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当“村官”的就业意愿和就业动机调查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为了更好地向农村地区输送优秀人才,“大学生村官计划”应运而生。笔者通过对1963名大连市高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深入地分析了他们参与“村官选聘的意愿和动机。结果显示:目前大学生对我国“大学生村官政策的认知程度普遍不高;参与“村官选聘的比例较低,且呈现出多元化的就业动机。针对上述问题,尚需通过政府、高校学生的多方努力,以推进“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就业意愿;就业动机

[中图分类号]C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11)11-0062-03。

大学生村官计划”将引导和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与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既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人才保障,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自海南省1999年启动“大学生村官计划”开始至今,该项计划逐渐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2008年4月中共中央组织部、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保障部联合发布了《关于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意见(试行)》,提出自2008年开始,用5年时间选聘10万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至此“大学生村官计划”已经上升到国家人才发展战略的高度[1]。2010年4月,中组部又下发了《关于下达2010年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选聘名额的通知》,明确至2012年中央政府财政补助的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选聘名额由10万名增至20万名,这标志着“大学生村官计划”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在任的“大学生村官”总数已经达到22万人,按此趋势,全国在任“大学生村官”总量将可能稳定在30万人左右[2]。面对国家对“大学生村官”需求的快速增加,高校大学生如何看待“村官”?他们针对“村官”的就业意愿如何?他们为什么愿意或不愿意参加“村官选聘?目前国内较少有这方面的研究。

本研究以大连市高校大学生为例,围绕大学生对“村官政策的认知度,以及就业意愿和就业动机进行调查,以期为正确引导大学生参与“大学生村官计划”提供有益的对策建议。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工具。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在问卷开篇对“大学生村官政策进行了比较详细的介绍。问卷主体共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基本情况调查,涉及调查对象的性别、年级、政治面貌、生源地、院系等基本情况;第二部分为大学生对“大学生村官政策的认知程度调查,主要用于研究当代大学生对“村官”的了解程度、信息获取途径、前景看法等问题;第三部分为大学生当“村官”的就业意愿与就业动机调查,主要涉及大学生对“村官选聘的参与意愿、参与动机、评价及相关意见等关键问题。

(二)调查对象和调查方法。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主要为已经开始面临就业问题的在校的大四和大三学生。在大连市四所高校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发放问卷。具体的问卷发放方式是首先与各高校学生会干部取得联系,在每个高校随机抽取10个院系,每个院系分别调查大四和大三学生各30人。然后采用院系专人负责的方式,将问卷发放到调查对象的寝室,督促其认真填答,并负责回收问卷。

本研究共发放问卷2400份,回收问卷2168份,其中有效问卷1963份,回收率为90.3%,有效回收率为81.8%。其中,男生1354人(69.0%),女生609人(31.0%);党员326人(16.6%),团员1565人(79.7%),群众70人(3.6%),信息缺失2人(0.1%);大四学生1031人(52.5%),大三学生928人(47.3%),信息缺失4人(0.2%);来自城市的学生1184人(60.3%),来自农村学生754人(38.4%),信息缺失25人(1.3%);文科学生239人(12.2%),理科学生240人(12.2%),工科学生1484人(75.6%)。

二、数据分析结果。

(一)大学生对“大学生村官政策的认知度。

1.了解程度。

调查的1963人中,仅有2.0%的学生选择“很了解”,19.5%的学生选择了“比较了解”,“不太了解”和“完全不了解”的比例达到78.5%,表明大学生对“大学生村官政策了解程度普遍不高。这既与政策的宣传力度不够有关,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今大学生村官”的关心程度不高。

从表1看,大四学生选择“很了解”和“比较了解”的比例为23.1%,大三学生选择“很了解”和“比较了解”的比例为19.6%,说明毕业年级的学生相对更加关注“大学生村官政策

2.信息获取途径。

我们对在“是否了解大学生村官政策”一题中选择“很了解”和“比较了解”的学生又进行了调查,以识别他们的信息获取途径。通过统计得出的结论:

大学生了解大学生村官政策的主要途径为网络、电视电台和报纸,而依靠学校宣传来了解村官”相关政策学生比例仅为22.4%。由此可见,为更好的开展“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宣传,一是应该充分利用大学生经常接触网络的特点,加大网络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大学生了解村官政策;二是加强学校层面的宣传教育,使得大学生对“村官政策的重要性及其具体的内容有正确的认识,拓展学生对“村官政策内涵理解的广度和深度。

