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该不该让孩子去游学?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家喻户晓的教育古训。与“读万卷书”相比,如今很多家长更愿意让孩子“行万里路”,通过游学来增加见闻,增长知识,由此,海外游学夏令营、野外生存体验等活动层出不穷,在各种宣传册和铺天盖地的游学经验分享之下,很多家长不惜一掷千金送孩子游学。然而,面对越来越贵的游学费用,面对游学中的安全和教育问题,面对孩子走马观花的边游边学,很多家长在抛洒大量真金白银后,又陷入了纠结和困惑中:游学这一课该不该孩子上?

现状:游学市场鱼龙混杂。

记者在走访了兰州一些教育培训机构后发现,游学真的很火,无论是市区短线游学,还是国内长线游学,甚至是海外游学都火爆异常。面对火热的夏令营市场,教育培训机构、中介机构、旅行社等都各显神通,施展魅力吸引家长孩子报名。

在兰州市城关区,获得教育部门颁发的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的教育机构共有115家,除了少数低龄段孩子正常上兴趣班、辅导班外,不少民办学校都针对8~16岁青少年开展了各种游学活动或者夏令营活动,这些活动大都经过了精心的组织和策划,拟定了各种吸引人的主题,如,古镇体验传统文化、农家庄园小鬼当家、野外生存拓展训练等等,会给参与的孩子购买保险和各种有用的设备,家长们带领孩子咨询、给孩子报名的积极性非常高。

但也有一些没有任何资质的个人或者团体竟也会以各种吸引人的噱头组织活动,甚至有些家长不看其办学资质,只看一下宣传彩页就决定给孩子报名,其教育水平和安全问题难以得到保障,也把孩子置于了一个危险境地。

而一家网上在线教育培训机构向记者推荐的欧美游学项目10天2.4万元的费用不但没有吓退家长,反而名额紧张,短短几天时间名额就被一抢而光。据北京边检机关统计,2010年7月,年龄在10至18岁之间的青少年出境人数为7万余人次,其中假期游学的中国学生占四成多。如今,海外游学已经从一线、二线城市向三四线甚至是经济富裕的县级城市蔓延。海外游学每年市场增长率高达40%—50%。据美国媒体报道,今年夏天抵达洛杉矶的中国游学团学生将达15万人。从这些数据,我们不难感受到海外游学的“热度”。

事实上,不管是哪种游学家长们盲目跟风的大有人在,一些人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出国游学了,或者假期去省内外开眼界去了,不管自己的孩子是否需要、愿意,只要经济条件允许,绝对不愿落下“这一课”。恐怕很少有家长会考虑,脱离了孩子年龄和性格特点的过早游学,到底能不能达到“学”的目的;孩子是否真的需要游学,到底何为游学、何时游学游学何为这些深层次的问题。

思考:如何理性选择游学

游学,是世界各国、各民族文明中,最为传统的一种学习教育方式。现代教育意义上的游学,是20世纪随着世界和平潮流和全球化发展进程而产生,并逐渐成熟的一种国际性跨文化体验式教育模式。”在“度娘”上,对“游学”一词这样界定。

据了解,目前国内的游学多在暑假、寒假以夏(冬)令营之类的形式开展,主要是以著名景点游历为主,外加参观学习当地的一些风俗民情,体验他乡的风土人情,增长见识和阅历;而海外游学则有插班到当地学校上课、住在寄宿家庭的“语言学习类”游学,还有走访世界顶尖名校、与校方代表面对面沟通的“学校交流类”游学,还有诸如游览著名景观、感受异国文化冲击的“文化探索类”游学,以及专为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设计的“兴趣主题类”游学,等等。

随着游学市场的发展,家长们已经不再满足于让孩子出国浮光掠影地走一趟,或者是到国内某风景区“到此一游”,而是想通过游学加深对国内外文化教育的了解和对比。对年龄较小的孩子家长希望他们增长见识,通过游学为自己设定更高的目标;对一些英语成绩不是太好的学生,家长希望通过国外环境来激发其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为将来留学做准备。一位70后妈妈对记者说:“限于家庭条件和父母的见识,我周围的朋友鲜少有出国留学的,但是将来我们的孩子必须得走出国门,见识世界去。下一代要想在地球村里‘刨食’,国际化的教育必不可少,只有思维和眼界都打开的人,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中才更有实力。”。

