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心瑜:仁爱花香飘心语】早安花香心语

仁是根,爱是苗,鲜花绽放;一缕情,一缕香,心语芬芳。

――题赠张心女士      香港的六大慈善团体,宛如阆苑奇葩美无瑕,仁爱堂虽为其中的後起之秀,但自成一道温暖的风景,而张心女士是这风景里的美丽亮点。

投身慈善事业十�年,她充满深情地吐露着心语――取诸社会、用诸社会。

从狮子会到保良局,直至入主仁爱堂,她的身影总是萦绕着阳光。

“很多人的爱心汇聚成太阳,我是他们的使者。

”她笑着如是说。

阳光使鲜花飘香,鲜花让阳光溢彩,仁爱之花与慈善之光互相映衬,抒发出人生的真谛。

一切随缘,悄然间走进慈善花园      生於“六朝古都”南京,�籍��梅�的张心瑜,因父亲是印尼归侨,1980年随家人移居香港

当时,国际金融都市的魅力�移默化地影响着她的学生时代,使她最终走上了经商之路。

凭藉诚心公道的处事风格,她逐步取得一番商业成就。

先後成立了星际控股有限公司、Star Promotion、南京安娜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开办了星网.hk),1997年更入股上市公司天地数码(控股)有限公司,涉足科技、IT等行业。

1992年,偶然的机会让她接触到慈善事业,成为香港中港狮子会中的一员。

“狮子精神”犹如雨露一般,使蕴藏於她心底的“仁爱”种子,悄然地生根发芽。

这饱含温馨的缘份,让她乐在其中,更是倾尽全力。

三年後,她因能力卓越而得到会内成员的高度认可,被赋予会长重任。

在忙碌的奔波中,她认识了很多朋友,帮助了很多人,同时,也让香港慈善界人士熟知有这麽一位拥有天使之心的美丽女性。

2000年,当时的香港保良局主席慧眼识珠,邀请张心女士担任总理职务。

缘份使然、盛情难�,她走进这家拥有悠久历史的慈善团体,连续出任了辛巳年和壬午年董事会总理。

服务保良局的日子里,让她对大型慈善团体的管理有了进一步认识,为今後执掌仁爱堂积累了丰富经验。

活跃於香港慈善界的张心女士,不是明星�胜似明星,她的光芒始终引人注目。

就在为保良局而操劳时,仁爱堂向她投以青睐的目光。

相信缘份的她作出了抉择,加盟仁爱堂出任总理。

其实,她是一个执著的人,虽然服务的机构发生了变化,但奉献慈善事业的心没有变,於她而言,缘份到了就要随缘。

无论是狮子会,还是保良局,在张心女士看来,都像是一座座慈善花园,有着温馨和谐的氛围。

最终选择仁爱堂,是因为鲜花会选择土壤,而她需要更具活力的环境。

推行四化,引领仁爱堂之新纪元      据张心女士介绍,仁爱堂前身是香港新界屯门一所历史悠久的地方福利机构,1977年正式注册为非牟利慈善团体,如果从成立的时间算起,已有近70多年的历史,多元化服务遍及屯门、元朗、大埔、沙田、荃湾、葵青、将军澳、铜锣湾及尖沙咀等区。

这麽多年来,仁爱堂秉承“匡老扶幼、兴学育才、助弱保康、关社睦邻”这一宗旨,为市民设立了福利、教育、医疗、康体等服务机构近七十个,日新月�的成长速度,使其以“後辈”的身份位列香港六大慈善团体之一。

加盟仁爱堂後,张心女士历任学校校董会成员、董事局总理及副主席,今年荣膺第二十七届董事局主席。

当重任在肩时,她显得信心十足:“我们有年轻且充满活力的总理团队,和历任主席所留下的宝贵经验,只要全力以赴,力臻完善,定能再创佳绩。

”   整个团队的活力四射,使她充满拼劲。

为了让仁爱堂的管理层次更进一步,她在行政及人力资源方面继续推行“四化”改革,通过“系统化”、“制度化”、“纪律化”和“专业化”完善整个管理机制,从而落实、监察及检讨各部门及下属机构的“长、中、短计划”,彻底改变以往个人化管理模式,有效地遏止了人浮於事的现象,起到了精兵简政的重要作用。

