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方式设计学科”的构建探讨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跨界整合多学科资源优势,逐步消解当代科技进步生活方式研究滞后之间的“认知盲区”问题。文章以当代科技进步生活方式设计学的协同发展为前提,从意义、内容、方向、方法与创新的研究基础上,探究当代科技进步生活方式的动态平衡机制。提出系统型“生活方式设计学科研究框架。“生活方式设计学科”将为未来21世纪“人类生活方式设计共同体”的全球共识所服务。

关键词:生活方式设计当代科技进步生活方式设计学科人类生活方式设计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9)05—0113—06。

Abstract:Cross—border integration of multidisciplinary resource advantages to graduallyresolve the problem of’ cognitive blind spot”between contemporary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lifestyle research lags.It is explore the dynamic balance mechanismof contemporary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lifestyle for the articlethat premised on the coordinating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technological progress,lifestyle and designology and based on the research in significance,content,direction,methods and innovation.It using the method to build a systematicresearch framework of“Lifestyledesign discipline”.A“lifestyle design discipline”will serve the global consensus of the“a community of lifestyle design formankind”in the future 21st century.

Keywords:Lifestyle and designology Contemporary technological progressLifestyle design discipline A community of lifestyledesign for mankind。

引言。

当代科技进步生活方式研究的进展过程中,因后者滞后于前者而在将来(1—50年)呈现出不平衡发展的“认知盲区”,人们的生活观念亦因此而面临历史传承与现代创新的时代挑战。设计学作为科技进步生活方式的实施途径,一方面源于科技创新的动力,另一方面则反映为对生活方式的更新,是两者在“认知盲区”之上获得平衡发展的主要支点。当下,如何通过设计学的支点功能,探寻生活方式科技进步的协调发展,是一项关乎国民生计的重要研究课题。改革开放30年,当代科学技术进步致使生活方式研究不再局限于社会学科的单一视阈,呈现出多元学科集群化发展趋势;设计学科作为生活方式研究的物化的主要途径,已逐渐从以往物质化形式的简单认知向精神化内容的深度感知转化,对生活方式的创新研究起到了承上启下的支撑作用。基于此上,笔者将生活方式研究纳入设计学一级学科范畴之内,形成“生活方式设计学科”(与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环境设计二级专业学科并列),而后从研究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向、研究方法和研究创新五个方面做了系统梳理,最终通过研究框架的构建来探究“生活方式设计学科”的当代社会价值。

一、“生活方式设计学科”的研究意义(一)生活方式设计学的研究现状解读。

1.生活方式研究现状概述。

19世纪中期,卡尔马克思(Karl Heiich Marx,1818—1883)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Friedrich Von Engels)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最早提出了生活方式概念,认为生活方式主要通过衣、食、住、行等基本物质需求得以体现,进而划分人类阶级与阶层关系。之后,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Max Weber,1864—1920)的群体生活圈理论、美国经济学家托斯丹凡勃伦(Thorstein B Veblen,1857—1929)的阶级生活理论、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拉尔夫·林顿(Ralph Linton,1893—1953)的文明生活理论,分别从社会科学观点出发对生活方式概念进行了科学探究[1—3],前苏联学者A·布坚科认为生活方式是由个人、社会群体、整个社会的性质和经济条件以及自然地理条件所决定的个人、社会群体和整个社会生活方式和特点[4]。20世纪50至60年代,西方学者试图通过生活方式研究,来解决生产观念改变与消费价值取向相冲突的解决方案;苏联和东欧学者运用社会科学研究方式,系统研究生活方式的经济价值评估、指标体系建立与學科发展构建。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学者关注科技进步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影响,以及如何在两者之间建立一种“平衡”发展机制。20世纪80年代初期,学者于光远、王玉波,王雅林、罗元铮、杜任之等,结合国家社会与经济发展实际,开启了我国生活方式研究的时代先河。学者王玉波,王雅林,王锐生等(1989)5),从历史观念演绎、时代变迁特征与社会文明基准等层面出发,对生活方式作了相应的分类研究。1990年至2010年初,由于经济崇拜下的群体观念转型,我国生活方式研究出现了近20年的缓慢发展期,直到2010年之后,随着社会物质条件和人们生活需要的时代变革,才迎来了生活方式研究的新浪潮。学者王雅林(1995.2003.2013)[6—8]先后做了生活方式述评、学科建构、现时代意义的纵深研究指出生活方式研究的时代价值;学者高丙中(1998)[9]指出生活方式自1980年初以来已作为人文与社会科学的一个重要理论范畴,既要借鉴前苏联的理论方法,亦要补充当代西方的研究做同步推进;学者卢元镇(1993)[10]指出生活方式由行为习惯、生活时间、生活节奏、生活空间和生活消费五个要素组成;学者董鸿扬(1998)[11]指出,结构视角下的生活方式生活活动条件、生活活动主体和生活活动形式三要素构成;学者吴焕文(2002)[12]认为,应该包括主观指标、客观指标和行为指标,分别从生活水平、生活满意度、生活合理度三个方面全面反映生活方式的现状,并以此提出如下生活方式指标体系的框架结构;学者汪业周(2002)[13]认为,生活方式由家庭生活方式、个人及家庭生活资料谋得与消费方式个人精神需求满足方式和能力素质培养方式、交往方式、社群生活方式等诸方面所构成;学者陶冶(2006)[14]指出生活方式类型研究显示出生活方式的独立学科特征,应在社会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学者费孝通(2010)[15]认为,生活是作为人的特有生命形态实现形式的社会本源,构成了社会内在固有的核心结构,而社会就是每一个人生活需要满足的群体结构方式;学者卫玲、高菊(2010)[16]指出了中国后改革时代应建立衡量城乡生活方式一体化发展程度的指标体系;学者宋立民(2018)[17]指出当代科技进步生活方式的不平衡发展而产生“生活方式盲区”,阐明系统性开展多学科背景下生活方式拼图的研究是探寻生活方式科技进步在未来时间区段(1—50年)平衡的关键。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