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6例念珠菌性阴道炎的检测的临床观察_念珠菌性阴炎严重么

[摘要]目的调查念珠菌阴道炎(VVC)感染致病菌种及相应抗真菌物对其的药物敏感情况。

临床VVC的防治提供临床与实验依据。

方法对365例不同年龄阴道炎患者,通过沙氏培养基、科玛嘉显色培养基进行菌群检测和药敏实验。

结果365例念珠菌阴道炎患者中,白念珠菌有308例,占84.4%,其它光滑念珠菌、克氏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及其他念珠菌共计57株,占15.6%。

其中白念珠菌氟康唑的敏感率最高(93.0%),其次为伊曲康唑(90.9%)和两性霉素B(90.4%)。

结论白念珠菌念珠菌阴道炎的主要病原菌,不同种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存在差异。

关键词:念珠菌阴道炎病原菌药物敏感性   中图分类号:R711.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0)12—0007—02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0月经妇产科门诊确诊为念珠菌阴道炎患者365例,年龄在22岁~55岁,平均33.6岁。

均有阴道分泌物异常、外阴瘙痒症状及性生活史。

1.2方法分离培养基选用沙氏培养基和科玛嘉显色培养基

对采集的菌株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MicroScan Walk Away40及其配套测试板、科玛嘉显色培养基进行鉴定

采用ATBFUNGUS试剂盒对氟康唑、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伊曲康唑、咪康唑、益康唑、酮康唑的敏感性测试药敏试验,按照说明书操作。

2结果    365例念珠菌阴道炎患者中,白念珠菌有308例,占84.4%,光滑念珠菌、克氏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及其他念珠菌共计57株,占15.6%。

其中白念珠菌氟康唑的敏感率最高(93.0%),其次为伊曲康唑(90.9%)和两性霉素B(90.4%()详细结果见表1)。

氟康唑对白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均有极好的活性,对克氏念珠菌比光滑念珠菌有更低的活性。

氟康唑对克氏念珠菌及光滑念珠菌可能天然耐菌。

308株念珠菌对常用几种抗真菌药物的药敏结果见表2。

表1365例念珠菌阴道炎病原菌分类   菌珠 株数 百分比(%)   白色念珠菌 308 84.4   热带念珠菌 12 3.3   克氏念珠菌 12 3.3   光滑念珠菌 15 4.1   其他念珠菌 18 4.9   表2308例白念珠菌性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   药物念珠菌〔%)   氟康唑 93.0   两性霉素B 90.4   5—氟胞嘧啶 89.6   伊曲康唑 90.9   益康唑 65.5   咪康唑 43.7   酮康唑 72.4   3讨论    近年来,念珠菌阴道炎[1—3]发病率有逐渐增加趋势,尤其对于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肾上腺皮质类固醇和免疫抑制剂的患者及妊娠妇女更为明显。

念珠菌阴道炎难以治疗彻底,容易复发。

因此,快速、准确鉴定念珠菌十分必要。

念珠菌阴道炎典型病例根据症状、豆腐渣状白带,临床诊断并不困难,但尚需检出念珠菌作为确诊。

常规实验室检查主要是直接涂片镜检,培养法比直接镜检更为敏感并且能获得念珠菌作进一步鉴定,是诊断念珠菌的重要方法。

在365例念珠菌阴道炎患者中,白念珠菌占84.4%,但仅有培养阳性尚不能确诊为念珠菌阴道炎,必须有相应的临床症状,如分泌物增多、瘙痒等。

在各种标本的酵母菌分离时,传统使用的沙氏培养基,在标本杂菌较多时,常因细菌的快速生长而掩盖了酵母菌的存在或影响菌种的分离纯化,因此我们采用在接种标本时,同时转种沙氏培养基和科玛嘉显色培养基显色培养基在分离培养的同时包括显色鉴定,缩短了时间,使混合感染很容易区分开。

科玛嘉(CHR)显色培养基是人工合成底物由产色基因和微生物可代谢物质的部分组成,直接观察菌落颜色即可对菌种作出鉴定,它是一种新型分离培养基

CHR显色培养基对白色、热带、克氏念珠菌的鉴别准确率均为98%以上,对光滑念珠菌准确率为80%。

结果表明,CHR显色培养基在快速鉴定常见念珠菌中非常有用,加上它在检测混合念珠菌感染中的作用,可明显提高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对念珠菌的检出率。

念珠菌是一种腐物寄生菌,平时生存于人体的皮肤、粘膜、消化道等,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白念珠菌就会繁殖,达到一定量时,人体就会发病,所以白色念珠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

妇女阴道上皮细胞糖原增加,酸性增强时,白色念珠菌会繁殖引起阴道炎,故常见于孕妇等患者

念珠菌阴道炎是妇女阴道炎疾病中常见的一种,近年来发病率有所上升,其典型的症状为白带异常、呈豆腐渣样、有异味、外阴瘙痒和烧灼感,严重的直接影响患者工作和生活。

氟康唑是由辉瑞公司研发的、在临床上有片剂、胶囊剂等各种剂型,具有抗菌谱广,吸收快,体内分布广,半衰期长,耐受性好,药物不良反应少,穿透力强等特点,在临床上应用具有较大价值。

综上,调查VVC感染致病菌种及相应抗真菌物对其的药物敏感情况。

临床VVC的防治提供临床与实验依据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自新.霉菌性阴道炎[J].中华妇产科杂志,1995,30(8):506~509.   [2] 卢庆文,孙胤,陈守勤. 2463例阴道炎患者阴道分泌物病原学检测及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 2008, (06) .   [3] 黄峰,秦淑国,边其侠. 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的病原菌分类和药敏分析[J]. 中华全科医学, 2010, (01)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