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雄奇话夔门|夔门天下雄

雄奇险峻的三峡夔门天下闻名,古人早有“夔门天下雄,剑阁天下险,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的美誉,而作为这四大奇景之首的夔门,千百年来为人们津津乐道。

为什么夔门有“夔门天下雄”的至高美誉呢?这纷繁复杂的“夔”字有着怎样的含义?你能想到早在1000多年前,夔门就有“长江大桥”了吗?夔门中又隐藏着哪些神秘奇特、鲜为人知的故事……      天下第一雄关      夔门的形成,距今已有几百万年。

在一些远古的神话中,就有大禹劈开夔门的故事。

传说大禹治水来到这里,见前面高山阻挡,洪水前去无路,倒退不能。

大禹于是挥动长鞭,驱赶一头开山劈路的神牛,去撞击那高高的山峰。

神牛向前冲去,角撞弯了,可是山岩上没有裂缝。

于是大禹挥起开山斧,一斧劈下,只听咣当一声,只砍下一尺来深道缝隙。

大禹飞舞开山斧,不停地开山,结果,双手虎口震裂了,开山斧把折断了,但高峰只劈开尺来深。

大禹不气馁,决定重新铸斧。

他找来当地的一些石匠、樵夫、猎人,向他们了解情况。

大家也给大禹想办法、出主意。

大禹铸就了一把新的开山斧,然后集中众人的智慧,把山上的树木点燃,在山上烧起满山大火。

火苗猛扑岩壁,烈焰冲上九宵,岩石变成火红。

这时,只见大禹挥动大斧,一斧之下,天崩地裂,将高山劈成两半。

就这样,高山裂开了,形成了夔门,也就是今天的瞿塘峡

瞿塘峡历史上约有5种名称。

汉晋南北朝时名广溪峡,唐代诗人杨炯就曾写下一首很有名的五言古诗《广溪峡》:“广溪三峡首,旷望兼川陆”。

广溪这个名称,可能是广纳众溪之水的意思。

隋唐时名瞿塘峡

为什么叫瞿塘峡呢?文献上有多种解释,据清光绪年间的《奉节县志》上记载:“瞿者,大也,唐,水所聚也;又云:瞿者,渠也,秋冬水落为瞿;唐者,塘也,春夏水溢为唐。

”一种解释说,瞿塘是很多水聚集的地方;另一种解释是说,冬天里这儿水平如镜,峡里宛若一条弯弯曲曲的水渠,夏天里水特别多,一派洪水滔天的景象。

瞿塘峡又名巴峡,因为秦汉时现在的巫峡、西陵峡属于南郡,瞿塘峡属于巴郡,故名巴峡。

宋时,因为在三峡之西,被称为西陵峻,西峡。

后来,瞿塘峡的西口更名夔州,所以又名夔峡。

也有的称它为上峡,古代以右为上,又以右为西,瞿塘峡三峡以西,所以也有人称之为上峡。

夔门众多的古迹名胜中,夔门的摩崖题刻十分引人注目。

在气势恢宏的绝壁上,那几十米长的题刻,简直是一道书法长廊。

在如削的峭壁上,或大或小有历代题刻十三款,篆、隶、行、楷兼备,风格迥异。

题刻内容多与瞿塘峡的古迹名胜有关。

清代国史院誊录张伯翔所书的“瞿塘”二字,结体遒劲,秀润沉着。

清代后期书法家刘心源所书的“夔门”二字,字体古朴圆熟,既是有汉隶特点,又兼魏碑笔意。

民国年间李端浩题写的“巍哉夔峡”,笔墨酣畅,力透崖壁。

引人注目的是冯玉祥将军1939年题写的“踏出夔巫打走倭寇”八个大字。

抗日战争时期,冯玉祥亲自在夔门一带布防,在奉节,流传着许多有关他的传奇故事。

如今,随着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的兴建,原有的许多题刻都封存在水下了,但人们仍可以通过众多的复制品一览其昔日的风采。

在这长近百米的题刻中,最大的是原重庆警备司令孙元良的题刻,长25米,宽近10米,一笔之中足足可以睡下一个人。

十个大字写的是:“夔门天下雄,舰机轻轻过”。

它写出了夔门的雄姿,也说明夔门暗藏战机。

一部介绍山水地理的书《禹贡长笺》上就有这样一句话:“重庆为保蜀之根本。

夔门为蔽吴之根本”。

就是说,如果占据了重庆,四川就唾手可得,如果攻下了夔门,整个长江下游就失去了屏障。

1000多年前的夔门长江大桥      夔门乃兵家必争之地,为了防守这座军事重镇,夔门前还架起了历史上第一座长江大桥

现在,长江上有不少大桥,大家都习以为常。

上个世纪50年代,武汉建第一座长江大桥,全国轰动。

实际上,在1000多年前,夔门就有长江大桥了。

据《蜀中广记》记载:宋景定五年,也就是公元1264年,“守将徐宗武於白帝城下岩穴,设拦江锁七条,长二百七十七丈五尺,五千一十股,又有二铁柱,各六尺四寸,刻徐宗武字。

