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数学与中学数学的衔接问题

摘 要:随着我国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标准对中学数学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进行了调整,而大学数学却没有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做出相应的调整,使大学数学与中学数学衔接上出现了脱节。本文主要分析了大学数学和中学数学衔接上所产生的问题,并对大学数学和中学数学衔接问题提出相应的策略,以期实现两个阶段数学学习的有效衔接

关键词:大学数学 中学数学 衔接

数学教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大学和中学虽为两个相对独立的阶段,但在教学内容之间上有着密切联系。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中学数学内容和模式产生了较大的变化,而大学数学仍沿袭着陈旧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导致大学数学与中学数学教育在衔接上发生了脱节。

一、中学数学大学数学内容的对比分析。

中学数学可以概括为常量数学,它所研究的对象主要包括平面或空间的直线、简单的曲线以及一些常量关系,相对简单易懂,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新课改后,中学数学教材的内容采用螺旋式上升结构,分为必修和选修的内容,规定了数学学科由若干模块组成,而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反应学科内容的逻辑联系[1]。与此相反,大学数学属于变量数学,研究的是抽象、广泛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概念非常抽象,不容易被学生理解,而且现行的教学内容仍旧延用以往的教材,没有随着中学新课改的实施而做相应的调整,使得大学数学与中学数学教学衔接上产生了许多问题。

二、大学数学与中学数学衔接上产生的问题。

在现代教育教学中,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内容上呈螺旋式上升的结构,前一阶段的学习会直接影响着后一阶段的学习[2]。新课改让中学数学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发生了重大变化,而大学数学教育还没有对新课改做出相应的调整,这必势导致大学数学和中学数学衔接上产生出一些问题。

1.教学内容的脱节。

新课改后,中学数学的课程内容产生了较大的变化,部分大学数学的课程内容被引入到中学教学中。由于大学教师对变化后的中学数学内容没有及时的了解,两者之间设置和教学目标有所不同,许多大学数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中出现了许多应当重视的学习内容却未深化学习、基础知识内容又重复教学,甚至还有部分教学内容产生不一致等问题[3]。大学与中学在数学教学衔接上的脱节导致了学生学习的连贯性受到影响,学习难度大大增加。

2.教学方式的变化。

中学数学大学数学教学方式存在着很大差异,在中学阶段,数学教学内容相对。

系统,课程安排较多,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也比较多,教师学生学习情况能够很好的了解,因此教学效果比较明显。在大学阶段,数学的课程安排减少,但课程内容却未减少,教师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向学生讲授大量的知识点,因此与学生交流和互动的环节减少,导致教师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也不了解。

3.学习方法的不同。

数学学习方法在中学和大学阶段也有很大差异。在中学数学学习过程中,数学学习主要是依靠教师的课堂授课为主,课后练习为辅,即使新课改后强调了教学学生为主,但大部分的学校出于高考的压力,学生学习方法还是以课堂授课和练习为主,学生教师的依赖性还是比较强。而大学数学却完全不同,有限的课堂授课时间、过多的授课内容,让学生很难仅仅通过课堂学习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学生还需要在课后自主学习,做大量的功课巩固以掌握知识教师只能给学生加以指点。自主学习大学数学主要的学习方式,中学生进入大学一时很难适应这样的方式。

三、大学数学与中学数学衔接的策略。

1.对教材内容进行有效的衔接

教材是教师教学学生自学的主要知识来源,也是实现教学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新课改后,中学数学的教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学数学也应该结合中学的教材进一步的修改与完善。当今大学数学教育应更加注重学生知识链的完整和基础知识的牢固,因此,在大学数学教材的编制上,首先要对内容进行调整,删除部分中学阶段已学的知识,减少教学内容的重复,加入更多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知识;其次,大学数学教材要全面把握中学和大学知识体系,保证教材内容的连贯性,发现现有知识链的断点,增加缺失的内容;最后,根据专业的实际需求来设置相应的选修模块,用来缓和大学数学课时少而内容多的矛盾,让学生直接学习更多与专业相关的数学知识

2.对教学方法进行有效的衔接

新课改的要点之一是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是对中学数学大学数学教学的基本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越来越多,应用现代科技手段可以对大学数学教学进行各方面的改进,针对现行教育模式制定有效的教学方法。同时,新时代的教师要不断的学习学习先进的国际教育理念为教学服务;要加强师生的交流和沟通,使教学信息及时得到反馈和改进;要积极探索和实践现代教育教学方法,做好前后教学阶段的有效衔接,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3.对学习方法进行有效的衔接

大学数学和中学数学学习方法是不一样的,因此,大学数学教师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扮演好领路人的角色,对初入大学尚未适应大学数学学习方法的学生应及时进行交流,主动向学生介绍大学数学学习方法,让学生明白大学数学教育的目的,让学生及时转变中学时期的观念和学习数学的方法。在课堂授课过程中向学生讲授完整的知识体系,引导学生了解大学数学的整个课程体系、课程内容以及与中学数学课程体系衔接上的关系;正确引导学生数学的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能力的体会,培养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总结的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结语。

数学教育是一个连续的、系统的过程,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大学数学与中学数学的有效衔接要靠教材内容的编制、教学方式的改变和学习方法的更新来完成。因此,大学数学与中学数学衔接问题应该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不断加强研究,完善数学教育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终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才能保障学生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常娟,杜迎雪,刘林.大学数学与高中数学教学衔接问题[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30)—2.

[3]黄进贯.大学数学与高中数学教学衔接问题探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4,17.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