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楼转换层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住宅楼转换层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1方案选择。

1.1概述:

1)支撑:转换层根据设计图纸可分为主体部分,如表1.2和非主体部分。非主体部分支撑采用地下室做法。

根据2#~5#楼转换层梁高度,将梁底支撑体系分为三种情况:。

①梁高h2m;。

②梁高1.5h2m;。

③梁高h1.5m,另外考虑到梁宽度,支撑体系将采用三种形式。

在施工转换层结构时,视结构完成时间,1层顶梁、2层顶梁板模板支撑体系保留不拆除,2层顶楼板及梁支撑在转换梁较大梁相对应部位进行加固处理。转换层的模板支撑体系通过2层→1层梁板的连续支撑,将结构转换层的梁板荷载分散传到下部结构。

2)模板选材:模板主要采用12mm厚高强度覆膜竹胶板,并配以Ф48×5钢管、50mm×80mm木方、100×100木方梁侧模采用Ф14对拉螺栓拉结,配套蝴蝶型钢卡,梁高>700 mm设置一道,纵横间距400mm。

1.2主体范围内转换层梁支撑。

如前所述,根据KZL的高度和宽度,将KZL下支撑分为3种情况:

①梁高h2m:采用图2.1.2—1所示支撑体系

对于梁宽800的梁,梁底立杆横向间距400mm,共设3根;梁宽850~950的梁,梁底立杆设4根,横向间距280~320,布置范围为梁范围内;立杆沿梁长度方向间距250、550交错布置。立杆顶部放置顶托,顶托到立杆顶距离≯300mm;沿梁横向在顶托上放置100×100木方做为梁底模板的主楞,主楞上沿梁长度方向铺50×80mm木方作为次楞。

②梁高1.5h2m,或梁宽b≥0.7m时,采用图2.1.2—2所示支撑体系

梁底立杆按照第①中所述,在梁下范围内布置,其中梁宽700的梁下设3根立杆间距350mm。立杆沿梁长度方向间距250、550交错布置;立杆顶部放置顶托,顶托到立杆顶距离≯300mm;沿梁横向在顶托上放置100×100木方做为梁底模板的主楞,主楞上沿梁长度方向铺50×80mm木方作为次楞。

图2.1.2—1KZL高h2m时支撑加固示意图。

③梁高h≤1.5m,或梁宽b0.7m,采用图2.1.2—3所示支撑体系

梁底立杆距离梁边100mm,采用两根@100立杆作为一个单元共同支撑,双钢管单元沿梁长度方向间距500mm,两个单元间立杆间距600mm。立杆超过梁底,短钢管作为模板主楞与所对应立杆扣件连接。钢管主楞上铺50×80mm木方作为次楞。为防止梁底主楞钢管立杆产生滑动,除用扣件将主楞钢管立杆连接牢固外,在立杆扣件底部再增加一个扣件,顶紧其上的扣件

图 2.1.2—3梁高h≤1.5m,或梁宽b0.7m时梁底支撑示意图。

图1.2—4梁宽700、800时梁下立杆布置图。

图1.2—5梁宽850、900、950时梁下立杆布置图。

④梁高1000mm时,两侧用立杆作为支撑,立杆距离梁边150mm,沿梁长度方向间距500mm。立杆超过梁底,短钢管作为模板主楞与所对应立杆扣件连接。钢管主楞上铺50×80mm木方作为次楞。为防止梁底主楞钢管立杆产生滑动,除用扣件将主楞钢管立杆连接牢固外,在立杆扣件底部再增加一个扣件,顶紧其上的扣件

1.3支撑体系说明。

①梁高大于1.5m的梁下立杆平均间距为400mm,为方便施工人员在楼层内通行,立杆间距250、550mm交替布置。立杆顶部带顶托,顶托上放置100×100mm方木,顶托受力端向下≯400范围设纵横平杆,双扣件,步距600mm,与梁侧竖楞钢管以及满堂脚手架支撑可靠连接(梁底立杆采用双扣件)。梁下立杆设纵横剪刀撑,水平杆、剪刀撑与满堂脚手架支撑和先期完成的竖向结构件可靠连接。

立杆距底部200必须设纵横扫地杆,铺≮50×200木垫板加钢垫。

③梁截面尺寸宽度>300的,梁底立杆在梁内横向间距300mm,梁外两边距≯150各设一排,水平杆步高1200mm。

楼板模板采用1220×2440mm高强度覆膜竹胶合板,底模下铺设50×80mm方木,间隔150mm布置,在板拼缝处铺放50×80mm方木。立杆间距800×800,步距1200mm,设置双向扫地杆,每隔四排支架立杆设置双向剪刀撑。横杆与梁下支撑体系的横杆相连接组成满堂脚手架。

