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法

地下连续施工方法。

1导墙施工

1)导墙形式的确定。

在保证成槽位置的准确性和垂直度方面,导墙施工质量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为了保证导墙的稳定性,导墙采用"┓┏"型现浇钢筋砼,导墙为通长的整体的钢筋混凝土墙,导墙采用C25,导墙的净距大于地下连续墙的设计宽度30~50mm。

2)测量放样。

根据设计图纸提供的坐标计算出地下连续墙中心线角点坐标,计算成果经内部复核无误后进行测放,作好护桩,并报监理进行复核。

导墙模板拆除后,检查导墙的中心线和平整度、垂直度是否符合要求。

导墙施工结束后,在导墙顶面上作出分幅线,并测量出每幅槽段钢筋笼的吊点位置标高,以控制吊筋的长度。

3)沟槽开挖

导墙分段施工,分段长度根据模板长度和规范要求,一般控制在30~50m。导墙开挖前根据测量放样成果,地下连续墙的厚度,实地放样出导墙开挖宽度。在开挖导墙时,若有废弃管线等障碍物必须清除,并严密封堵废弃管线断口,防止其成为泥浆泄漏通道。

4)钢筋施工

导墙沟槽开挖后将导墙中心线引至沟槽中,将预先用方木制作好的底模放入槽内并调整至设计位置,再用自拌低标号砼固定。侧墙模板采用组合钢模板模板采用钢支撑头和钢管支撑加固,支撑的间距2米,模板应加固牢固,严防跑模,并保证轴线和净空的准确,砼浇注前先检查模板的垂直度和中线以及净距是否符合要求。

底模施工结束后绑扎导墙钢筋导墙钢筋设计用Ф12螺纹钢,施工时双向布置,钢筋间距按200×200排列,水平钢筋置于内侧,钢筋施工结束并经"三检"合格后,填写隐蔽工程验收单,报甲方、监理验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浇注采用人工与反铲配合,砼浇注时两边对称交替进行,严防走模。如发生走模,应立即停止砼的浇注,重新加固模板,并纠到设计位置后,方可继续进行浇注导墙之间的接头应与地下连续墙的接头错开。

砼的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间距根据振捣器的有效范围确定,防止振捣不均,同时也要防止在一处过振而发生走模现象。

5)转角处理。

导墙转角处因成槽机的抓斗呈圆弧形,抓斗的宽度为3.1m,同时由于分幅槽宽等原因,为保证地下连续墙成槽时能顺利进行以及转角断面完整,转角处导墙需沿轴线外放不小于0.2m。

6)模板拆除。

导墙砼达到一定强度拆除模板。拆模后应立即再次检查导墙的中心轴线和净空尺寸以及侧墙砼的浇筑质量,立即架设木支撑,支撑上下各一道,呈梅花型布置,间距2.0m。经检查合格后报甲方、监理验收,验收后立即回填,防止导墙内挤。同时在导墙顶翼面上用红油漆作好分幅线并标上幅号。

7)导墙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表4—1质量控制措施。

项目允许偏差项目允许偏差。

内墙面与地下连续墙纵轴平行线度±10mm导墙内墙面平整度3mm。

内外导墙间距±10mm导墙顶面平整度5mm。

导墙内墙面垂直度5‰。

2地下连续施工

1)泥浆配制。

采用膨润土拌制泥浆,使用前应取样进行泥浆配合比试验,以确定最优配合比,泥浆应于开槽前24h制备。

(1)新鲜泥浆基本配合比。

表4—2 新鲜泥浆配合比控制表。

泥浆材料膨润土纯碱CMC清水。

1m3投料量(kg)1104.42.21000。

(2)泥浆的性能指标和技术指标如下表。

表4—3 泥浆质量控制标准。

泥浆性能新配泥浆循环泥浆废弃泥浆检验方法。

粘性土砂性土粘性土砂性土粘性土砂性土。

比重(g/cm3)1.04~1.051.06~1.081.101.151.251.35比重计。

粘度(s)20~2425~3025355060漏斗计。

含砂率(%)3447811洗砂瓶。

PH值8~98~9881414试纸。

2)槽段开挖

(1)槽段的开挖顺序示意图。

图4—5 成槽施工示意图。

(2)成槽垂直度控制。

表4—4 槽段开挖精度控制表。

项目允许偏差检验方法。

槽宽0~+50mm超声波测斜仪。

垂直度0.3%超声波测斜仪。

槽深比设计深度深10~20cm超声波测斜仪。

3)清底换浆。

用挖槽作业的液压抓斗直接挖除槽底沉渣。由于泥浆有一定比重和粘度,土渣在泥浆中沉降会受阻滞,沉到槽底需要一段时间,因而采用沉淀法清底要在成槽结束3小时之后才开始。

4)钢筋笼制作。

钢筋笼应严格根据地下连续墙墙体设计配筋和单元槽段的划分来制作。钢筋笼制作在专门搭设的加工平台上进行。钢筋笼的主筋采用对焊接头,主筋与水平筋采用点焊连接。主筋与水平筋的交叉点除四周、桁架与水平筋相交处及吊点周围全部点焊外其余部分采用50%交错点焊。

地下连续钢筋笼制作质量控制措施。

表4—5 钢筋笼制作质量控制标准。

项目偏差(mm)检查方法。

钢筋笼长度±50钢尺量,每片钢筋网检查上、中、下三处。

钢筋笼宽度±20。

钢筋笼厚度0,-10。

主筋间距±10mm任取一断面,连续量取间距,取平均值作为一点,每片钢筋网上量测四点。

分布筋间距±20mm。

预埋件中心位置±10mm抽查。

5)刷壁。

槽段挖至设计标高后,用特制的刷壁器清刷先行幅接头面上的沉碴或泥皮,上下刷壁的次数应不少於10次,直到刷壁器的毛刷面上无泥为止,确保接头面的新老砼接合紧密。

6)钢筋笼吊放。

钢筋笼起吊采用50T吊机配合150T履带吊一次性整体起吊入槽。目前车站最大钢筋笼重量32t,最长为32m,根据150t及50t吊车起吊参数计算完全能满足施工要求,关于钢筋笼起吊以后有专门的计算专项方案。

图4—6钢筋笼起吊示意图。

(7)水下砼浇筑。

连续墙砼设计强度等级C35,砼的坍落度按规范及水下砼要求,采用200±20mm。

砼浇灌采用龙门架或吊机配合砼导管完成.

水下混凝土浇注示意图。

图4—7 混凝土浇注示意图。

(8)锁口管安放和顶拔。

锁口管钢筋笼下放之前安放,锁口管按设计分幅位置准确就位。

锁口管拔出前,先计算剩在槽中的锁口管底部位置,并结合砼浇灌记录和现场试块情况,在确定底部砼已达到终凝后才能拔出。最后一节锁口管拔出前先用钢筋插试墙体顶部砼有硬感后才能拔出。

5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