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摘要】 通过分析近年来有关文献报道,结合本院外科手术抗生素使用情况,了解外科感染病原菌和药敏性的变化动态,总结出外科手术抗生素预防性和治疗性合理应用方法。

   【关键词】围手术期; 抗生素      1 外科感染常见病原菌及其耐药状况   1.1 常见病原菌 文献资料显示,20世纪60年代以前外科感染常见病原菌是G+球菌,70年代以后逐步以G—杆菌占优势,约为70%。

80年代以后,耐药性较强的阴性杆菌、产气杆菌、不动杆菌和肠球菌有所增多。

由于厌氧菌培养技术的普及和提高,临床上厌氧菌的检测率高达50%以上。

90年代以来G+球菌感染率又有所上升。

发达国家ICU病房内病原菌50%为G+球菌,我国G+球菌检测率也接近40%[1]。

近年来真菌感染率有明显上升趋势,也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   1.2 常见病原菌耐药状况 细菌耐药与滥用抗生素的关系极大。

近年来的多项调查显示,细菌抗生素耐药率仍在持续增长。

如金葡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耐药率对青霉素和氨苄西林高达84%~94%,对哌拉西林为45%~73%。

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MRSA和MRCNS)半数以上,对绝大多数抗生素耐药

球菌对庆大霉素耐药率为92%。

肠杆菌属和不动菌属对氨苄西林以及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已达到或接近100%[1]。

由此可见,合理使用抗生素已成为非常重要的问题。

   细菌抗生素的敏感性还存在着地区差。

不同类型的医院也有差别。

从院内分离的同一种细菌耐药程度明显高于从院外分离的菌种。

在发达地区、大中型医院,因为抗生素使用量较大,使用频率高,更新使用新型抗生素周期短,细菌抗生素的敏感性明显较低[2、3]。

尽管人类在不断加紧研制新型抗生素,但仍赶不上致病菌耐药产生的速度。

往往5~10年才能生产出一种新型抗生素,但细菌却只需1~2年就会产生抗药性。

如1959年上市的甲氧西林(新青Ι)是一种耐青霉素酶抗生素,当时对金葡菌敏感性极高,但至60年代末耐药菌株则遍及整个欧洲。

在日本还曾爆发过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感染

我国应用甲氧西林时间很短,仅在少数地区应用过,但MRSA也已广泛存在[4]。

   80年代初,头孢他啶和头孢噻肟问世时,对绝大多数的G—敏感,然而不久细菌即产生出超广谱β内酰胺酶,使致病菌对新一代抗生素耐药性。

到了90年代,第三代头孢菌素广泛应用于临床。

开始效果很好,但不久敏感性就下降,尤其肠球菌耐药最快,成为仅次于大肠埃希菌的国内感染的重要致病菌菌。

   事实表明,单纯依靠研制和使用新型抗生素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合理应用抗生素才是控制细菌耐药的关键所在。

   2 围手术抗生素预防性使用   研究显示,过去因抗生素在围手术使用均在术后使用,很少有人术前使用,因此没有达到满意的效果,从而得出围手术抗生素使用与不使用没有区别。

有的甚至有害无益。

但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抗生素在围手术期的先期使用能够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率,可有效防止术后感染[4—7] ,但要注意其正确的使用方法。

借应用抗生素以增强临床“安全感”是不可取的。

反将导致医院感染耐药菌的滋生和患者体内菌群失调(二重感染)。

有研究表明,术后3 h内使用抗生素几乎没有预防感染的效果[8]。

必须在细菌污染之前,让组织建立起有效的抗生素浓度,使随后而至的细菌难以生存和繁衍。

起到预防感染的效果。

相反,在细菌污染之后,细菌很快繁衍(细菌倍增时间为8 min),加上创伤影响正常的防御机制,抗生素进入创面困难,达不到控制和杀灭细菌的目的,因而预防感染难以奏效[7]。

所以,在围手术抗生素预防性使用上强调提前使用

   2.1 围手术预防性给药的指征 围手术预防性给药有严格的指征,一般说来,Ⅰ类切口不主张使用抗生素,但对于创面大、手术时间长、渗血多或一旦感染后果严重(如放置永久性假体、人造血管等)者可考虑使用;Ⅱ类切口均考虑使用;Ⅲ类切口必须使用

。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