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装箱军事运输管理体制研究

集装箱军事运输管理体制研究。

集装箱军事运输是一个庞杂的系统工程,如没有与之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就无法保证集装箱运输工作的健康有序发展。而目前,我军尚未建立系统的集装箱运输管理体制。因此,为使我军集装箱军事运输军事运输体系中合理、规范运行,需建立一个反应快速、机动灵活、协调方便、指挥顺畅的管理体制。   1 集装箱军事运输管理体制建立的重要性   1.1 只有建立集装箱运输管理体制,才能满足多式联运的现实需求   集装箱军事运输是以集装箱、托盘等为外包装的运输流通工具,可在全军、全国乃至全球各地实施军用物资的输送,集装工具流动范围广,距离远,通常要经过铁路、水路、公路、航空等多式联运,运输方式转换频繁,中转站多。在这样的运输环境下,如没有一套合理的管理体制,协同多种运输方式之间的关系,将会出现集装器具周转不畅、积压、损坏、丢失等现象,严重影响集装箱军事运输工作的有序开展[1]。   1.2 只有建立集装箱运输管理体制,才能加强硬件的协调配套发展   在实施集装箱军事运输中,集装器具本身投资并不大,但与其相配套的各项保障设施设备投资很高,如装卸机械、公路运载车辆、铁路专用运载车、集装箱船、中转站场地等,这些配套设施每一项都需几十万乃至成百上千万元资金,为了能更好地发挥这些配套设施的经济效益,做到物尽其用,则必须要有专业人员进行科学的管理和调配使用,否则将会出现高投入低产出的被动局面。   1.3 只有建立集装箱运输管理体制,才能做好相关法规人才的建设   集装箱军事运输涉及的部门多、环节多,如没有与之相适应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则会出现运输过程中无法处理的各种矛盾。为了保证集装箱军事运输的健康发展,必须由本系统主管机关根据运输中可能会出现的情况,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同时,由于集装箱军事运输是一项较复杂的综合运输系统工程,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业务操作人员,都需要具有较高的素质。而这些高素质人员的培训和使用,需有专设管理机构来规划、调配。   2 集装箱军事运输管理体制建立的必要性   我军开展集装箱军事运输工作,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集装箱军事运输管理体制。   2.1 军用物资军事运输保障的特点,要求必须建立相应管理体制   军用物资运输保障有其自身特点,即物资流通与供应多是单方向的,由总部直属仓库(工厂)战区(军兵种)部队,因此集装器具的回空是不可避免的。但怎样将集装器具及时返回且尽量减少回空,则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管理工作,必须由专职机构重点来研究加以解决。   2.2 我军集装箱运输发展经验教训,要求必须建立相应管理体制   我军集装箱运输工作开展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但时至今日运输规模仍很小,其关键一点是没有相应管理体制,此项工作处于一种自发状态,经费没来源、工作没人管。大多数自发开展集装箱运输的单位也是一年搞一、二次,集装器具流通不起来,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经济效益,要全面发展集装箱运输就必须成立相应管理机构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   2.3 集装箱军事运输保障特点规律,要求必须建立相应管理体制   集装箱运输涉及的部门多,要跨越公路、铁路、水路及航空运输;要与铁道部、交通部、民航等多个部门建立联系;要与部队装备汽车、仓库建设、装卸机械配套等工作相适应;要与人员培训,全军信息网络相配套[2]。这些工作如没有一个权威机构进行协调和管理,就不可能顺利地开展起来,也就不可能发挥集装箱运输的优越性。所以,建立与之相应管理体制是开展集装箱运输的关键与前提,也是集装箱运输的特点及其规律所决定的。   3 我军集装箱军事运输管理体制建设设想   目前,我军尚未确定集装箱运输管理体制。根据管理权限与集中度等的不同,结合实际,可对我军集装箱运输管理体制进行如下构想:   3.1 管理体制构成   (1)管理机构建立。依托总部、各军兵种现有各业务部门领导管理力量,增加管理职能,拓展管理权限,建立统一调度、三级管理的指挥网络。第一层次,在总部某一业务部门的基础上设立全军集装箱运输最高管理机构,负责协调各战区、各军兵种、军地之间的集装箱运输接口工作,统筹规划全军集装箱运输发展方向和发展规模;第二层次,在各战区、军兵种相应业务部门设立集装箱运输管理机构,对本区或本系统内本文由收集整理集装箱运输工作进行规划,结合自身情况建设与发展具有针对性的区域型集装箱运输网络;第三层次,在团以上部队、仓库和驻交通沿线军代处设立集装箱运输管理机构或指派专人负责,全面掌管、建设区域内的集装箱运输事务。这些管理机构可依托现有的各相关业务部门进行职能拓展建立,无需建立专门的指挥机构。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