家长们存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思无可厚非,但如何理性选择游学孩子们需要什么样的夏令营呢?记者了解到,在美国等一些国家,甚至衍生出专门为家庭挑选夏令营项目的职业。在一些国家,游学被纳入规范化轨道:或有相应部门、协会负责行业管理,或出台相应守则加以引导,对从业企业进行查核和公示,并制定统一的规范化合同文本加以规范。反观国内游学产业,目前仍处于“三不管”的灰色地帶,甚至介绍如何挑选夏令营的网站和文章也不多见。

“参加一个夏令营花费不少,我希望能质优、价平,让孩子能真正学到东西,交到朋友。”张掖市甘州区一位担任教师的家长对记者说。

“成功的夏令营要内容充实、行程安排合理,在集体活动和融入当地文化中让孩子开拓眼界,有所收获。”兰州市一位学生家长告诉记者,“一定要确保‘含金量’,国外甚至有‘百年品牌’的夏令营,价格也平易近人,希望国内能有更多高品质、好口碑的夏令营项目。”。

兰州大方经典学校校长梁一仁对记者说,要想切断夏令营市场中不正当的“利益纽带”和“操作空间”,除了政府要加强监管、规范夏令营市场外,教育部门、社会、家庭都需要共同着力为孩子提供更丰富的假期生活,科普、文化、体育场馆、电影院都应该加大对孩子的优惠力度,让孩子走出家门、欢度暑假。

建议:亟待规范游学行业体系。

点开不少培训机构的网页,夏令营活动视频往往挂在最显眼位置,学生们在异地他乡的阳光下个个笑容灿烂,但这并非全部真实情况。

事实上,海外游学夏令营多年来藏在光鲜外表之下的“噱头多、价格高、门槛低、无保障”等问题也引发社会关注,不少业内人士和学生、家长呼吁,应加强规范夏令营市场,保证夏令营“物有所值”,让参与者有所收获,学生、家长放心满意。

中国教育历来强调知行合一,意思是在读书的同时,还要增长见闻,将所学知识用于实践。可见游学对于孩子们的成长还是非常有帮助的。但是,如今参加国内外游学的大多为年龄较小的中小学生,在与人沟通和理解异国他乡文化方面仍存在着相当大的障碍,如果没有精心的组织和陪同,游学的效果会大打折扣。此外,游学不同于培训,应更重视对于综合素质的提高、国际视野的开拓。所以其中的“学”应是个广义的概念,而不能狭义理解为课程。游学并非是培养孩子的唯一途径,对于经济条件一般的家庭,如果只是想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自立能力和动手能力,平时多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集体活动同样可以收到类似效果。而有条件送孩子出国游学的,也要选择正规、有资质的服务机构,并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学习阶段选择游学内容。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说:“游学青少年成长的一个重要途径,但现在大批中国孩子出国,有个最大的问题就是成人化、贵族化——路线是走马观花的成人路线,住豪华酒店、吃法国大餐、逛老佛爷、买奢侈品,这是一种误区。其实,青少年可以先考虑国内游学,在对本国文化有充分了解、感受的基础上,再考虑国外游学。”。

游学的态度,国家政策也越来越开放了。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专门针对跨旅游和教育两大行业的研学旅行要求教育部,将研学旅行、夏令营冬令营等作为青少年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的重要载体,纳入中小学生日常德育、美育、体育教育范畴,也为旅行社向学校、学生提供夏令营冬令营游学产品创造有利条件。国家从政策上助力游学项目的开展实乃顺应世界潮流。游学在欧美国家已有逾百年历史,在香港、台湾等地以及亚洲一些国家也有30至60年的历史。综观这些国家和地区,游学领域都有着较成熟的行业规范体系。中国完全可以借鉴别国经验,建立完整的游学行业规范体系,让青少年游学中锻炼、成长,提升个人素养。

编辑:张慧敏。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