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青光眼术后26例临床观察

【摘 要】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青光眼术后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47例共53眼抗青光眼术后的病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21例,对照组采取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中医药治疗观察患者眼压滤过功能及前房恢复时间。

结果:两组患者出院时眼压均正常,滤过功能均良好;出院后门诊复诊1~6个月,眼压均在正常范围,滤过泡形成良好。

观察组中有96—55%在5d内恢复,对照组5d内有75%恢复,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毕业论文网 /6/view—11558138.htm  【关键词】 青光眼中西医结合眼压滤过功能   【中图分类号】R77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5)18—0076—01   青光眼是继发于眼压增高引起的视盘凹陷、视野缺损的严重眼科疾病,延误治疗可能造成失明。

本病发生眼压增高主要是由于房水循环的动态平衡失调,包括房水分泌增多和房水流出障碍两方面原因,后者发生较多,常见的有前房角狭窄或关闭、小梁硬化等[1];本病治疗上主要通过药物、手术或二者联合。

原发性青光眼尤其是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在急性发作期一经确诊要早期进行手术治疗尽快以控制眼压,防止视功能的损伤加重。

小梁切除术是本病的手术治疗方法之一,但手术治疗并不能完全治愈本病术后常常会发生眼压控制不良以及视功能继续损害或各种并发症,因此在术后的药物治疗也十分关键[2]。

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青光眼术后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12月收治的47例青光眼患者,其中男性17例,女性30例,年龄31~77岁,均为抗青光眼小梁切除联合虹膜周边切除术后前房形成迟缓或浅前房,纳入研究共53眼,其中包括急性闭角型青光眼31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19眼,开角型青光眼3眼;所选患者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26例,共29眼,对照组21例,共24眼,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青光眼类型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在术前均应用药物控制眼压小于32mmHg,采取抗青光眼小梁切除联合虹膜周边切除术,术后前房形成迟缓或浅前房

对照组患者术后予散瞳、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应用激素预防虹膜炎;术后72h后开始眼球按摩治疗,同时根据前房形成迟缓或浅前房的原因进行治疗,主要包括:对于脉络膜脱离患者,予30min内快速静脉滴注20%甘露醇注射液250ml,每日2次,并予乙酰唑胺片250mg口服,每日2次;对于滤枕漏水的患者,予缝线加固处理;对于滤过过盛的患者,在前房不能形成时要在滤泡上用棉片垫衬,并将术眼进行包扎;当前房出现则解除包扎;对于难治性青光眼患者,予布林佐胺滴眼液滴眼控制眼压,并予乙酰唑胺片250mg口服,每日2次。

观察患者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煎剂口服活血利水,行气降压,基本用药包括:生黄芪15g,炒白术10g,云苓12g,泽泻10g,猪苓12g,赤芍10g,丹参10g,当归10g,春柴胡l0g,芫蔚子l0g,车前子l0g,甘草3g;根据患者舌苔脉象及临床症状随证加减,如大便秘结者加决明子20g,心烦不寐者加酸枣仁15g、制远志l0g。

1—3 观察治疗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眼压滤过功能,浅前房恢复时间。

出院后门诊随访复查眼压滤过泡形成情况。

滤过功能评价标准[3]。

①垂直隆起的高度(H)H0:扁平,无隆起(0CT)H1:低的隆起(≤1CT)H2:中等隆起(1—2CT)H3:高的隆起(>2CT);②水平范围大小(E)E0:无明显滤泡或医学认为青光眼主要与肝肾密切相关,肝经风热、肝火上炎、肝气郁结、肝肾阴虚是本病的基本发病机理[5]。

另外,青光眼的形成是房水循环障碍所造成的,因此也与肺脾肾水液代谢密切相关。

肺脾肾水液代谢失调,脾失健运,水湿停于眼络,则发为眼压升高,因此在中医治疗中应用活血利水,行气降压的方药,方中黄芪、白术健脾益气,猪茯苓、泽泻、车前子利水消肿,当归、赤芍、丹参活血化瘀以助行水,春柴胡、芫蔚子疏肝行气,凉肝活血,疏肝解郁。

本研究结果表明,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的观察组在术后前房恢复时间上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通过早期恢复前房,控制眼压在正常范围,对视力恢复具有积极意义。

综上,中西医结合治疗青光眼术后患者,能有效缩短患者前房恢复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翔骥. 青光眼滤过术后前房的危险因素分析和预防研究[D].重庆:第三军医大学,2013.   [2]刘焕泰,刘晓军,刘峰,等. 中西医结合在抗青光眼术后应用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医药导报,2008,19:78.   [3]李美玉.青光眼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01.   [4]汤爱灿. 中西医结合治疗滤过性抗青光眼术后前房迟缓形成的疗效观察[J]. 海南医学,2001,04:44.   [5]姚芳蔚. 原发性青光眼中医治疗研究近展[J]. 中西医结合眼科杂志,1997,02:60—63.   (收稿日期:2015—06—21)。

7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