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市场化影响因素的实证统计建设

摘要:市场化既是农村经济发展适应新时期发展的必然结果,又是新阶段农村经济工作客观要求的体现。

目前,西部地区农村市场化并未完全建立,体系依旧不完善,农产品流通受阻,市场信息闭塞。

文章采用实证分析的方式,探索农村市场化的影响因素,为全面推进农业生产方式变革,解决城乡发展不协调问题奠定基础。

关键词:新农村;农村市场化;影响因素    一、农村市场化农村改革和发展的基础与关键    农村市场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推进农村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关键环节,农村市场化不起来,市场经济体制就建立不起来,农村改革和发展自然也不会有大的进展(习近平,1999)。

目前,西部地区农村市场化并未完全建立,体系依旧不完善,机制不健全,农产品流通受阻,市场信息闭塞。

而农民个人而言,适应以家庭为单位的承包责任制,对集中机械化大生产并未适应。

同时受传统农业文化影响,认为个人干不了大事,能够将自己所生产的农产品卖出去就不错了。

城市的快速市场化,打破了过去人为划分的城乡界限,城乡人口存量自由流动,导致劳动年龄人口由农村向城市流动,由经济落后的地区向沿海或北上广等发达地区流动,造成城乡文化对流与融合。

市场化既是农村经济发展适应新时期发展的必然结果,又是新阶段农村经济工作客观要求的体现。

农村市场化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农村市场的经济活动在整个地区经济活动中所占的比例,二是指农村市场经济活动的发展程度。

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指农村市场搭建机制、构建体系的程度;二是能否有效发挥市场功能,使用固有经济活动规则;三是活动主体对市场的规律、特点、方法是否接受;四是市场经济活动本身的开放性、自主完善性、竞争与创新意识程度。

当前,要融入中央提出的两带一路战略布局,促进西部开发,就必须加快西部地区农村市场化发展的步伐,依托地域位置,把握优势。

但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市场化发展,往往推广东部地区特别是江苏、福建等地区经验,舶来的传统管理体制和方法,已经不能高效的推动市场化发展的进程,表现在软的办法不顶用,硬的办法不敢用,老的办法不管用,新的办法不会用。

这就迫切的需要我们立足本地农村发展的实际,去寻找当前影响农村市场化发展的因素,从制度上创新型的推导一套有效的领导体制和管理方法,不断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二、数据来源、模型设计与结构方程的构建    (一)数据来源及结构    数据来源于课题组2014年7~9月在四川省犍为县舞雩乡对村民的问卷调查和走访的结果。

从调查范围来看,涉及到舞雩乡9个村1个社区1000名村民。

调查对象以该乡域内18岁以上成年农村居民为主,发放文件1000份,回收735份,其中有效问卷592份。

问卷包括四个潜在的变量(分别是:行为态度、行为意愿、主观规范、行为控制)和24个可观测的变量

调查的内容包含农户的基本信息、对市场化的认知、对改善市场经营环境的意愿、就业与转移等方面的内容。

测试计分上采用李克特五点计分的形式,从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进行5点赋分,得分越高表示可接受程度越好。

表1详细地描述了本次数据样本的基本特征。

(二)模型设计    模型的设计是以西蒙(Simon)教授的有限理性假设为前提条件的,即认为人们在做决策的过程中,寻求的是最满意且难以寻求的最优解。

该理论认为,人们存在某种程度的自我约束限制,虽然明白限制存在缺点难以纠正改变,都倾向于做出非理性化的决策。

在现实中,为了对某一方面的经济生活现象获得深入的分析和认知,需要引入或强调经济人之外的某些特性,这是正常的且应该的(陈美衍,2006)。

映射到本文中,也就是农民会考虑市场化对基本生活是否有利、经济权益是否有保障等内容。

也可以归纳为生产经济价值三方面的态度对行为意愿的影响。

为了测试农村市场化的影响因素,课题组认为应该从内外多方面去分析,即在特定外部条件的约束下,考虑农民自身有限性选择的成本—收益预期,从而找到解。

另,为了探讨农民会采取什么样的计划行动,课题组引入计划行为理论(TPB),该理论把行为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三个方面的内容作为变量,探寻三个变量共同作用于行为意愿,导致行为发生的原因。

行为控制方面,主要考虑个人特性、成本和非经济理性三个方面,12个小项。

主观规范这是他人期望对主体特定行为的影响程度。

表2是市场化意愿结构方程模型

(三)结构方程模型    根据结构方程模型(SEM)理论,建立方程

该模式下方程的一般形式为:=++,为外衍变量,为内衍变量,为外衍变量对内衍变量的作用,为内衍变量对外衍变量的作用,为内衍潜在变量的误差。

根据本文需要整理后,具体的变现形式为   Y1=21y2+31y3+41y4+11x22 +12x23+13x241    Y2=21x1 +22x2+23x3 +26x62    Y3=31x7+32x8+33x9+312x163    Y4=41x19+42x20+43x21+4    其中,y1~y4分别表示为内衍潜在变量行为意愿行为态度、行为控制和主观规范,x1~x24则代表24个外衍可观测变量,为潜变量与可观测变量之间的载荷系数,代表潜在变量之间的路径系数,为误差项。

三、模型的检验与结果分析    (一)信度、效度和因子分析    为了进一步了解所收集数据的可靠性、有效性,我们采用SPSS18.0软件,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信度分析。

由表3可知,本次信度分析采用的是Cronbachs 系数的验证方式,Cronbachs 系数大于0.7时,被广泛认为具有较高信度,Cronbachs 小于0.35时,信度较低,需重新收集数据。

从本次研究的数据验证结果来看,均大于0.9,属高信度,且各项目的因子载荷均大于0.5,表明各潜在变量的结构效度较好。

在。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