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台湾》,看不见什么?

2013年12月初,笔者有机会到中国台湾做了一次旅行。

从香港直飞高雄后,沿着祖国宝岛西海岸循台中、新竹一线迭次北上,最后抵达台北

沿途游览了恒春、垦丁、日月潭、新竹高科技园区等地的美丽风光,也深刻感受到了岛内民众的淳朴、热情和善良,可谓不虚此行。

下载论文网   不过,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还是在台北观看的一场电影《看见台湾》。

坐进台北威秀影院,品味台湾美丽与哀愁,沉浸在美得让人屏息的画面、忧伤的原创配乐里。

当布侬族的部落歌曲响起时,让人忍不住泪水盈目。

剧终,没有一个观众离开,直至所有字幕放完,灯光大亮。

这是笔者第一次遇见如此情形。

回宾馆后翻看报纸,果然,《看见台湾》夺得第50届金马奖最佳纪录片大奖。

看见台湾》耗资总计9000万新台币,可说是台湾纪录片有史以来拍摄成本最高的电影。

空中摄影师出身的导演齐柏林花费近三年时间拍摄,全片以航拍鸟瞰视角将台湾以前所未见的角度与姿态呈现在大银幕上:从来没有人可以像一只鸟、一片云一样去认真地观察台湾

据报道,全台上下从马英九、“行政院长”江宜桦等文武百官到升斗之民,都因为《看见台湾》而走进电影院。

那么,《看见台湾》究竟依靠什么打动了岛内观众?仅仅是台湾美丽风景吗?当然不是。

影片之所以能够在岛内引起如此关注,关键在于齐柏林以赤裸的、无情的镜头语言,揭示了台湾生态环境在疯狂追求经济增长的背景下正逐渐趋于瓦解的现实。

观众们看到,砍伐原始森林种植经济作物导致山体滑坡频繁发生;滥采滥挖河沙和海沙导致河流与海岸线疮痍满目、扭曲变形;在风景区私搭乱建营业性民宿导致村庄危若累卵??更让观众无法接受的是,一向被认为是岛内经济骄傲、年营业收入2000亿新台币的全球最大半导体封装测试公司日月光,竟是毒害台湾的元凶!它排出的工业废水将高雄美丽的后劲溪染红,浓重血色令人触目惊心;重金属镍毒害下游约上千公顷的农地,造成水质、农产品严重污染。

不过,比起揭露台湾生态危机时的直率和无情,关于台湾生态遭受如此重创的原因,齐柏林就有点语焉不详了。

他只是把环境的毁灭简单地归咎于人们的“欲望”。

这就有点不知所云了,人的欲望是从来就有的,何以在今天才如此肆无忌惮?   齐柏林的口将言而嗫嚅,其实还是一种“后冷战”症候。

慑于新自由主义的强势话语,齐柏林不敢指出问题的根源在于私有制和消费主义。

私企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是有足够的动机和能力把成本转嫁给生态环境的。

在新自由主义的制度安排中,生态问题可能被转移、被掩盖,却不可能被解决。

和单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私企不同,国企更多的强调社会责任,利润从来不是国企追求的唯一目标。

由于国有企业在大陆经济结构中居于主体地位,所以笔者也乐观地期待,大陆的生态问题将会比台湾有一个更好的解决。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