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设施园艺发展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摘 要 海南省设施园艺发展较晚,但发展势头迅猛,在叶菜类蔬菜越夏栽培瓜菜冬春反季节栽培及花卉生产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本文综述了海南省设施园艺的地位及发展的现状,指出目前还存在缺乏设施专用品种、引进的设施结构类型水土不服、无公害生产体系欠缺和设施抗灾减损能力不足,环控能力差等主要问题。文章认为,为实现海南设施园艺业可持续稳定的发展,政府应加大资金和政策扶持的力度,加强农民无公害生产意识,提高管理技术水平,重视设施专用品种选育工作,发展冬夏兼用型大棚,在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大背景下发展都市农业,利用海南省优越的气候条件使设施园艺发展为低能耗生态产业,成立行业协会,同时提高采后处理技术水平。

关键词 热带地区设施园艺发展现状 ;可持续发展策略。

分类号 S62。

Present Situation of Protected Horticulture in Hainan and Its Strategy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IAN Libo SHANG Sang ZHANG Yan MU Dawei。

(Ministry of Education Key Laboratory of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Utilization of Tropical Crop Germplasm Resources, Hainan University, Haikou, Hainan 570228)。

Abstract Protected horticulture developed relatively late, but keeps good momentum and plays a huge role in leaf vegetable cultivation over summer, cucurbitaceous vegetable out—of—season cultivation in winter and spring and flower production. In this paper, the status and present situation of protected horticulture in Hainan was summarized, the major problems were pointed out such as the deficiency of special varieties for protected horticulture, the introduced facilities types were not suitable, the deficiency of non—nuisance production system and insufficient of the capacity for resisting natural disasters and environmental control ability was weak and so on. The paper pointed out that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and stable development of protected horticulture in Hainan, the local government should enforce the funds and policy supporting, enhance pollution—free production consciousness of farmers, improve management technique level, pay attention to the work of special varieties breeding for protected cultured, develop the greenhouse suit for summer and winter, develop urban agriculture in the context of building international tourism island, develop the protected horticulture to be a lower energy consumption and ecological industry by taking advantage of excellent climatic conditions, establish industry association and improve the post—harvest technology level at the same time.

Keywords tropical area ; protected horticulture ; present situation ; strategy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设施园艺是指在不适宜园艺作物生长发育的寒冷或炎热季节,利用保温、防寒或者降温、防雨设施、设备,人为地创造适宜园艺作物生长发育的小气候环境,不受或少受自然环境影响而进行的园艺作物生产[1]。发展设施园艺可推进农业现代化,可调整农业结构,使农民增收,也是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园艺产品周年不间断供应的有效措施。据相关资料统计,截至 2010 年底,世界设施园艺总面积约为 406万hm2,中国设施园艺面积已突破350万hm2,总面积居世界第一[2—5]。80年代设施园艺主要在“三北”地区发展,而目前正向南方迅速扩展,发展势头已超过北方[4]。

海南省属中国冬暖区,园艺设施内无需使用加温设备,设施可一年四季运行,利用效率高,因此在该地区发展设施园艺具有节省能源、投资少、效益高的特点[6]。热带地区设施园艺发展速度以前比较缓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其气候条件好。人们一直把海南看作是“天然大温室”,四季如春,年平均气温22~26℃,日照时间长,光热充足,雨量充沛,气候条件优越,不需要发展设施园艺,但是海南农业气候灾害较多,极端高温(35.7℃)、低温(5.1℃)条件不适合绝大多数作物生长,需利用设施保温或降温;5~11月为台风多发季节,台风夹杂暴雨造成的风害和涝灾往往是农业生产的最大威胁,热带地区的雨季,同时也是农作物生产的淡季;长期的高温高湿正是各种病虫害发生的最佳条件;气温高,蒸发量大,如要发展节水农业,必须利用保护设施。鉴于以上原因,在热带地区发展设施农业迫在眉睫。

热带地区设施农业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利用热带地区冬春气候优势,由露地栽培逐步向设施农业发展生产热带水果和反季节瓜菜,随着国际旅游岛的建设,海南岛逐步发展成为全国重要的瓜果菜供应和国家南繁育种基地。

1 海南省设施园艺发展现状。

1.1 设施园艺基础建设有了很大的进步。

热带地区的现代化大型温室较少,主要是简易保护设施。近年来一些科研、教学单位逐渐兴建了一些现代化温室,主要有平拉膜温室、锯齿形的现代温室,内部配置了较为完善的自动控制系统。但在生产中,仍以遮阳网覆盖栽培、防虫网覆盖栽培、防雨棚覆盖栽培、简易竹木结构的大棚或简易钢管结构的拱圆形连栋大棚为主[6—7]。遮阳网具有良好的遮光降温效果,还具有防暴雨冲击、防台风的效果,是热带、亚热带地区理想的、最常用的覆盖材料[4]。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简易保护设施,使热带地区园艺生产从冬天拓展到了夏天,实现了全年安全生产。2010年海南省利用现代农业发展资金,补贴瓜菜设施大棚建设,新建面积2 000 hm2。截至2011年底,海南全省温室大棚设施栽培瓜菜面积达到1.2万hm2。

