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的对策研究

[摘要]审计质量审计工作的核心 内容 ,全面提高审计质量,既有利于规范 企业 的 会计 行为,不断提高其财务信息质量,同时也能更好的发挥审计的监督作用,推动审计事业不断向前 发展 。文章 分析 了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存在的 问题 ,并提出了提高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对策,即从控制组织、控制人员控制手段及控制过程等四个方面构建保障机制。

[关键词]内部审计审计质量控制体系 论文网。

我国的审计监督制度是伴随改革开放、发展 经济 的需要而产生,并在建设 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的。审计质量审计工作的生命线,关系到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审计事业的兴亡,因此,搞好审计质量控制,是提高审计工作水平的首要任务。内部审计(以下简称“内审”)是 现代 企业自我监督、自我约束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内在需要。 代写论文

内部审计的关键工作是质量控制,该控制体系是指内审机构为实现审计目标,规范审计行为,明确审计责任,确保审计质量符合内审规范要求而建立和实施的控制政策和程序的总称。这是一个动态的、连续的过程,包括事前的调查、计划,事中的实施,事后的报告、检查等环节。 论文代写

一、内审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毕业论文

通过对企业内审质量监督检查发现,企业内审质量控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代写论文

(一)内审机构设置不规范 论文代写

独立性是保证内审人员客观、公正地从事内审活动的先决条件,是内审工作的基础和灵魂,内审组织形式是独立性的基本保障。但现行内审机构设置模式形式多样,如有的内审机构设在企业办公室;有的把内审机构和监察部门合并在一起;有的未设立专职审计岗位,由其他岗位人员兼任;有的由一人兼任会计负责人和审计负责人;有的貌似设立了独立内审机构或专职内审人员,但在工作上仍听由原在职岗位部门领导安排等。上述内审机构设置在很大程度上 影响 着内审的独立性,无法保证内审业务工作的自主性和权威性,从而无法保证内审质量和规避审计风险。

(二)内审队伍素质有待提高。

1 知识结构不合理。检查发现部分企业的现有内审人员多数只注重财务与审计知识的 学习 ,但对现代管理知识、 科技 知识,综合分析能力的把握还有较大差距。复合型人才少,普遍缺乏 计算 机审计技能,知识结构相对陈旧,因而应对复杂审计工作局面的能力较弱。

代写论文

2 职业素养欠佳。在审计过程中,由于内审人员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品质,不能持谨慎、客观的态度进行审计评价,对查出的问题往往不能坚持原则,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随意性较大。 代写论文

3 内审人员安排随意性较大。调查发现企业在安排录用内审人员时,考虑内审人员知识结构和胜任能力的较少,安排闲置人员较多,内审机构成为“老弱病闲差”职员的安置场所,如一个资产近十亿元的大型国有企业,只安排了三位审计人员,且都属于年届退休,健康状况不佳的人员代写论文

(三)内审质量控制标准不明确。

内审质量控制标准是内审质量控制依据和内审业务的作业规范,是内审规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现行的内审规范体系建设明显地偏重于内审 法律 、内审准则和内审职业道德规范的建设,而忽视了内审质量控制标准的建设,结果是内审质量标准不明确,内审质量控制无章可循,各单位内审运行各行其是,质量状况参差不齐。在审计方案编制中,对人员的组成缺乏 科学 的分配控制,使人员的经验、知识结构与项目审计目标不相匹配,审计作用难以发挥。

(四)内审质量控制手段不全面 代写论文

有效的内审质量控制手段应包括内审制度约束、内审督导复核、内审考核、内审责任追究等。但企业内审在这一环节上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 质量控制制度建设比较薄弱,即使已经建立的某些制度也形同虚设。 代写论文

2 未建立分级督导复核制,或督导复核具体职责内容不明确。 论文代写

3 内审考核未能有效执行,表现为:缺乏质量考核;考核内容不全面,偏重于事后结果的考核而忽略对内审过程的控制;考核主观性太强,缺乏客观公证性;考核不与奖惩相结合等。

论文网。

4 内审责任追究不到位。有的根本没有建立责任追究制度;有的责任追究形式化,没有切实得到落实;有的责任主体不明确,责任划分不清楚,使责任追究无法实施。 论文代写

(五)内审 方法 比较落后,内审人员理念未能及时转变 毕业论文

内审方法模式仍以账目基础审计方法为主,风险观念比较淡漠,较少考虑审计风险控制因素,更谈不上风险基础审计模式的运用;抽样技术的运用更多地凭借内审人员的主观判断和经验,统计抽样技术的运用十分欠缺;缺乏对审计方法和经验的 总结 和提炼,缺乏内审人员之间和内审机构之间的先进经验交流;计算机审计内审中还较少 应用 。

论文网。

二、建立健全内审质量控制体系的对策 论文代写

提高内审质量是一项系统工程,应从每项基础工作、每个审计项目和每个审计环节抓起,实施全面质量控制论文代写

(一)健全有效的内审组织保障机制 论文网。

就象美国针对安然、世通等一系列重大财务丑闻,先后出台了《2002年公司与审计义务、责任及透明度法案》、《萨班斯—奥克斯莱法案》等一系列法规措施,其中都明确规定,企业必须成立审计委员会和独立的内审机构,这为我国完善内审法规、建立健全内审组织机构起到了示范作用。 代写论文

内审的成功运作,首先需要制度健全、运行有效的公司治理。为此,应从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合理设计经理激励约束机制、实现董事长与总经理分离、明晰产权等方面强化公司治理。逐步实现由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或最高管理者领导,对其负责并报告工作,独立于各职能部门,发挥其权威性。首先,在董事会下设立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主要由独立董事组成,其中至少应有一名为财会方面的专家。它的职责是对总经理的职责和经营完成情况进行控制监督,直接对董事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其次,在总经理层以下设立审计机构,主要是对总经理以下的各级职能管理部门及分公司、业务分部经理等的职责和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监督管理,协助总经理进行日常的控制管理活动,对总经理负责并报告工作;最后,在各分公司设立审计工作组,负责监督分公司的各项生产或管理活动,并配合上级审计机构进行各项审计活动。其中,审计委员会与经理层审计机构及各审计工作组之间都存在着业务上的指导关系,以保证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论文网。

这种模式的建立能使审计的独立性、权威性得到很大程度的保障,同时又与国际内审师协会的《内审实务准则》的要求相一致。当然,企业内审机构的设置模式并不一定要千篇一律,只要能保证内审职能的充分发挥和内审质量即可。 论文代写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