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HPLC―MS/MS法测定雷公藤甲素人血浆蛋白结合率

[摘要] 目的 研究雷公藤甲素在人血浆中的蛋白结合率。

方法 采用UHPLC—MS/MS法测定透析内液及外液雷公藤甲素浓度,同时估算其与人血浆蛋白结合率。

结果 雷公藤甲素的线性关系、精密度与准确度、提取回收率和稳定性均符合方法学要求。

实验结果表明,雷公藤甲素低、中、高(0.8、0.4、0.2 μg/mL)3个浓度中,雷公藤甲素的人血浆蛋白结合率分别为(88.61±1.45)%、(89.28±2.64)%、(88.67±1.59)%。

结论 雷公藤甲素与人血浆具有高强度蛋白结合率。

毕业论文网   [关键词] 雷公藤甲素血浆蛋白结合率;平衡透析法;超高效液相串联质谱   [中图分类号] R9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6)07(c)—0046—04   雷公藤甲素(Triptolide)为卫矛科木质藤本植物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中分离得到的环氧化二萜内酯类成分,是雷公藤中的活性成分之一[1—3]。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雷公藤甲素具有一系列药理活性,如抗炎、抗肿瘤、免疫抑制等药理作用[4—7],其中其显著的抗肿瘤活性越来越得到临床的认可,是潜在的抗肿瘤候选药物。

但是,雷公藤甲素治疗窗十分小,同时,在临床治疗中常常出现多种不良反应。

另外,有研究表明,雷公藤甲素不仅是雷公藤制剂的有效成分而且也是有毒成分[8—10]。

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率是药动学主要参数之一,和药物的疗效有重要的关系。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未见雷公藤甲素有关血浆蛋白结合率的报道。

本试验采用平衡透析法研究雷公藤甲素在人血浆蛋白中的结合率,并建立UHPLC—MS/MS法测定雷公藤甲素在人血浆中的浓度,为进一步开展药代动力学研究提供借鉴。

1 仪器与材料   Agilent G6430 LC—MS/MS液质联用仪(美国Agilent公司,所配高效液相仪为Agilent 1290);MassHunter数据处理系统(version B.05.00);CentriVap离心浓缩仪(美国照生公司);WH—2微型旋涡混合仪(上海沪西分析仪器厂);十万分之一电子天平(德国赛多利斯公司);Maxima 超纯水机(美国基因公司);Biofuge PrimoR冷冻高速离心机(德国Heraeus公司);透析袋(美国联合碳化公司,14000 D,压平宽度25 mm);病毒灭活冰冻人血浆(江苏省血液中心)。

对照品雷公藤甲素(批号111567—201404,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泼尼松龙(批号100153—201405,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实验用水为哇哈哈纯净水。

2 方法   2.1 色谱质谱条件   Phenomenex Gemini C18色谱柱(3 μm,100 mm×2.0 mm);流动相:甲醇—0.1%冰醋酸水溶液(含2 mmol/L醋酸铵)=75∶25;流速:200 μL/min;柱温:35℃;进样体积:2 μL。

离子源:电喷雾电离源(ESI);正离子方式检测;定量模式:多反应监测(MRM);干燥气温度:400℃;毛细管电压:4000 V;雷公藤甲素的裂解电压(Fragmentor)及碰撞电压(CE)值分别为90、5 V;泼尼松龙(内标)的Fragmentor及CE值分别为100、20 V。

检测对象:雷公藤甲素m/z 378.2→m/z 361.1;内标m/z 361.3→m/z 147.0。

2.2 溶液的配制   2.2.1 空白PBS溶液制备 精密称定2.70 g KH2PO4、18.31 g K2HPO4?3H2O、11.18 g KCl,置于1 L容量瓶中,超纯水稀释并定容至1 L,得pH=7.4的PBS溶液[11—12]。

2.2.2 制备对照品储备液 精密称定雷公藤甲素10.12 mg,置于10 mL容量瓶中,甲醇定容至刻度,超声10 min,摇匀,即得浓度为1012 μg/mL雷公藤甲素储备液;精密称定泼尼松龙10.04 mg,置于10 mL容量瓶中,甲醇定容至刻度,超声10 min,摇匀,即得浓度为1004 μg/mL内标储备液。

2.2.3 制备透析外液 分别精密称定雷公藤甲素8、4、2 mg,加入适量PBS溶液溶于1 L容量瓶,超声30 min,PBS溶液定容至刻度,摇匀,分别取上述溶液适量,用PBS溶液稀释10倍,即得浓度为0.8、0.4、0.2 μg/mL的透析外液

2.3 样品处理   2.3.1 透析内液(血浆) 吸取100 μL透析内液样品,加入浓度为1 μg/mL内标泼尼松龙10 μL,震荡30 s,加入萃取溶剂乙酸乙酯1.5 mL,震荡5 min,12000 r/min离心5 min,移出上清液。

30℃下氮气吹干,100 μL 75%甲醇复溶,震荡5 min,12 000 r/min离心5 min,2 μL上清液进行LC—MS分析。

2.3.2 透析外液(PBS) 吸取透析外液100 μL,按“2.3.1”项下操作流程处理。

2.4 平衡透析试验   透析袋预处理后备用,将其中一端扎紧,并加入1 mL空白人血浆,扎紧透析袋的另一端,同时袋内保留部分空气,将扎好的透析袋置于装有30 mL含雷公藤甲素PBS溶液的带盖玻璃瓶中,调节透析袋的位置,保证袋内血浆与袋外PBS溶液液面一致,保证透析袋不接触瓶壁,将玻璃瓶放入4℃冰箱中。

透析袋内外液药物扩散平衡后,透析实验即结束,实验结束后使用10%高氯酸溶液检测袋外PBS溶液,验证袋内血浆蛋白是否漏出。

3 结果   3.1 专属性   在本实验检测方法下,雷公藤甲素和内标的保留时间分别约为1.17、1.12 min,未发现有其他物质干扰检测,见图1。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