

区块链下,虚假贸易合同将无处遁形。

例如国开行如果签发纸质或者电子银行承兑汇票,可以把企业的贸易合同和增值税发票信息发布在区块链上,如果企业心怀鬼胎,虚构贸易合同或者虚假签发增值税发票。

那么这个贸易合同信息和增值税发票信息将无法和系统其他用户的账本信息相匹配,这个伪造的虚假合同便无法成立。

二是解决违规操作承兑汇票掩盖信用风险问题。

作为一种新型的去中心化协议,区块链上的信息不可随意更改或伪造,因而提供了无须信任积累的信用建立模式。

我们可以把区块链理解为一个账本,人们只需加入一个公开透明的数据库,通过点对点的记账、数据传输、认证或合约来达成信用共识,而不再借助任何第三方。

这个公开透明的数据库包括了过去所有的交易记录、历史数据及其他相关信息,这些信息安全地分布式存储在一串使用密码学方法产生的区块中,而从创始区块连接到当前区块,就形成了区块链。

根据区块链的上述特性,我们可以通过区块技术获取所有的交易记录和历史数据信息解决违规操作承兑汇票掩盖信用风险问题,例如如果国开行办理纸质银行承兑汇票,可以通过区块技术获取全国风险票据信息,进而可以通过系统识别和拦截风险票据,使不法分子无法违规操作风险票据防范风险

相对于传统技术区块技术的最大创新之处是提供了一种去中心化的信用创造方式。

通过?、用一套基于共识的数学算法,在机器之间建立了“信任”网络。

目前互联网对中心服务器存在较大的依赖,区块技术摆脱了这种依赖,通过数据区块使得所有交易都能够实时显示在全球共享的区块链网络上,区块链网络里每一用户都能实现随时随地访问查看相关信息,从而解决了网络节点之间的信任问题。

票据集中了交易、支付、清算、信用等诸多金融属性,规模较大,参与方较多,且业务场景较为复杂,因此被业界认为是区块链的一个非常好的应用场景。

票据业务可以通过利用区块技术公开、透明、不可篡改特点解决通过签发虚假贸易合同套取银行承兑汇票票据问题,而且,票据业务也可以利用区块技术无须信用积累、信息安全共享的特点解决违规操作承兑汇票掩盖信用风险问题。

区块技术是一种标准化的数据层协议,区块票据就相当于基于这种标准协议构建的一种应用场景,因此一旦区块票据成功使用,其基础的服务协议就已经搭建完毕,除票据外,在应用层还可适用债券、股权、外汇、纸黄金等多项金融产品,我们要做的就只是将应用场景和共识规则做适当的修改和调整。

因此,区块票据建立健全面向银行业的标准规范,为探索新技术和新机制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为金融行业逐步应用区块技术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中国银行业协会.普华永道. 2014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15.   [2] 蒋润祥.魏长江.区块链的应用进展与价值探讨[J].甘肃金融,2016(2):19— 21.   [3] 黄洁华,高灵超,许玉壮,白晓敏,胡凯.众筹区块链上的智能合约设计[J].信息安全研究,2017(3):211— 213.   [4] 关莉莉.基于区块技术的信用应用设想[J].信息与电脑,2016(6):168— 169.   [5] 赵赫.李晓风.占礼葵.吴仲城.基于区块技术的采样机器人数据保护方法[J].华中科技大学年报(自然科学版),2015(Z1): 216— 218.   [6] 张健.区块链:定义未来金融与经济新格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   [7] 赵大伟.区块技术在产品众筹行业的应用研究.吉林金融研究[J]. 2017(4):1— 3.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