1.2 设施园艺的技术支撑体系逐渐完备。

海南省从90年代末开始发展设施农业,1999年吴明珠院士利用无土栽培技术开发出“哈密瓜南移生产技术”,对海南设施农业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8]。近年来,海南省南部地区的农民大力发展大棚设施栽培甜瓜、西瓜、花卉等产业。2008年设施甜瓜栽培面积2 733 hm2,设施西瓜1 200 hm2,设施花卉1 627 hm2[9]。设施花卉以石斛兰、卡特兰等热带兰花为主。2006年海南通过瓜菜塑盘和营养袋育苗已占蔬菜种植总面积的60.3%,并积极推广地膜覆盖栽培大棚栽培、喷滴灌等技术,栽培面积达4.91万hm2。海南岛外的投资商带来了资金和技术,带动了海南设施园艺业的快速发展,提升了菜农的技术水平。2006年地处热带的原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建立了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主要为热带地区培养设施园艺设施工程方面的专业人才。随着海南设施园艺业的快速发展海南省本地从事温室工程行业的企业及设施园艺相关的农资企业也在不断成长。

1.3 设施园艺的产业效益不断扩大。

大部分热带地区的经济条件落后,农业企业规模较小,对设施农业的投入规模不大。海南全省设施园艺生产种植面积很小,利用设施技术生产种植作物很少,但利用设施技术生产的香草兰、西瓜、哈密瓜正在成为海南品牌产品[8]。热带地区一年可栽培三季水稻,利用中稻或晚稻后茬,发展简易竹木大棚栽培瓜果蔬菜,实现“千斤粮万元菜”的粮菜轮作复种模式,为占人口多数的农民的经济和食品安全保障提供了新活力。如海南屯昌利用水稻的后茬,防雨棚栽培苦瓜,间种辣椒,种植面积达到了0.07万hm2,创立了自己的品牌,农民增收,经济效益显著。2009年海南省设施农业得到较快发展大棚瓜菜种植面积达到8 600 hm2,全省设施农业销售收入约12.50亿元,每公顷平均产值10.5万~15.0万元。

1.4 设施园艺的产销状况逐渐好转。

海南岛冬季设施栽培面积较大,栽培作物种类和广东一带接近,如同期上市,会造成农产品滞销,流通渠道不畅,价格不稳定,高产而不高效,2010年1月椒类产品出现品种性滞销和区域性滞销现象,泡椒价格持续低迷,每公斤0.8~1.0元左右,出现卖难问题。为解决设施园艺产品销售问题,政府部门多次组织代表团参加全国优质农产品展销会,国家有关部门决定开通了海南瓜菜运输“绿色通道”,加强省内外市场信息网点建设,多渠道、多形式搞运销,海南省“冬交会”的举行为设施园艺产品的销售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 热带设施园艺存在的主要问题。

设施园艺属于高投入、高技术、高风险、高产出生产经营模式,是资金和技术密集型的复合型产业。它的发展受到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基础条件的制约。

2.1 缺乏设施专用品种。

设施园艺研发能力薄弱,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科研机构极少,对适应热带特点的设施工艺、作物品种及栽培技术、市场需求等没有进行系统的研究。以热带兰花业为例,尽管各级政府不断推动,可是研发跟不上,仍然不能有效地开发出优良的热带兰花品种,主要种植云南、四川、广东、广西均生产的石斛兰和卡特兰,市场竞争力不强[7]。夏秋季没有适合设施栽培的耐高温高湿型蔬菜品种,每到夏季大部分设施闲置,造成了夏秋季成为蔬菜供应的淡季,尤其是果菜类蔬菜,如黄瓜、番茄、青椒等蔬菜,主要依靠内地供应。夏秋季内地蔬菜市场供应充足,价格较低,但热带地区因运输等各种中间环节费用的增加,造成菜价上扬。冬春反季节蔬菜也缺乏相对耐低温弱光、抗病虫的设施专用品种,利用露地品种设施栽培,病虫害发生严重,于是加大了农药的使用量和使用频率,农残过高的情况非常严重,不利于蔬菜的安全生产

2.2 引进的设施结构类型水土不服。

本地自发建造的园艺设施结构简单,造价低,生产过程中环境调控耗能少,但建造材料以竹木为主,抗风能力差,使用寿命周期短。

从现有引进的温室类型来看,夏季如设施内仅靠自然通风,通风量不足,热蓄积严重,降温困难,温度常常达到40~50℃,很难进行生产,如采用湿帘风机等降温措施,则耗费大量的电能,运行成本较高,对于栽培普通蔬菜的农户来讲,生产成本太高,农户负担不起。针对热带、亚热带地区气候特点,开发新的设施类型,降低能耗,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夏季通风降温效果,成为热带地区设施研发的重点和难点。

2.3 无公害生产体系欠缺。

热带地区常年高温,缺少天然抑制病虫害的逆境,病虫害发生严重,加上农民无公害生产意识淡薄,生产技术水平低下,为了使农产品的卖相好,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药,或过量施用农药,或者还不等农药的安全间隔期过去就采摘上市,经常出现农药残留量超标或检出禁止使用农药的事件,如2010年的“毒豇豆”事件,给农民和消费者都带来了巨大损失。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