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加强,保证了诸多慈善筹款及服务活动顺利开展。

譬如2006年4月8日,仁爱堂於新界举行售旗日活动,共有3500名义工参与,张心女士更是亲临各售旗站助阵�现场捐款,在她的带动下,该活动筹募善款近百万元港币;5月17日,仁爱堂邀请安庆市再芬黄梅艺术剧院来港义演《徽州女人》,让善长欣赏优美戏剧艺术的同时,亦使“乐助弱老”基金得到进一步充实;7月2日,仁爱堂联同九龙香格里拉大酒店举行“关怀弱老日”活动,邀请了百名长者享用午宴,在此次活动上,张心女士着重宣传了“乐助弱老”基金的慈善意义和社会作用;7月23日,她邀请中港台澳四地22名健美选手,举行了“仁爱堂星光电讯中港台澳慈善健美大赛”,创新性地将“健美、慈善、突破自我”理念融为一体;从8月19日起,至11月18日,她领导仁爱堂将这三个月定为“筹款月”,於港九、新界各屋村、屋苑及商场,举办了一系列如慈善卖物会、嘉年华会、摊位�戏、慈善步行、慈善晚宴、义唱、义卖及奖券销售等活动,获得了超过90个地区团体、区议员及商业机构的大力支持和真情捐助;9月9日,她在屯门仁爱堂Dragon Bowling组织举行慈善保龄球赛,共有30支工商界及演艺界代表队参加,更邀请了刘德华担任特别嘉宾,主持开球仪式及参加比赛;9月22日,仁爱名人名曲慈善演唱会真情上演,不仅是表演嘉宾热情高涨,各位名人总理也是流光溢彩,张心女士的高歌一曲更将整个活动推至沸点,是次活动共筹款逾百万;10月5日,她於迎月夜成功筹办“仁爱慈善迎月斋宴”,到场嘉宾有董事局成员、赞助人及受惠长者达260多位,不仅享美景、品斋肴,共迎中华传统佳节,而且筹得可观善款;10月8日,为了响应香港特首曾荫权先生推行的“蓝天行动”,关注环保问题,她组织举行了“仁爱慈善环保山顶行”,参与人数逾3000人。

优化制度是张心女士对内管理所作的大文章,而继续推动特色化服务,则是她对外提高影响力所浓墨渲染的一笔。

对此,她解释道:“当提起保良局,市民们首先想到了儿童;当说出东华、博爱、仁济的名字,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医院。

那麽‘仁爱堂’三个字代表了什麽?我想应该是老人服务

既然同为慈善团体真情奉献就是共同的宗旨,而各有千秋的特色化服务,不仅加强了政府的社会职能,更是慈善团体本身形成影响力的重要保证。

”      乐助弱老,用阳光去映照夕阳红      对於香港来说,人口老年化的形势更加明显。

关注老人、关注弱势群体,一直是仁爱堂秉持的核心服务精神。

除了开办两所弱势社群社区支援服务中心,为有需要的弱势社群人士提供紧急援助、家居维修服务、物资转赠等服务之外,为了配合特区政府的长者政策,2005年仁爱堂又设立了“乐助弱老”基金。

对於该基金的服务范畴和社会意义,张心女士阐述道:“‘乐助弱老’基金,顾名思义就是为自理能力较差、体弱,但又未符合入住政府资助院舍或家居照顾服务严重缺损等个案要求的长者,提供系列到户家居支持服务,譬如家居清洁、陪诊护送、过夜看顾等;有需要时,还会转介提供到户家居维修、食物粮油及家用小电器转赠等支持服务

其意义在於对体弱长者在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方面加以改善,缓解家人及护老者所承受的照顾压力,将中青年社会人群的时间,转化为社会贡献力。

”   目前,在张心女士及全体董事局成员的推动下,“乐助弱老”基金仅营运一年,就惠及700多位体弱长者,个案服务达到3400多人次,受到慈善界的普遍关注,引发了众多工商界人士的解囊相助。

而更让张心女士动容的是,一位长者的感谢信中有这麽一段话:“香港有许多孤苦老人,虽然各有各的痛苦和困难,所需服务不同,但最需要的是什麽呢?就是‘爱心’。

有了爱心就有了一切。

”是啊,将善者们的爱心汇聚成阳光,映照着那依然美丽的夕阳红,不正是她的心语吗?於是,张心女士运用电视、电台、小巴及地铁等宣传渠道,加大了筹款和服务力度,将“乐助弱老”基金的慈善计划推广至整个香港,让阳光带着温暖洒向长者们的心间。