⑤为防止转换层梁荷载对垂直向下的楼板产生不利影响,因此从一层楼面开始,将三层顶高度超过2m的梁支撑立杆的边线垂直投在一层楼面上,在该范围内的楼板钢管立杆加密,间距500mm。二层楼面上也按照一层顶板的支撑范围及间距布置立杆加固。所有立杆下必须设置垫木。

1.4梁模板

梁侧模:采用12mm厚高强覆膜竹胶板,次楞横向采用50×80mm的木方,计算间距150mm,考虑到现场实际进料尺寸上的误差,次楞间距为100mm。

当梁高h0.7m时,主楞竖向采用Φ48×5的双钢管、蝴蝶卡、Ф14纵横向间距400的对拉螺栓拉结,双钢管中的一支延伸到梁底,与两侧模板紧贴,用短钢管将两侧钢管扣件连接,以约束梁侧模板在底部的变形。梁侧模主楞纵向计算间距400mm,实际布置间距350mm。梁高下半部配双螺母。(950×2400梁高下半部间距350 mm)。加固图详见图1.1。

当梁高h0.7m时,侧模主楞采用单根Φ48×5钢管钢管紧贴侧模次楞,并与底模板主楞钢管扣件连接,以约束梁底部侧面变形;主楞钢管伸至楼板底模下,用斜撑与楼板支撑体系连接,顶紧侧模。

梁底模:使用12mm厚高强覆膜竹胶板,底面及侧面次龙骨采用50 mm×80mm木方间距50 mm;底模主龙骨采用100mm×100mm木方间距立杆纵距500mm、300mm间隔布置。

1.5柱模板:采用12mm厚高强度覆膜竹胶板作面板,50mm×80mm方木作楞木兼拼口木,以Ф48×5双钢管作为柱箍紧固,柱高2米以下范围内柱箍间距≯350㎜,柱高2米以上范围内柱箍间距≯400mm。柱截面尺寸大于等于700mm时,增加对拉螺栓进行加固,在柱中加设Φ14(外套Φ25PVC管)对拉螺栓,柱外侧双向对加Φ14对拉螺栓,对拉螺栓布置间距同柱箍。

1.6剪力墙模板

剪力墙模板采用12mm厚高强度覆膜竹胶板作面板,50mm×80mm方木作次楞木兼拼口木,φ48mm双钢管作主楞骨。

表3—1 转换层主体梁截面尺寸及梁下支撑布置(单位:mm)。

梁宽梁高12001400150016001800190020002100220024002500梁 下。

支 撑500√√2排600√2排700√√√√√√3排800√√√√3排850√4排900√√4排950√√√4排。

2施工程序。

2 .1施工顺序。

转换层模板支设的顺序为:柱→剪力墙→梁、板。

2.2 施工工艺。

①墙、柱模板施工工艺:定位放线→底部垃圾清理→洞口模板及预埋件→单侧模板封堵→穿墙、柱对拉螺栓→对边侧模板封闭→钢管及蝴碟夹紧固→校正→与满堂架连接加固。

②梁、楼板模板工艺:定位放线→(竖向结构钢筋绑扎)支设满堂脚手架→支设梁底模及竖向结构侧模封闭→核对标高位置、垂直度→竖向结构浇筑→支设梁侧模主次楞骨加固→支设板模底部横杆→铺设板模方木楞骨→铺设板模→校正位置、修补边角及拉结固定。

2.3施工段的划分及施工流向:按设计要求,后浇带只做到二层楼板,三层以上不再设置。

①2#、4#楼结构布局类似,4#楼在三层范围内均不设伸缩缝,因此,4#楼三层转换层需要整体施工、整体浇注混凝土,不能留置施工缝。2#楼在16、17轴处设有伸缩缝,可以分段施工。

②3#、5#楼结构布局类似,两个楼均呈"L"型,并且在两个楼的19~20轴之间设有70mm宽的伸缩缝。目前,3#、5#楼根据伸缩缝分成两段平行施工,东段快于西段,在三层转换层即可按照伸缩缝分段施工。

3施工工艺。

1施工准备。

①对作业班组进行全面的模板工程施工的技术交底,让班组了解本模板工程作业的技术要领和质量标准。

②对进场的钢管材料严格把关。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缝、分层、错位;钢管外径、壁厚偏差不得大于0.5mm;钢管外表面锈蚀深度≤0.50mm。钢管弯曲变形不得超过以下值:

