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社区治疗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社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中的应用。

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3年9月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46例,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3例。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维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社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功能及生存质量。

结果:两组患者功能指标FVC、FEV1及FEV1/ FVC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毕业论文网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病社区治疗; 肺功能   【中图分类号】R5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2—0116—01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一种严重危害老年人身体健康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COPD气道阻塞呈进行性发展,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生活能力,给患者的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该病病程长,致残率和病死率较高,临床上单纯的治疗往往难以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研究发现,COPD的早期社区治疗对减缓患者功能下降、降低病死率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等反面具有重要意义[1]。

社区医院对收治的23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应用社区治疗,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9月~2013年9月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46例,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3例。

纳入标准:(1)符合2007年中华医学会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诊治规范》,由医院诊断为COPD的患者;(2)神志清醒,无精神疾病;(3)在社区内居住一年以上,病情处于稳定期;(4)自愿参加本次调查,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合并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及恶性肿瘤患者

其中男性27例,女性19例,年龄范围50~78岁,平均年龄(63.5±7.3)岁。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维持治疗:如舒喘灵气雾剂:每日3~4次,每次2喷;多索茶碱:将0.25 g多索茶碱加入250 mL 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

1.2.2观察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社区治疗,具体方式如下。

(1)心理疏导: 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正确引导和安慰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不断的给予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帮助患者将心态调整至良好状态。

(2)药物治疗: 遵医嘱给予有效抗生素、止咳祛痰、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并告知患者药物的作用机理及不良反应。

(3)家庭氧疗: 采用鼻导管或面罩持续低流量吸氧,流量为1~2L/min,浓度为25%~29%,吸氧时间以15小时以上为宜。

(4)康复训练: 加强对患者吸气肌的锻炼,指导患者自觉腹式呼吸,避免快速浅表呼吸,增加肺泡通气量,改善气体分布。

(5)营养疗法: 给予患者合适的营养支持,多食用水果蔬菜、高蛋白类食物,以改善肺功能,增加呼吸肌肌力。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功能及生存质量。

功能指标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末呼气容积(FEV1)及第一秒用力呼吸容量占肺活量百分比(FEV1/ FVC)。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分析资料,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社区治疗后,观察患者QOL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参考文献   [1]王金环.64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功能和生活质量的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1,38(7):1356—1357   [2]黎梓雯,陈健.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心理状况分析[J].医学信息,2009,22(11):2398—2399   [3]潘娟.长期家庭氧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0,8(14):224—225。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