” 据说丞相贾似道还专门为铁锁夔门颁布告示,刻于夔门前的岩壁上。

但是这并不是最早的长江大桥

据《太平寰宇记》记载:夔州东三里的三钩镇,曾经以“铁锁断江山,造舟为梁,施战床于上,以御寇焉”。

而这个三钩镇是唐武德二年,也就是公元619年就废了的。

说明在唐代时就有人在夔门前从长江两岸拉起了铁索,“造舟为梁”,也就是用船建了一座浮桥

这当是最早的“长江大桥”了。

“施战床于上”,所谓战床,可能是当时流行的床子弩,就是带木架的大弩,可以射几百米远。

《太平寰宇记》写于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也就是公元976至983年间,记载的东西比较杂,不是正史。

据《资治通鉴》记载,唐天�元年即公元904年,蜀守将张武在夔门“作铁链,绝江中流,立栅于两端,谓之‘锁峡’”。

正史记载张武在瞿塘关设置铁索以锁峡,已是近300年后的事了。

三峡蓄水前,夔门前宋朝徐宗武锁峡的石孔、碑刻和铁柱都还在。

现在,那两根锁江铁柱已搬迁到高处,长江南岸江边拴铁链的石孔已淹没在江中。

古时候在夔门的江上建桥是为了战争的需要,是当成军事工程来建的,夔门因为滩多水急,高峰对峙,是一道天险,后来人们又在夔门前的江面上拉起铁链,建了浮桥,在桥上施“战床于上”,因而要想从水上通过夔门,十分困难。

北宋初年,在统一全国的战争中,宋太祖赵匡胤派大将刘光义、曹彬率师进军西南。

在出发前,赵匡胤叫人找来一张地图,指着地图上一个地方说,你们知道这儿是什么地方?这是夔门,除了山高水险,这儿还有锁江的铁链,铁链上架了一座浮桥浮桥上设了三重敌棚,所谓敌棚,就是用木头搭建的一些活动堡垒,而且在两岸安放了无数火炮,所以,要从长江上攻取夔门,十分困难。

你们记住,进军到夔门前时,切不可以乘船进攻

而是要先从岸上袭击浮桥,等到站稳了脚跟,然后再陆地上水上同时进攻,才能取得胜利。

刘光义、曹彬记住了宋太祖的话,进军到三峡时,在离夔门还有30里的地方,便让部队舍舟登陆,从陆地上夺取了浮桥,才重新乘船西进。

明洪武四年,也就是公元1371年,明太祖朱元璋派兵进攻割据川东的明玉珍。

为了确保夔门不失,当时的蜀军除了设有拦江铁索外,还在瞿塘峡口,北依羊角山,南倚南城寨,凿两崖石壁,牵起缆绳建了三座悬空飞桥。

桥上铺设木板,安放了“炮石木竿铁铳于其上”,两边桥头也安放了大炮。

这一悬空飞桥比从前的浮桥高,也不怕江中汹涌的江水。

明军将领杨�也学宋代的军队一样,不正面进攻

军队到了瞿塘峡东边的大溪,停止前进。

然后兵分三路,一路从南岸翻白盐山袭击南城寨,一路从北岸翻过赤甲山进攻羊角山,自己带人从正面进攻

这一次守卫夔门的蜀军早有准备,分路反击,明军大败而回,只得退回归州, 也就是现在的湖北秭归。

后来明军将领汤和、廖永忠再次进军夔门

哪知江水陡涨,汤和只好在瞿塘峡东面的大溪驻下来,想等江水稍退后再进攻

当时的朱元璋知道了,担心拖下去不利。

这时从川北进攻的明军,进军很快。

于是朱元璋就给汤和下了道诏书,说,“现在北边的军队已经打到汉中一带了,你要抓紧进攻,形成水陆夹击,让其首尾受敌,平定蜀人的时机到了,我过去曾给你说过如何进攻夔门的事,要从陆上进攻,你还记得么?不要害怕,要抓紧进攻

”在这种情况下,汤和还是犹豫不决。

这时候,廖永忠悄悄派了几百人,带着干粮饮水,穿着黑衣服和蓑衣,利用山上草木丛生隐蔽,翻过悬崖峭壁,偷渡过关,跑到蜀军的后方。

然后再水陆两支人马上下夹击铁锁关,才攻占了夔门

朱元璋对汤和在夔门进军迟缓很不满意。

后来,在平蜀后犒赏三军时,奖赏了廖永忠,没理汤和。

抗日战争时期,日军打到三峡东部地区,奉节成了抗日前线,当时的驻军在夔门的不少山洞里,隐藏了大炮, 1939年,巴万要塞区指挥部从万县移驻奉节。

1941年,在奉节成立夔巫师管区,第六战区也在奉节成立警备司令部。

后来,日军未到夔门,不然,这里真有一场旷古未有的决战。

“夔”字的三种解释      在历史文献上,夔字至少有三种形象。

一种是神,第二种是怪,第三种是人。

有的学者认为,夔是神的化身,是三千多年前殷商氏族的图腾

在原始社会氏族社会中,由于人们无法认识自然界的种种变化,他们寻求一种精神上的寄托,求助于神灵。

相信他们的氏族与某种动物、植物或者一种神怪之间存在一种特殊的亲密关系。

认为自己和氏族的起源与它们有关联,于是就产生了图腾

过去,人们认为殷商氏族的图腾是鸟,《诗经》中就有“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这样的诗句。

