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切除术预防吻合口狭窄的术式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食管切除术中预防吻合狭窄术式和临床效果。

方法:将接受食管切除术120例病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施行改良胃食管吻合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方法,胃食管单纯吻合法。

结果:治疗组60例病人术后随访3~24个月,通过食道吞钡摄片或胃镜检查,提示无吻合狭窄

对照组60例术后随访3~24个月,通过胃镜或食道吞钡摄片证实15例有不同程度的吻合狭窄

结论:改良胃食管吻合术有降低食管癌切除术后吻合狭窄发生率的优点。

[关键词]食管切除术吻合狭窄;手术方式      食管术后吻合狭窄在临床中较常出现,病人会有不同程度的吞咽困难,从而影响正常生活,影响健康的恢复。

我院从2003年1月~2006年1月,采用改良胃食管吻合术,用以防止食管术后吻合狭窄,获得明显疗效,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食管切除术120例病人,男72例,女48例。

年龄48~75岁,平均63.3岁。

其中食管中段癌86例,下段癌34例。

食管胃颈部吻合110例,食管胃主动脉弓下吻合10例。

随机将120例病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60例行改良胃食管吻合术,对照组60例行单纯胃食管吻合术,所有病例均以手工缝合完成吻合

1.2手术方法   改良胃食管吻合术:常规游离食管、胃,进行食管与胃吻合,在胃的“最高点”前壁与食管近侧断端进行端侧吻合,先用细丝线将距食管断端约1.0~1.5cm的后壁肌层与胃底后壁浆肌层作一层褥式缝合,一般缝3针,将两侧的缝线留作牵引,距该缝线1.0~1.5cm的胃壁作一长3.5~4.5cm的切口或作直径约3~3.5cm胃壁圆形切口,胃壁黏膜下血管用细丝线缝合止血,“鱼嘴状”切断食管,将食管胃后壁全层吻合用细丝线作间断内翻缝合,线结扎在吻合口内。

前壁缝合仍以丝线内翻缝合法完成,但进针方式应是:外→里→里→外,线结扎在管腔外。

再用胃前壁的浆肌层和食管纤维肌层做前壁外层的间断缝合3~4针,以加固吻合口促进其尽快浆膜化[1]。

手术注意事项:切断食管时尽量作“鱼嘴状”切断食管,目的在于增加食管断端的口径;胃切口的大小一定要大于食管的管径;胃食管缝合要点是:规范操作、缝合密度均匀、全部采用间断缝合吻合完毕要保障吻合口无张力,首先应将胃充分游离。

2结果   治疗组60例病人仅1例术后进食有轻微的吞咽梗阻感,随访3~24个月,经食道吞钡摄片或胃镜检查,提示无吻合狭窄

对照组60例术后有14例早期不同程度的吞咽困难的症状,随访3~24个月,通过胃镜或食道吞钡摄片证实15例有吻合狭窄

3讨论   食管术后吻合狭窄在临床中较常出现,病人会有不同程度的吞咽困难,从而影响正常生活,影响健康的恢复。

发生吻合狭窄常见的原因有:①吻合方式的局限性,常用的包埋式食管吻合术使组织内翻过多、过密;传统吻合要求胃切口口径食管一致,而消化道吻合后,一般吻合口径要缩窄约25%~30%[2]。

吻合技术缺陷,包括食管吻合时黏膜对拢不全或进针过深组织翻入过多、吻合缝合进针拨针过重以及结扎过紧造成组织的损伤、缝合食管及胃时缝针间距不当等。

③组织愈合力差,不良缝线过多过密、食管游离过长、吻合口张力过大、局部感染等。

缝合方式应用不当,常见是将褥式缝合应用于此,增加了对吻合口的收缩作用。

吻合部位的限制,食管癌发生在食管中1/3居多占50%,上段占20%,下段占30%,食管癌在发病特点上有多原癌的特点,所以多主张食管癌手术切除食管的范围应距肿瘤10cm以上,也就是大多数的食管癌需行颈部吻合术,从而增加了吻合狭窄发生率[3]。

改良胃食管吻合法在食管切除术中预防吻合狭窄,主要从下列几方面得到体现:①有扩张食管的作用。

食管口径小于胃侧的口径时,食管口径必须向外扩张,才能适应胃侧的大口径,迫使吻合食管口呈“喇叭状”,在触扪检查吻合口时能感觉到,同时在后壁缝合完成后也可见这种现象,继续完成吻合至3/4左右时可见这种现象将更明显。

食管“鱼嘴状”的处理。

在相同条件下,吻合口径的大小,将决定吻合口径的大小。

缝合方式的改进。

包括进针方式的改变和间断缝合方法的应用,吻合口前壁,采用外→里→里→外进针缝合方式,避免了内翻缝合时对吻合口的收缩作用,为吻合口的扩大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同时间断缝合各层,避免了连续缝合所引起的收紧和缩小吻合口的作用。

④中点对分法缝合技巧的应用。

此技巧应用于后壁吻合口的缝合,避免了内翻缝合不当所致吻合口被内收的作用。

⑤一层缝合法的合理应用。

优点在于不需太长游离食管,有利于更好地保护食管的血供,促进吻合口的愈合,同时一层吻合时内翻组织减少,使得吻合口更宽敞,特别适用于颈部胃食管吻合[4]。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