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主动脉窦瘤破裂的外科治疗

【关键词】 主动脉窦瘤

先天性主动脉窦瘤破裂是一种较少见的心脏病,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2%[1]。主动脉窦瘤破裂将引起大量的左向右分流,导致充血性心力衰竭,继发细菌性心内膜炎,甚至死亡。自1996年6月~2005年5月我们共手术治疗主动脉窦瘤破裂21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21例病人中,男14例,女7例。年龄16~52岁,平均26.4岁。该组病人中自幼发现心脏杂音者11例,自出现症状至住院时间为1~10个月(平均为3.9个月)。体格检查:心前区均可扪及范围广泛的连续性震颤,胸骨两侧可闻及连续性、响亮、粗糙、表浅的杂音,以胸骨左缘第3肋间最响。脉压均有不同程度增大,周围血管征阳性。术前心功能NYHA分级Ⅱ级者6例,Ⅲ级者13例,Ⅳ级者2例。伴细菌性心内膜炎4例。

X线胸片的心肺改变基本与左向右分流的大室间隔缺损相似,表现为两肺血增多,心影增大,心胸比例0.5~0.76(平均0.60);有2例心影似法洛四联征的靴状心。心电图示左室肥厚劳损11例,右室肥厚劳损7例,左室高电压3例;心电向量图与心电图所示相符。心音图示胸骨左缘2~5肋间连续性杂音,伴P2亢进、分裂13例。均经心脏超声(UCG)检查确诊,UCG测得肺动脉压力30~78mmHg(平均54mmHg)。

1.2 手术方法及所见 全组病人均采用胸骨正中切口,常规建立体外循环,在中度低温下完成心内直视手术。术中发现主动脉窦瘤起源于右冠窦者17例,均破入右室流出,可见灰白色风向袋状瘤体,顶端呈筛状开口;伴有细菌性心内膜炎4例,可见赘生物。窦瘤起源于无冠窦者4例,破入右心房,瘤体顶端只有一个破口。窦瘤破入右室者取右室流出道横切口(联合主动脉切口)。在肺动脉瓣下方的右室流出道前壁多可见到局限性隆起,先在此处缝2针牵引线。待阻断升主动脉,顺灌心麻液,心肌变软后多可见到突出的窦瘤顶端。即在此处切开右室前壁,食指轻轻压住窦瘤破口,以利心麻液顺利进入冠状动脉,使心肌得到充分均匀的保护。

全组病人均采用补片修补窦瘤缺损,伴有室缺者用同一补片一并修补。剪开窦瘤顶端,保留瘤体。4—0双头针带垫片沿瘤颈处间断褥式缝一圈;然后用同样的4—0双头针线不带垫片在瘤项部缝两个方向相反的半荷包,收紧打结后从修补窦瘤补片中央对称穿出打结,用残余瘤体做衬里,起到支撑主动脉瓣的作用。这样双重修补十分牢固,无残余漏发生。对合并室缺者(室缺均位于窦瘤的左前方,呈新月状,窦瘤常部分遮盖室缺并与之粘连),修补窦瘤的各缝针从补片周边穿出,逐一打结。在补片的左前方预留相应部分,在新月形的室缺肌肉缘缝4—0垫片褥式,穿过预留的补片边缘,逐一打结,闭合室缺。窦瘤破入右房者取右房切口联合主动脉切口,先剪开窦瘤顶部,然后在瘤颈处正常组织部位缝一圈垫片褥式,补片修复。

本组21中例合并室间隔缺损例13例,均为新月状,位于肺动脉瓣下。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10例,行主动脉瓣折叠成形2例,主动脉瓣置换8例(其中4例伴有细菌性心内膜炎)。

2 结果。

术后除2例外均给予多巴胺2~5μg/(kg・min),呼吸机辅助4~18h(平均8.6h)。术后胸骨左缘第2~3肋间有2~3/6级 SM柔和杂音3例,经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右室流出道血液湍流,未见残余分流。21例均治愈出院。

3 典型病例。

例1:患者,男,19岁。自幼发现心脏杂音,活动后心悸、气促6个月。胸骨两侧广泛、连续机械样杂音,表浅、粗糙,以胸骨左缘第3肋间最响,伴震颤;因杂音响亮无法听到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泼水样杂音。股动脉枪击音明显,毛细血管搏动征强阳性,可见颈、面、颞及前额的动脉搏动,血压150/60mmHg。超声心动图示右冠窦瘤破入右室流出道,右冠瓣轻度关闭不全;窦瘤下方室间隔缺损0.6cm。1999年7月21日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心内修补术。在右室流出道近肺动脉瓣处见一肿物样隆起,扪及广泛震颤。横行切开后见肺动脉瓣下型室缺2.5cm,其内有风向袋状窦瘤,基部1cm,长1.6cm,顶端多个筛状破口。最大0.4cm,瘤壁极薄,灰白色,通过室缺可见主动脉瓣、二尖瓣。按前述方法修补窦瘤与室缺。开放主动脉后心脏复跳顺利,但停机时心率减慢,血压下降,心脏胀。即重新体外循环,降温阻断,切开升主动脉。见右冠瓣稍松弛,但对合尚好;主动脉瓣膜菲薄,透亮,左、右冠瓣缘有多个小筛孔。剪除瓣膜(病理报告:瓣膜内纤维结缔组织增生,透明变性,并可见黏液变性),置入21号机械瓣,术后恢复顺利。

4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