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原市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的思考

【摘 要】设施农业是通过采用现代化农业工程和机械技术,改变自然环境,为动、植物生产提供相对可控制甚至最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水肥和气候等环境条件,而在一定程度上摆脱对自然环境的依赖进行有效生产的农业

它具有高投入、高技术含量、高品质、高产量和高效益等特点,是最具活力的现代新农业,其发达程度成为体现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本文针对固原市设施农业发展进行了初步阐述。

【关键词】设施农业 固原市 发展规划      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三次固原工作会议提出,要把发展设施农业作为我市今后发展现代化农业、建设新农村的突破口,作为一个避灾、节水、高效的致富产业,精心规划,全力培育,强力推进。

固原市委、政府紧紧围绕“四大产业”发展思路,发挥政府引导与农户的主体和能动作用,按照“因地制宜、政府推动、科技示范、市场引导、群众自愿和集中连片”的原则,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优化区域布局和产品结构,强化配套设施以及技术培训,把设施农业摆在突出位置加快发展

目前我市设施农业有了较快发展,但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本文就如何加快发展我市设施农业提出一点对策建议。

一、发展现状      我市设施农业已由最初的试验示范阶段进入到应用推广阶段,已由最初的单一种植蔬菜发展到目前的蔬菜、水果、畜禽等种养领域,由原先的一家一户分散发展到集中连片建设园区、基地,已基本形成了以设施蔬菜种植和畜禽舍饲养殖为主的设施种养格局。

一是设施种植业有了较快发展

经过近几年的探索和尝试,已培育出了一批成功典型。

如原州区清河镇东红村,头营镇马园村、蒋河村;隆德县联方镇、沙塘镇等已成为全市设施蔬菜发展的“领头雁”,对全市设施蔬菜发展发挥了明显的示范带动作用。

全市已有设施瓜果、蔬菜、食用菌1万亩;集雨水窖15.83万眼,以集雨补灌、覆膜保墒为特征的旱作节水农业面积达到14.2万亩。

二是设施养殖已成为畜牧业发展重要途径之一。

我市本着“生态优先、草畜主导”的基本思路,按照“稳粮、扩经、增草、兴牧”的方针,大力发展养殖业。

2007年,全市共建设标准化圈棚1.17万栋,肉牛饲养规模16.61万户,肉羊饲养规模10.2万户,投放各类饲草料加工机械1.14万台。

建贮草池0.42万个,冷配点261个。

牧业总产值10.6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4.93%。

二、存在的问题      我市设施农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受资金、技术和干旱等条件的制约设施农业发展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是布局分散、规模较小。

相对集中在北部河谷川道区的清河、头营、三营等乡镇。

二是发展资金相对不足。

投资大,银行贷款难,群众自筹难。

三是科技服务滞后,新技术推广仍处于较低的层次,设施农业整体科技含量不高。

四是劳动者素质较低,经营理念落后,对新技术接受能力差。

五是干旱、缺水形势严峻,严重制约设施农业发展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