立杆钢管(≤6.5m)钢管端部弯曲(≤1.5m)。

≤20mm≤5 mm。

钢管立杆位置放样。根据楼层放样的定位轴线,首先定出转换层大梁中间立杆的位置,然后按照各纵横立杆间距逐根定位并画好十字交叉线。

2 施工方法。

2.1柱、剪力墙模板支设(详见本方案2.1条)。

2.2楼板、梁模板支设

①梁模板支设

搭设整体支架时,应根据梁的位置加密支架立杆楼板立杆梁侧模主楞立杆间距应控制在300mm左右。梁底横楞木方搭设时,先在梁的两端各搭一根木方,其高度为梁底设计标高减去梁底模厚度,然后在两端横楞的底部通长拉线搭设中部的横楞,木方间距不得大于150㎜。梁长>4m时,按其净跨的1.5‰起拱,起拱后的横楞沿梁长度方向应呈弧形,不得形成三角形。

次梁模板不入主梁模板内;主梁模板不入柱模板内;所有梁侧模板必须定向配制,规定横向为外包,纵向为被包,以防在模板安装时出现混乱,造成乱锯、乱补现象。在梁与梁、梁与柱的接槎处,必须使用≮50mm×50mm木方将阴阳角两侧的模板固定在木方上,确保阴阳角的方正和接缝的严密。梁侧模板安装后,应沿施工段通长拉线,校正梁侧模板的顺直,并加支撑固定后再进行楼板模板的施工。梁高大于700mm时,在梁高的中部按照@400间距设置纵横穿梁对拉螺栓。

楼板模板支设

整体支架立杆纵横向间距均为900mm,横杆间距为1200mm,立杆顶部加设可调顶托,顶托上部放置100mm×100mm的木方作主龙骨,主龙骨间距为900mm,主龙骨上部放置50mm×100mm的木方作次龙骨,次龙骨间距为50mm,然后铺设10mm厚竹胶板。按楼板的底标高减去模板和木龙骨的高度,搭设模板的主横楞钢管;铺设并校正后的次楞方木上平必须与梁侧模板上口在同一水平面上;将预排版的楼板模板按图纸位置用钢钉固定在方木上,钢钉间距为≯250㎜。

模板支撑:为保证满堂模板支架的整体稳定性,支架内应设置剪刀撑。满堂模板支架四边与中间每隔四排支架立杆应设一道纵向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梁下连续设置剪刀撑。

高于4m的模板支架,其两端与中间每隔4排立杆从顶层开始向下每隔2步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

梁下立杆用横杆与整体满堂支架可靠连接;梁底支撑须带顶托并不得搭接使用。楼板立杆梁侧模主楞立杆间距控制在300mm以内;梁侧模板钢管主楞要向下延伸至梁下第一道水平杆,并与水平杆用扣件连接牢固。主次梁水平横杆均用双扣件作梁承重加固。

2.3模板拼缝的处理。

顶板模板采用对缝,缝隙下面设计龙骨,成对钉钉子分别将两块模板固定在同一龙骨上。

模板裁切时,要弹线采用电动工具按线裁切,侧面打磨刷漆,防止被雨水浸湿膨胀。

顶板模板安装完毕,用水泥腻子将个别缝隙填实抹光或采用密封胶条封堵严密。

2.4模板的拆除。

模板的拆除时间。

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要求,考虑其结构及混凝土的特殊性,因此要求板梁模板拆除时结构混凝土强度应达到100%。因此,各类梁、板构件的拆模时间,应按照同条件养护试块的强度确定。

模板的拆除顺序。

柱子模板拆除:先拆柱斜支撑,卸掉柱箍,然后用撬棍轻轻撬动模板,使模板与砼脱离。

模板拆除:先拆除穿墙螺栓等附件,再拆除斜撑,用撬棍轻轻撬动模板,使模板离开墙体。

楼板、梁模板拆除:应先拆梁侧边模,再拆除楼板模板,最后拆除梁底模。

4主要资源需求计划。

2.4.1 劳动力需求计划。

各施工阶段模板支设及拆除的劳动力见表4.1.1。

表4.1.1劳动力计划表。

序号施工阶段模板工(人)备注。

1基础及地下室600。

2主体结构500。

4.2 主要周转材料需求计划。

模板工程的主要周转材料见表4.2.1。

表2.1主要周转材料表。

序号名称数量单位备注。

1竹胶板3万㎡12㎜厚。

2木材550m3。

3钢管7万米mφ48mm×5mm。

4各类扣件11万个。

0 次访问