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今议]古语今说谈上合

古人说:“待富贵人,不难有礼而难有体;待贫贱人,不难有恩而难有礼。

”   古人就是厉害,总结得真好!怪不得蒋百里先生上个世纪30年代初去德国考察,一位熟悉中国文化德国将军说:“我佩服古代的中国人,不佩服现代的中国人。

”但他和蒋百里先生深谈后,对蒋百里先生肃然起敬。

但现代的中国人能让人敬佩的太少了。

老曹这一生最敬佩的人就是周大先生,别看他老人家个小,但骨头死硬死硬的。

周大先生小事也做得很好,他老人家朱安女士结婚那么多年,却从没亲近过一把,朱安女士想为他老人家生点什么,把名分再坐实些,都办不到。

老人家认识许广平先生之前,为了抑制各种欲望,冬天愣是不穿棉裤,那时候的北京多冷啊,比现在可要低好几度。

人一冻,就啥也不想了。

以上的话语稍微有些离题,老曹再拉回来。

曾国藩说过,左宗棠没发达时,“待富贵人最有体”。

从不自轻自贱,把“度”掌握得非常好,既展示了才华,还没冒犯对方,让人不敢小看,反生敬重。

这个世界上,许多人,见了比自己富贵的人,都要摇尾。

老曹大多数时候,还能把握住自己,但前几天在一个什么展上,见了一个富贵且有几分才华的家伙,老曹也轻轻地摇了两下尾巴。

因为当时大家都在摇,大气候使老曹把原则丧失了。

回到家,冷静下来,直想扇自己!后悔得不得了。

成了“右宗棠”!   某朝一个皇帝好书法,也还行。

此朝一位大臣书法牛气

一日,皇帝刚泡完一个靓妞,正高兴,把书法牛气大臣叫来,问:“我的书法和你的书法,谁的更牛些?”   书法牛气大臣沉吟一下:“陛下的书法在历朝历代的皇帝中是最牛的,臣的书法在历朝历代的大臣中是最牛的。

”   皇帝老儿听后,大笑。

您瞧,这“马屁”拍得多么得体,自家的尊严身份也没丢失。

这事让老曹想起抗战胜利后,傅斯年先生等民主人士代表第三种力量去延安访问斡旋,傅斯年先生是著名的学人和民主斗士,经常直言不讳地批评蒋政权的大小官吏甚至包括蒋本人。

一天,傅斯年先生毛主席闲聊,毛问傅:“你们和我们在蒋委员长眼里是什么地位?”   傅斯年先生狡黠地一笑:“你们是项羽刘邦,我们是陈胜吴广。

”   毛主席满意地大笑。

傅斯年先生也很会说话啊。

五四运动时,傅斯年先生是著名的学生领袖,毛主席则在北大图书馆打工,后来回长沙办《湘江评论》,顶起湖南,才应了那句“中国不可一日无湖南”的箴言,这话的后半句是“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

但在五四时,毛主席是仰慕傅斯年先生的。

自己有100万,施舍给穷人10块钱容易做到,但让你平等地对待被施舍的穷人,就不容易做到了。

这方面穷人也有责任,富人的某些毛病有时是穷人惯出来的。

君不见生活中、电视里穷人富人握手时,穷人总是双手紧紧搂住富人的一只手,半天还舍不得放开,其实富人心里早就腻歪了。

久而久之,富人就习惯了,穷人也都学会了。

老曹从不做这等傻事,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看到自己的长处,就容易“有体”;想到自己的上面还有许多人,就容易“有礼”了。

■   【明明荐自《老曹有话就要说》】。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