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合肥地区大棚油桃栽培技术

论文关键词 大棚油桃;栽植;温湿度调控;花果管理;土肥水管理;安徽合肥   论文摘要 介绍了合肥地区大棚油桃栽培技术,包括大棚建立、栽植温湿度调控、整形修剪、花果管理、土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内容,以期为该地区的大棚油桃栽培提供参考。

大棚栽培油桃上市早、耐贮运、清脆可口、蜜甜有香气、富含多种维生素,经济效益高。

大棚油桃栽培技术要求较高,要达到高产、优质,在操作过程中技术要求非常严格,这让许多果农感到棘手。

因此,从2002年连续3年进行大棚油桃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棚栽油桃比露天油桃成熟期提前35d左右,产量增加4500kg/hm2,口感更脆更香甜。

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大棚建立   大棚地址应选在背风向阳、排灌良好、土壤肥沃、砂壤土质的地方,为简易日光温室,东西向,南北跨度约10m,长度约60m。

后墙及两侧墙体为砖混结构,厚50cm,后墙高2.5m,脊高3m,脊距后墙1.5m。

支柱为钢筋水泥柱,架材为竹木材料。

两侧墙各留一通风窗,后墙每间隔3m留一通风窗。

棚膜用透光性好、聚水力低的聚氯乙烯无滴膜,膜间相压,膜上覆手拉式草毡

油桃需冷量达到后即可解除休眠升温。

每年的12月上旬扣棚,一般早上8∶00揭开草毡,以改善棚内光照条件,提高树体营养水平;下午16∶00放棚,以保持棚内温度。

2栽植   合肥地区主要栽培品种为艳光。

1~4月栽植,为了充分利用棚内土地面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采用高密度栽植,株距为1m,行距为1.5m。

挖宽70cm、深70cm的定植沟,表土和底土分别放置,施优质腐熟的有机肥60t/hm2、过磷酸钙1800kg/hm2、硫酸钾7500kg/hm2。

表土填置沟底,底土与肥料充分混合填于定植沟内,浇水沉实后移栽,栽后覆土浇水,沟上填土起垄。

3温湿度调控   控制好棚内温湿度是提高坐果率,达到早产、高产、优质的关键环节。

棚内温度主要通过通风窗、口和揭盖草毡来调控。

扣棚5d内白天草毡先拉起1/2,透进少量光线,逐步升温,有利于桃树缓慢活动以及树体激素和营养的平衡代谢。

5d后拉起全部草毡,白天温度要控制在15℃左右,夜间不能低于5℃;萌芽期白天保持15~20℃,夜间不能低于5℃;花期白天15~20℃,夜间不能低于8℃;幼果膨大期白天保持20~25℃,夜间不能低于10℃;果实着色期白天20~25℃,夜间5℃左右。

植株间南北方向挖宽30cm的暗沟,浇暗水,在沟上覆上地膜。

这样可以降低棚内湿度,增加光照,减少病虫害发生。

萌芽期空气相对湿度宜保持在75%左右,花期湿度保持在55%左右,幼果期保持在65%左右。

4整形修剪   树形选用开心形。

为增强光照,可采用南低北高的定干方式,定干高度分别为20cm、30cm、40cm、50cm。

每株可选取3个健壮主枝,主枝上留3~4个侧枝和8~10个结果枝,生长期树冠控制在1.2~2.0m之间,使树冠低于棚膜30~50cm。

萌芽期要及时抹去主干以下的芽及结果枝上过密芽、背上芽,保留侧芽。

将张开角度较小的主枝或侧枝拉开成45~70°的角。

生长期疏去过密枝、交叉枝、并生枝,对较强的新梢进行短截,促使萌发二次枝,进行选留、摘心,使其枝条充实,作为翌年的结果枝

冬剪主要是疏除过密枝、细弱枝、背上枝,对中长果枝要轻剪,多留中上部的花芽结果。

需要注意的是,大棚油桃密植往往出现上强下弱现象,此时要重剪上部旺枝,去强留弱,抑制生长。

5花果管理   在生长期间隔2周连喷2次15%多效唑500~600倍液,以控制旺长,促进树冠成花。

大棚内湿度大,花粉不易扩散,传粉昆虫少,要提高坐果率,需进行人工授粉(一般采用涂抹、放蜂)或棚内放风;在盛花期喷0.3%硼砂+0.3%尿素溶液,可以提高坐果率;花期间疏去并生花、瘦弱花、畸形花;疏果时要疏除畸形果、小果、病虫果,根据负载量合理留果,留多叶果、侧生果、壮枝果,疏少叶果、下位果、朝上果、弱枝果。

大棚油桃疏花疏果要本着轻疏花重疏果的原则进行。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