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雁]大雁鹅苗

大雁是雁属鸟类的通称,共同特点是体形较大,嘴的基部较高,长度和头部的长度几乎相等,上嘴的边缘有强大的齿突,嘴甲强大,占了上嘴端的全部。

颈部较粗短,翅膀长而尖,尾羽一般为16~18枚。

体羽大多为褐色、灰色或白色。

全世界共有9种,我国有7种,除了白额雁外,常见的还有鸿雁、豆雁、斑头雁和灰雁等,在民间通称为大雁

大雁是人们熟知的鸟类类群之一,在迁徙时总是几十只、数百只,甚至上千只汇集在一起,互相紧接着列队而飞,古人称之为雁阵。

雁阵由有经验的头雁带领,加速飞行时,队伍排成人字形,一旦减速,队伍又由人字形换成一字长蛇形,这是为了进行长途迁徙而采取的有效措施。

当飞在前面的头雁翅膀在空中划过时,翅膀尖上就会产生一股微弱的上升气流,排在它后面的就可以依次利用这股气流,从而节省了体力。

头雁因为没有这股微弱的上升气流可资利用,很容易疲劳,所以在长途迁徙的过程中,雁群需要经常地变换队形,更换头雁

它们的行动很有规律,有时边飞边鸣,不停地发出伊啊,伊啊的叫声。

迁徙大多在黄昏或夜晚进行,旅行的途中还要经常选择湖泊等较大的水域进行休息,寻觅鱼、虾和水草等食物。

每一次迁徙都要经过大约1~2个月的时间,途中历尽千辛万苦。

它们春天北去,秋天南往,从不失信。

不管在何处繁殖,何处过冬,总是非常准时地南来北往。

我国古代有很多诗句赞美它们,例如八月初一雁门开,鸿雁南飞带霜来。

陆游的雨霁鸡栖早,风高雁阵斜;韦应物的万里人南去,三春雁北飞。

(《南中咏雁》),孟春之月鸿雁北,孟秋之月鸿雁来《吕氏春秋》等。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