3.“村官”作用和社会地位认知。

在所调查的1963名大学生中,认为“大学生村官”将有利于新农村建设的占35.6%,近一半的学生认为村官农村能够发挥的作用有限,16.3%的学生认为村官不能改变农村的面貌。在对“大学生村官”社会地位的看法上,仅5.6%的学生认为较有社会地位,58.6%的学生认为社会地位一般,5.1%的学生认为没有社会地位,而30.7%的学生表示对“大学生村官”的社会地位没有明确的看法。

调查结果可知,大学生对“村官”的作用和社会地位的认同度不高,这也可能成为阻碍大学生参与“村官选聘的原因之一。

(二)大学生当“村官”的就业意愿和就业动机

1.就业意愿。

调查设计了“你将来是否愿意去参加‘大学生村官选聘考试”这一问题,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发现:第一,选择愿意参加“村官选聘考试的学生只占13.0%,其中女生选择愿意的比例(16.3%)明显高于男生(11.5%);党员选择愿意的比例(16.7%)明显高于非党员(12.2%);城市学生选择愿意的比例(13.4%)略高于农村学生(11.9%)。第二,将近半数的同学(48.1%)选择“视情况而定”。为了进一步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本研究将不同选择的学生群体与他们对政策了解程度,以及他们对“村官”社会地位的看法分别进行了列联表分析,结果如表2和表3所示。

通过分析发现,越了解政策学生愿意参与“大学生村官选聘的比例就越高,而比较不了解和不太了解村官政策大学生对是否会参与“村官选聘选择视情况而定的比例分别为51.9%和47.0%;越认同“大学生村官”社会地位的学生愿意参与选聘的比例就越高,而认为社会地位一般和不清楚的大学生中选择“视情况而定”的比例最高。由此可见,对政策的不了解和对“村官”的社会地位的认同程度不高可能是导致大学生“视情况而定”的两项主要原因。如果加大宣传力度,提高那些不太了解和完全不了解政策大学生对“村官政策的认知度,以及改变大学生对“村官”的看法,应该可以提升大学生当“村官”的就业意愿。

2.就业动机

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发现:大学生愿意参加“村官选聘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一个很好的基层锻炼机会,可以提升自我素质”、“实现自我价值、为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和“为进入仕途作铺垫”。而选择“不愿意”的学生不参与选聘的主要原因则是“不理解农村复杂的环境和文化,得不到村民的理解支持”、“薪资、待遇太低”、“政策保障力度不够,村官就业存在问题”(如图1和图2所示)。同时我们也发现大学生村官”不再享受公务员考试加分政策的变化仅对愿意参加选聘的39.1%的同学没有影响,而对大部分同学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全部参与调查学生中有66%的同学认为大学毕业生去当“村官”,国家应该给予优厚的政策,假如国家不再给予优惠政策,仅有13.5%的大学生认为社会上仍会出现“村官热”。这说明各种优惠政策是吸引大学生参与“村官选聘的一个内在的主要原因。

三、结论与建议。

(一)调查结论。

本研究利用翔实的问卷调查,实证分析了大连四所高校的在校本科生对“大学生村官”的认知程度、就业意愿和就业动机。研究得出以下几点结论:第一,尽管“大学生村官”已经成为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一条很重要的渠道,但是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学生对“村官政策的认知程度是比较低的,仅有五分之一的学生了解或比较了解村官政策;同时大学生对“村官”的作用和社会地位的认同度普遍不高。第二,有13%的在校大学生愿意参加“村官选聘考试。自我锻炼,自我实现,进入仕途,以及国家的各项优惠政策是吸引大学生报考“村官”的重要动机;而环境复杂、待遇以及再就业问题是阻碍大学生参与“村官选聘的重要原因。第三,对大学生村官政策的不了解以及对“村官”的社会地位的认同度不高,是造成大学生对是否参与“村官选聘犹豫不决的重要原因。

(二)相关建议。

农村地区输送优秀人才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客观需要,而“大学生村官”在其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参与主体的大学生对这项政策的认知程度如何,他们是否愿意加入“村官”队伍,他们是怀着什么样的心态成为“村官”,决定了“大学生村官计划”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想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政府、高校学生自身的共同努力。

