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儿教育中渗透“教学做合一”理念

摘 要:在幼儿教育渗透教学合一”很有必要。本文从调节教育行为,教师应在“做上教”等三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在幼儿教育渗透教学合一”的理念,提高幼儿教育质量。

关键词:幼儿 教育 教学教学合一渗透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5—0221—01。

陶行知强调做的重要性。其“教学合一”尤其适用于学前教育。在幼儿教育渗透教学合一”的思想,可经过合理的方式把“教学做”融合起来,使幼儿在活动过程中可以充分体验到学习知识的过程,让其在教学活动中感知到知识的魅力,促使幼儿教育教学可持续发展。

1 调节教育行为,教师需要在“做上教”。

教学合一”核心部分是“做”。教得好,学得好,而缺乏了做,一切都是空谈。陶行知认为教育存在几个误区:首先,认为用嘴巴说就是教,用耳朵听讲就是学,用手就是做。其次,认为教育就是读书习字,别的就不能称之为教育。这种误区到现在依旧存在着,一些教师仅仅在课堂上教。课本中有什么,教师就教什么,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在不存在做的基础之上,幼儿就是一个没有思想的机器。相同的,在不存在做的基础之上,教师发展滞后,学习缺乏创新,教师的个人资本不存在了,如此就会被时代所摒弃。所以,需要调整教育行为,教师应当在“做上教”,尽量给幼儿们增加实践的机会。

比如,在大班石头画活动中,教师不应当交给幼儿现成的石头画制作技巧,而应该引导幼儿去选择喜欢的石头,以玩玩、讲講、想想的方式问幼儿石头的形状像什么,能够变成什么?教师针对其发展情况给予恰当的指导——“做上教”。若发现制作花纹不显著,教师需要引导幼儿用别的方式试试,或看看他人的方法。对积极探究的幼儿应当及时表扬和鼓励,让其探究出更多的新方式。好的“做上教”不会使幼儿丧失了探究的欲望,幼儿会在教师激励下一步步学会单独思考问题,这才是幼儿教育教学的目的,也只有这样,才能够逐步渗透教学合一”的思想。

2 增加实践机会,激励幼儿在“做上学”。

幼儿是发展的主体, 教师为主导。要以幼儿自己探究与实践为核心展开教学,实践是幼儿教育教学活动的核心部分。这就是“做上学”体现的精神,做就是动手操作,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在过去,有劳力劳心的说法,纯粹的劳力就是蛮干,如此就不算做。纯粹的劳心,仅仅是空想,这也不叫做,做就是在劳力劳心,并非劳心劳力并重,可是在劳力上带点劳心,那么必然会受益匪浅。针对幼儿而言是一样的,纯粹地苦读仅累其体肤,并不是真的学到了知识,而劳心力才算是做。如何“做上学”,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构建良好的教育环境,引发幼儿做的意识。幼儿教育环境是一种气氛和态度,一种怎么学习的气氛与态度,使幼儿在该气氛中自然的用做的态度学习,此才是教育环境的意义之所在。幼儿教师经过激励与表扬等方法引发幼儿做的意识,使幼儿从小生活在做的环境中,学着做,最后升华到劳心劳力的状态。其次,使幼儿自行挑选做的方法。幼儿处于轻松的环境中,会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观察与对比自然环境里面物体的奥秘,幼儿会表现出积极探究学习的举动,同时对此表现出很强的自我满足感。好比如,在幼儿“造桥”活动中,幼儿教师可以提供各种材料,比如薄纸片与厚纸片、积木与纸杯子、书本与塑料瓶等。第一,教师组织学生观看各种桥的图片引发幼儿的兴趣,同时使幼儿了解到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诸多好处。在幼儿造桥的时候,材料与组建方式均是自行挑选的,进行操作时,学生作为主体,教师仅仅是旁观者及倾听者。当幼儿教师走进幼儿时,幼儿会向教师介绍自己这座桥使用了什么材料,一些幼儿失败了,可是其经过自主学习,会沉浸于材料制作中,进而得到满足感。最后,设置激励的心理环境,使幼儿从做中体会快乐和成功。倘若幼儿沉浸在激励他们的环境中,那么幼儿会迅速进入学习,从而变成自我激发者与学习者。因为幼儿具有一定生理特征,不具备准确评价自己的能力,一般是通过教师与家长、亲戚等身边人的评价认识自己,所以激励与欣赏的环境对幼儿发展而言尤为重要。

3 根据幼儿生活经验,丰富幼儿情感体验。

众所周知,教育教学是生活所原有的,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现象展现出来的缩影。在幼儿教育教学过程中,因为面对的群体是非常特殊的,这一群体的心理年龄仅仅处在发育的阶段,是其语言与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阶段,与此同时,幼儿不具备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所以,幼儿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的时候,需要牢牢把握好幼儿的特点,基于幼儿的兴趣,在教育教学中设置实际的经验情景,让幼儿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一直维持着很高的积极性。经过有关研究发现,幼儿学习的时候接触到的内容和其所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那么幼儿接受知识的程度就会增加。幼儿教师在选取教学内容的时候,应当有意识且有针对性地找准和生活的切入点,挑选幼儿感兴趣的事情,使其可以满足幼儿在实际生活中很难实现的事情。

打个比方,幼儿教师采用角色扮演的活动形式,按照现实场景,在班级里面演示一个非常热闹的大街,在大街上有理发店与小卖部、警察局与银行等各种模拟场景,使幼儿自己来扮演成年人的角色,模仿成年人的各种活动,使幼儿亲身体验到当大人的感觉。选择扮演父亲和母亲的幼儿可按照自身的兴趣组建自己的家庭,照顾好自己的孩子,孩子生病了,带孩子看医生。孩子饿了,带孩子去银行取钱,然后买东西。扮演警察的幼儿可以选择用假的手铐将犯罪分子的手拷牢,并且带上警棍在大街上巡逻。扮演明星的幼儿可以挑选自己最喜欢的衣服以及道具,在街上来一场时装秀等等。幼儿在这些具体的情景之中,可以学会和别的小朋友正常沟通与协作,经过活动感知他人对自身的情感。倘若希望经过教师的实际教导来丰富幼儿情感,是有一定难度的,并且也不益于渗透教学合一”的思想。

总之,“教学合一”要求教师应当做到真的教、真的学、真的做,在培养幼儿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也应当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倘若可以在未来的幼儿教育教学中始终坚持渗透教学合一”的思想,必然可以培养出更多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鲍雨薇.幼儿教育游戏巧用策略[J].考试周刊,2018(87):183.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