流动真情,中医医疗车满载爱心      2003年非典疫情爆发,当香港的白衣卫士战斗於第一线时,为了满足香港市民对传统中医药的需求,以及解决偏远地区贫困人群的就医问题,仁爱堂启用了两台流动中医医疗车,将保健医疗服务送进各个社区,成为香港慈善医疗服务之首创,受到特区政府卫生福利及食物局、医院管理局和广大市民的高度称�。

今天,仁爱堂的流动中医医疗车已增至9部,其中就有张心女士捐赠的车辆。

对於这些医疗车的服务特色,她介绍说:“首先,区域分布广,遍及港九新界40多个地点,每辆车每星期至少为所服务的社区作一次应诊,方便居民及时和就近看病;其次,携带400�种符合国际GMP标�的免煎药,省�病患者的用药时间,且安全可靠;第三,每部医疗车由一位注册中医师驻诊,�由中医助理即时提供配药服务;第四,诊费全免,平均药费为每日30元港币,充分为低收入人群提供高质低价服务

”   为了让广大市民及时掌握流动中医医疗车的行程安排,仁爱堂选择各区议员办事处作为消息发布中心,使各区域居民第一时间�解讯息,做好应诊和就医�备。

目前,仁爱堂的9部流动中医医疗车为全港之最,每星期提供7天全天候服务,每部车每月服务达700�人次,不仅让仁爱堂的中医服务深入人心,还带动了其他社团及慈善机构推出了流动医疗服务

当然,仁爱堂不单有流动真情,还广泛筹建大型医疗诊所,譬如2006年11月25日,仁爱堂与香港中文大学、医管局共同合作开办的慈善诊所投入服务,旗下又增添了一家设施全面的医疗机构。

流动真情,不变的爱心,是张心女士慈善事业付出的写照,也是她回报家乡的原因。

关注南京,侨心筑起宁港之桥�      服务仁爱堂期间,身为领导者的张心女士,常常起到表率作用,2005年她曾获得“全年赞助人”季军,2006年不完全的统计也已捐赠逾百万。

慷慨解囊的她,当然不会忘记自己的故乡――南京。

2005年6月,她捐资20万对早先捐建的南京市溧水县原凤�小学进行的维修和扩建工程完工,校园面积由容纳11个班级,增至拥有教舍43间近2000平方米。

这所学校被更名为张心瑜侨心小学,是江苏省第一所侨心小学。

然而这一切都�不重要,她依稀记得,当回乡为学校峻工剪彩时,一间间宽敞明亮的教室,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一群群从附近赶过来的老人和孩子们的父母,让她深受感动,那一刻无疑她是最幸福,因为她建起了一座无形的知识桥�,“施比受更有福”!   作为华侨的子女,她的确发挥着重要的桥�作用。

在担任南京市政协委员期间,她积极为家乡引进投资,�负责家乡在港的招商推介活动。

她笑着说:“我要让南京招商团和访问团,在香港找到一种‘家’的感觉。

”为了让香港各界人士�解南京这座六朝古都,近年来她积极筹备组建了香港南京同乡联谊总会,�担任创会会长,广泛联络在港的宁籍人士,提高家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展现其具有历史沧桑感的魅力。

为此,她今年�备率领香港南京同乡联谊总会,成员在南京市高淳县砖墙镇北埂陈村再捐建一所“侨心小学”,让更多的孩子通过知识的桥�迈向美好人生。

侨者,即桥也。

张心女士构筑宁港交流之桥的同时,也将自己的爱国爱乡之情寄�於其中,一颗侨心�动着真情无限。

後记      作为一名女性,如果单纯扮演着妻子角色,也许相对容易成功,如果同时兼顾家庭、事业、社会三个方面,那麽则是难上加难。

�管张心女士先顾及“人之老”而後“老吾老”,先关心“人之幼”而後“幼吾幼”,但她最终赢得了家人的支持,协调了家庭、事业、社会三者的关�,依然能努力做到最好。

“我不算是成功,成功的定义应该是让别人去认可。

”她谦逊地笑道。

如果成功不属於她,那麽属於她的定然是美丽。

因为她有句名言:“越忙越美丽。

”   鲜花之所以美丽,是因为阳光,而她总是在慈善之光的照耀下,於是,香飘心语,美洒人间。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