1.完善机制,多方激励。

本次调查发现,大学生愿意做“村官”的主要原因一是农村环境复杂条件艰苦,大学生担心难以融入其中;二是安置退出不明,发展前途困惑;三是经济待遇偏低。针对这些问题,尚需要政府部门建立有效的引导和激励机制。

针对“村官”的再就业问题,应不断完善用人机制,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退的人才流动机制。首先应坚持“能岗匹配”原则,岗位配置应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专业特长;其次用清晰的职业发展前景去吸引更多的在校生,例如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解决“大学生村官”的身份尴尬问题[3],这会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提升在校生对“大学生村官”社会地位的认同;继续深化各级政府机关及事业单位每年拿出一部分招录名额专门面向“大学生村官”的扶持政策;支持“大学生村官农村创业计划。政府还应出台一系列的保障和激励措施,使“大学生村官”可以享受到相应的岗位津贴、地区津贴和生活补贴等,使他们在物质待遇上得到一定的保障。同时制定相关的激励“大学生村官”长期扎根农村做贡献的优惠政策和措施,为他们提供实现自身价值和理想的发展空间。

2.广泛宣传,加强引导。

调查结果显示对政策的不了解是将近半数的大学生对是否会参加“村官选聘摇摆不定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在“大学生村官政策宣传的时机、方式、内容、途径等方面加以改进,可能就会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愿意加入“村官”队伍。从图1看,大学生了解村官政策的主要途径是网络、电视或电台和报纸,通过学校宣传了解村官政策的比例仅为22.40%。高校作为“大学生村官”培养的主要阵地,应充分发挥其宣传教育功能。比如将对“大学生村官政策的解读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内容之一,将“大学生村官”扎根农村的典型事迹带入课堂,感染学生;在就业指导中,适量增加“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宣传讲解[4];利用学校的校内网络、校园广播台、校园报纸等校内资源宣传国家政策、先进事例,如国家的“大学生村官政策、惠农政策以及在这些政策的引导下出现的“大学生村官”的先进事例、农民增收、农村基层政权组织日益规范和民主等成功个案,进而对大学生起到宣传、鼓舞的作用。另外,很多高校都会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果能更多的将实践地点选在农村,鼓励大学生走进农村,将会提升大学生尤其是城市大学生农村了解,也就可以提高大学生对“村官”的了解和参与意愿。

3.准确定位,端正认识。

虽然调查显示自我锻炼、自我实现是大学生当“村官”的重要原因,但是也有很多人选择了为进入仕途作铺垫、考取公务员和读研究生,这些可能是现下大学生选择“村官”更为现实的原因。王志刚、于永梅(2010)针对702名“大学生村官”的调查发现,这些村官中有半数以上在未来打算报考公务员,有近两成期望考研或者到公司工作,而愿意扎根农村、继续当村官的比例不足15%[1]。由此可见,抱着“先就业,后择业”的想法,把选择“村官”工作作为他们“曲线就业”的一个跳板的大学毕业生确实不在少数。针对这种情况,一方面,政府相关部门应该把好“入口关”,并建立退出机制。既注重规范“大学生村官选聘工作,把真正有意扎根基层、服务基层的大学毕业生充实到第一线,又通过退出机制将那些不适合新农村建设的村官及时释放于组织之外,进而在毕业生参加“村官选聘之前就可以通过政策的宣传让大学生端正态度。另一方面,对于有意选聘村官”的大学毕业生而言,自身应该对村官工作有准确定位,在深刻理解我国“大学生村官工程”背后所蕴含的机遇以及村官工作的重要性的同时,也应意识到在公务人员趋于饱和的大背景下,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对“大学生村官”的吸纳能力毕竟是有限的,而选择在农村自主创业才是最能体现“大学生村官”价值的途径。这就需要大学生在参加选聘之前就端正认识,做好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准备,在校时就练好基本功,这样才能做到脚踏实地,真正在村官岗位上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新农村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也为自身价值的实现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志刚,于永梅.大学生村官的择业动机、满意度评价及长效发展机制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0,6:87-96.。

[2]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编写.2011中国大学生村官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3]曾国平,张甲庆,赵璨等.新农村建设中的大学生村官多元化激励体系[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

[4]张淑春.高校培养大学生村官长效机制的探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5):48-50.。

责任编辑杜福洲。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