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西裔社会经济生活问题研究

【摘 要】 本文从社会学、历史学角度对西裔美国人三大主要群体包括墨西哥裔、波多黎各裔、古巴美国人在美国社会经济生活情况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美国;西裔美国人;墨西哥美国人;波多黎各美国人;古巴美国人。

西裔美国人亦被称为拉美裔美国人、拉丁裔美国人或者西班牙语裔美国人。它是由来自西班牙或者其他西班牙语国家的人及其后裔组成的少数族裔群体。中国学界一般称之为西班牙裔或者西裔美国人。按照美国普查局对西裔的定义,西裔是指“居住在美国,但在西班牙出生,或在讲西班牙语的或其文化渊源于西班牙的拉美国家出生的人。”[1]根据2010年美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到2010年4月1日为止,美国总人口为3.08亿,少数族裔的人口为1.11亿,占全国总人口的36.3%。其中西裔人口为16.1%。”[2]西裔美国人在美国人口的快速增长促使了人们对于其在美国社会政治、经济和学术上的关注。

一、西裔美国人整体社会经济状况。

西裔美国人将在不久的将来在美国少数族裔中占主导地位,取代黑人成为美国最大的少数族裔西裔人口的逐年增加不仅为美国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而且促进了城市的发展。但他们的生活水平却一直落后于白人处于社会的底层。2003年美国普查局的调查显示:“25岁以上具有高中文化程度以上的成年人口数量,白人为89%,亚裔为88%,非裔为80%,而西裔仅为57%。具有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的白人占30%,亚裔为50%,非裔为17%,而西裔则仅占11%。”[3]而且西裔学生的流失率也很高,2000年高中平均流失率为12.4%,西裔美国人高中流失率则达32.4%。这些人口中有很大一部分正在增长,并且生活在贫困中。对于西裔人口的教育迫在眉睫,因为当前这一代的西裔美国人所获得的教育的数量和质量将影响西裔美国人未来可从事的职业和所获得的收入。对于大多数西裔美国人而言,受教育程度仍然是经济和职业发展的核心与关键。“在1981年,年龄在18歲和19岁的西裔学生中有36%属于高中辍学,而白人为16%,黑人为19%。同年,西裔16岁和7岁学生的入学率为83%,而黑人和白人约为91%。从1970年到1983年,完成了四年或四年以上高中教育的25—34岁的西裔美国人从45%增至58%,而非西裔美国人则从73%增至88%。”[4]因此,西裔美国人与非西裔美国人的教育程度之间的差距仍然存在。造成这一教育滞后的因素包括:贫穷;大城市学校的学生数量过多且设施不完善;对于深色皮肤的人的歧视。同样,西班牙语的使用也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从受教育程度低下到总体劳动力中的经济地位低下只是一小步。西裔美国人的就业倾向于集中在低薪的蓝领和半熟练工作中,这些领域包括建筑业或制造业,伴随着季节性或周期性失业。在1981年,只有8%的墨西哥裔男子被录为农场工人,是美国所有男性工人的4%的两倍。未来的显著改善将要求西裔美国人的教育程度迅速提高,以缩小差距。从总体上说,西裔人口的增长速度快,大多聚居在美国的西南部,受教育程度和家庭收入等方面都落后于非西裔

二、墨西哥美国人的社会经济生活

墨西哥美国人也称为“奇卡诺人”,是当今美国最大的单一移民群体,也是西裔美国人集团中人数最多的民族群体。1846年美墨战争结束后,美国接管了墨西哥北部,其包括今加利福尼亚州,新墨西哥州,亚利桑那州,内华达州,犹他州,科罗拉多州的一部分,以及德克萨斯州。使原本居住在这些地区的墨西哥居民,由墨西哥人转变为墨西哥移民或者墨西哥美国人。墨西哥美国人成为美国西南地区最早的定居者。由于缺乏其他资源,德克萨斯州,新墨西哥州和亚利桑那州的主要行业严重依赖墨西哥劳工。“墨西哥裔在铺设铁路线,修建道路和灌溉系统,清理刷子和灌木丛以准备耕种土地的方面,占据了大量的体力劳动。他们也是亚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铜矿以及德克萨斯州牛群的主要劳动力。”[5]墨西哥美国人由于语言不通、受教育程度低或者从事的劳动技术不熟练,所以美国西南部的墨西哥美国人在早期从事商业性农业、采矿和铁路等劳动并受雇于水泥、钢铁、汽车生产以及食品加工和牲畜屠宰等行业。墨西哥美国人一直处于社会的底层,除了忍受雇主的歧视和工会的敌意之外,墨西哥美国人通常也成为最先被解雇的群体墨西哥美国人对与自己低下的社会经济地位,也在积极寻求改善这一局面的方法。不断胜利的黑人民权运动也让墨西哥美国人在1968年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奇卡诺运动”,开展了包括罢工游行,要求提高墨西哥劳工工资和待遇等一系列的运动。努力斗争的结果让墨西哥美国人的经济状况有了巨大的改善。

