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耐庵联考罗贯中|施耐庵简介

施耐庵,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祖籍苏州,35岁中进士,在杭州钱塘做过两年官。

因看不惯官场里黑暗,不愿逢迎权贵,便弃官在家,一边教书,一边写《水浒传》。

这天,施耐庵正在书房读书,忽听家人说,外边有个少年求见。

施耐庵走出去一看,只见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正站在门外的荷花池边。

少年见了施耐庵,一没问好,二没行礼,只是呆呆站在那里忸怩地问道:“你就是施老先生?”施耐庵点点头。

少年接着说:“学生罗贯中,久仰先生大名,今特来登门求教。

”说完又低头不语。

施耐庵一看这个孩子少言寡语,像个榆木疙瘩,不知才思如何。

就对罗贯中说:“拜我为师,得先和我对对联儿。

罗贯中没吭声,只是点了点头。

施耐庵瞧了一下身边的荷花池,但见尾尾金鱼在荷叶下戏游,便出上联道:“池中荷叶鱼儿伞。

罗贯中抬头一看,正巧有一双燕子在池边翻飞,而且不远外有蜘蛛网的残迹,立即随口对出下联:“梁上蛛丝燕子�。

”施对庵见罗贯中文思敏捷,出语不凡,非常高兴,当即将他请到屋里叙谈。

来到屋中,施耐庵看见墙上挂着的《赤壁赋》,又出了一上联:“苏子泛舟游赤壁。

罗贯中见书桌上放有笔砚,随即对出下联:“羲之执笔写黄庭。

施耐庵一听,不由称赞道:“对得好!”忙叫家里人炒菜上酒,招待罗贯中

等酒菜上来了,施耐庵看着厨房中的火炉,念道:“房中红泥小火炉,”罗贯中指着桌上的酒杯说:“桌上黄金大酒杯。

”喜得施耐庵开怀大笑,边畅饮边兴致勃勃地对罗贯中道:“今日相见,真是难得,我索性停笔一日,与你去游游钱塘江吧。

”   施耐庵罗贯中来到钱塘江边,看见路上一个官兵,正骑马奔跑,施耐庵随出一联:“风吹马尾千条线。

罗贯中看了看钱塘江水,心情激动地回答:“日照龙鳞万点金。

”走着看着,江边松树底下有人正在对棋,施耐庵不由一动,脱口而出:“松下围棋,松子每随棋子落。

罗贯中见江边柳树下,有人在钓鱼,顿时有了灵感,爽朗地吟道:“柳边垂钓,柳丝长伴钓丝悬。

施耐庵又抬头看了看江面,吟道:“渺渺茫茫浪拍水。

罗贯中也看了下江面,接道:“霏霏雨含烟。

施耐庵向远处一看,又道:“苍苍翠翠山遮寺。

罗贯中朝近处一瞧,随即道:“白白红红花满川。

施耐庵越说越有兴趣,越听越欢喜,指着钱塘沙滩又说:“整整齐齐沙上雁,”罗贯中看着江上的行船对曰:“来来往往渡头船。

施耐庵又补了一句:“行行坐坐看不尽,”罗贯中笑答:“生生世世作画传。

”   二人一出一对,不仅是四副佳联,而且还是一首妙趣横生、充满着诗情画意的叠词诗。

施耐庵一下子喜欢上了这个大有前途的少年才子,马上答应收他为徒。

不久,为躲避战乱,找个清静的地方,专心致志完成《水浒传》的创作,施耐庵迁居苏北兴化县,亦把罗贯中带在身边。

终于,罗贯中施耐庵的教育熏陶下,在协助施耐庵完成巨著《水浒传》以后,又独立写出了举世闻名的《三国演义》,成为中国古代著名的小说家。

(责编 何 毅)。

5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