《诗经》成书于春秋时代,是后人加工整理过的文学作品。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神话应该是很晚的,不是殷商氏族最原始的神话。

图腾作为氏族的标志,最初一般是野兽,后来是半人半兽。

殷商的早期图腾应该是动物成半人半兽的神。

在甲骨文中,有“高祖夔”的记载

在甲骨文中称作高祖的还有“高祖乙”, 从夔与他并称来看,夔一定是商的先祖,夔比玄鸟更原始,商的早期图腾是半人半兽的神,具体来说,就是夔。

第二种观点,说夔是一种精怪。

《山海经・大荒东经》云:“东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

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橛以雷兽之骨,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

”   从上述描述中我们大致了解了夔这种神怪的形象。

有的说是人脸龙身;有的说是人脸猴身;有的说它像龙,所以有夔龙的说法;有的说像牛,于是又有了夔牛这样的名称。

夔龙也好,夔牛也罢,都是十分厉害的怪物。

从水中进出就要带来大风大雨,其目光像太阳那样耀眼、像月亮那样明亮,声音如雷鸣。

黄帝用它的皮蒙鼓,敲一下,威震五百里。

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两种说法外,夔的第三种形象,是我国音乐的创始人。

据《尚书・舜典》上记载有这么件事:舜帝让有个叫夔的人主管音乐和舞蹈,并让夔用乐、舞教育年青人。

听了舜的要求后,夔很爽快地答应了,并说,我只要敲击起石片或石块,人们就会酣歌狂舞,犹如各种鸟兽飞舞跳跃。

这种“百兽率舞”可能就是最原始的图腾舞,夔就是这种舞蹈背景音乐的原创者。

夔门的由来   那么这个“夔”字,又是怎么成了三峡中的一个地名的呢?   据东汉末年的著名学者宋忠记叙:“归即夔,归乡盖夔乡矣。

古楚之嫡嗣有熊挚者,以废疾不立而居于夔,为楚附庸,后王命为夔子。

”就是说,楚国皇后所生皇子熊挚,因为有残疾而不能作事就居住在夔这个地方,为楚的一个附庸,后来楚王就叫他为夔子。

据王健强先生在《古归国探源》中考证,熊挚的夔子国大约有200年的历史,开始治地在巫山,后来又迁到秭归的香溪,所以香溪古名夔城。

夔子国古名归国,而且熊挚到这里之前就有了。

最早的归国是什么时候呢?大约是商王武丁时代,也就是说,距今已有3200多年的历史了。

有本《三峡文史纵横》的书,认为三峡人的“始祖是夔人”。

据《左传》记载:鲁僖公二十六年,即公元前634年,“夔子不祀祝融与鬻熊,楚人让之,对曰:‘我先王熊挚有疾,鬼神弗赦,而自窜于夔,吾是以失楚,又何祀焉?’秋,楚成得臣、斗宜申帅师灭夔,以夔子归。

”   祝融是神话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三皇之一,鬻熊是祝融氏的后代,传说周文王把他当作老师。

到了周成王大量分封异姓诸侯时,鬻熊已经去世了,封他的曾孙熊绎于楚地,子孙都以熊为姓,所以楚人以祝融为远祖,鬻熊为始祖。

夔子不祭祀祝融和鬻熊,也就是不祭祀祖宗,所以楚王要责备他,夔子却回答说:“我们的先王熊挚有病,鬼神不肯赦免他,所以自己跑到了夔这个地方,我国因此而失掉了楚国的救助,那么我们还祭祀什么呢?”夔子不仅不祭祀,还发泄不满,楚王当然不高兴。

秋天,楚王叫人率领军队把夔国灭了。

虽然夔子国灭亡了,夔的子孙以国为姓,现在仍然还有夔这个姓。

楚国后来又被秦灭了,秦王朝在这里设巴郡,蜀汉改为巴东郡,到唐代时命名为夔州。

州治在今重庆市奉节县。

从此,夔字就又在三峡落地生根了。

瞿塘峡的两岸高峰对峙,状若两扇大门。

而且,这儿又是进出西南地区的门户,所以,人们把瞿塘峡称为夔门

宋代诗人陆游在他的《风雨中望峡口,诸山奇甚戏作短歌》诗中就写过这样的诗句:“白盐赤甲天下雄,拔地突兀摩苍穹。

”白盐和赤甲就是夔门两岸的高峰,所以,后来才有了“夔门天下雄”的美誉。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