三、波多黎各美国人的社会经济生活

其他主要西裔群体的历史经历没有墨西哥美国人的经历那样五花八门,但又是不同于其他群体的。如果算上波多黎各美国人与美国东部间的积极移民活动,波多黎各美国人就有很长的历史。这种模式往往是男性离家来到美国大陆寻找就业机会,并将钱寄回家里。1917年美西战后,随着波多黎各美国合并,这种模式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因此,许多波多黎各美国人搬到城市中心来长期居住,如波士顿、纽约、迈阿密,在那里他们在工作和住房方面遇到了歧视,不得不在贫穷中挣扎生存。这些移民中许多是政治避难者,试图逃避国内的政治迫害和武装冲突。西裔美国人的贫困率是很高的,特别是波多黎各美国人等群体。这似乎与以下两个因素有关或是部分有关。一方面,较高比重的波多黎各美国人住在城市,从事着低收入的全职工作,兼职工作,或根本没有工作。比如在纽约,一开始,城市提供了大量几乎不需要技术和教育的工作;但这些制造工业都已经离开了纽约。另一方面,相对于其他的西裔,更多的波多黎各美国人建立家庭时,并没有从婚姻中获益。结果就导致了较高比率的没有丈夫、由女性维持的家庭的出现。这两种因素,即父母工作模式和家庭结构妇女主导的家庭与贫困相关。有研究者以西裔孩子为例对此进行了考察。如果严格地以经济幸福感为尺度,波多黎各美国人和黑人孩子为“家庭破裂”付出的代价很高。单是家庭结构的不同,就贡献了波多黎各美国人和白人孩子的贫穷差异的55%,如果综合考虑家庭结构与父母的工作模式,就可以解释孩子贫穷差异的78%。父母没有工作,波多黎各裔妇女较少外出工作,这都进一步加剧了儿童贫穷问题。不幸的是,工作不仅对波多黎各裔妇女是一个问题,对男性一样。相对于非西裔白人和其他西裔美国人来说,波多黎各裔男性外出就业率较低,并有更高的失业率。“这种危险的经济情况,对波多黎各裔男性的婚姻解体和非婚生育率偏高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6]此外,结果还强调了就业在父亲抚养孩子的能力中的关键作用。父亲并不愿意放弃对下一代的责任,而是没有能力负起经济责任和照顾孩子,特别是对居无定所的父亲来说。

四、古巴美国人的社会经济生活

古巴美国人北迁美国已经有悠久的历史,但促使他们逃离古巴通常是政治原因。从19世纪50年代开始,古巴人为寻求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来到美国。1868—1878年的独立战争和1895—1898年独立战争,以及20世纪初期共和国的经济窘境、激进的政府和政权的变化。使大量的古巴人离开自己的祖国,迁徙到美国。当时正处于冷战对峙时期,在反苏反共思想的指导下,美国把接受古巴移民作为对抗苏联的一种方式。由此,古巴人凭借“政治难民”的特殊身份在這一时期受到了美国大众的关注、支持以及救援。例如:美国的“古巴难民计划”,不仅为古巴移民美国的就业和经营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支持,而且还对古巴移民进行就业培训和商务经营培训。[7]这一宽松的社会环境为古巴移民美国取得成功提供了前提条件。此外,早期的古巴移民多为古巴上层名流阶级人士,他们在逃离古巴时携带了大量的资金,这些财产和资金就成为了他们的创业基金,确保了他们在“政治流亡”中没有陷入经济危机。早期古巴移民中的中产阶级和劳工阶级,或凭借较高的文化程度或凭借熟练的技能,都可以在激烈竞争中的美国争取占有一席之地。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古巴的国内经济状况日益恶化,从而使大批绝望的、贫困的古巴难民迁移到美国境内。尤其在苏联解体之后,更导致了一场非法移民潮。这批新的古巴移民绝大多数来自社会的底层阶级,都是处于贫困状态的穷人,没有受过什么教育,也没有一项手艺或者专业技能。因此,他们移民美国后同墨西哥美国人一样,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行业和服务业,收入不高,生活处于困苦之中。

目前,西裔美国人是美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族裔群体,并且西裔人口快速增长的趋势还在继续,但西裔美国人在美国社会经济状况的改善远不如其人口增长的速度,白人社会的种族偏见和歧视是导致西裔社会经济状况恶劣的关键因素。此外,西裔美国人低下的受教育程度和大量的非法移民也是造成他们社会经济低下的重要原因。西裔社会经济的低下与日益增长的移民和非法移民引发了一系列包括吸毒、暴力、犯罪等社会问题。但是,西裔美国人也为美国经济做出了贡献并且会更大程度地影响未来美国经济的发展。

【注 释】。

[1] 涂光楠.Hispanic [M]译谈[M].世界民族,1999.3.

[2] 姬虹.肯定性行动与美国少数族裔教育[J].国际论坛,2004.4.

[3] U.S.Census Bureau:Statistical Abstract of the United States:2003,Education.

[4] Jaime Raigoza,U.S. Hispanics: A Demographic and Issue Profile, Population and Environment, Vol. 10, No. 2 (Winter, 1988), pp. 95—106.

[5] Evelyn Nakano Glenn,Unequal Freedom How Race and Gender Shaped American Citizenship and Labor,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2,pp.144—151.

[6] Nancy S. Landale and R. S. Oropesa,Father Involvement in the Lives of Mainland Puerto Rican Children:Contributions of Nonresident.,CohabitinR and Married Fathers,Smial Forces 79(March 2001),pp.945—968.

[7] 钱皓.美国西裔移民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235.

【作者简介】。

孙晓宇(1994.02—)女,汉族,山东平阴人,哈尔滨师范大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世界近现代史.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